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教育技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的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模式研究

  • 投稿游子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756次
  • 评分4
  • 84
  • 0

宣伯凯,张 磊,陈海永,曾 莉,周 颖

(河北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130)

摘要:课外科技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重视。文章分析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形式与实践效果评价等关键问题,通过对组织体系理论的研究和具体实践,提出基于群体动力的组织构建形式以及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群体动力;创新实践;组织形式;实效评价

基金项目:河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立项(校政字[2013]168号)。

第一作者简介:宣伯凯,男,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智能康复辅具,xuanbokai@126.com。

0 引 言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大学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现阶段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能满足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在总结、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型本科专业,是集电子、信息处理、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综合性学科。智能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技术成果和研究动向更新得很快。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1 创新实践教育现状分析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非常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各具特色。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英国几所著名的大学在创新能力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牛津和剑桥都采用精英化的教育方式并且是最早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在研究型大学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才教育是美国大学教育最突出的特征,通过跨学科专业和课程培养适应现代高端技术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本科阶段,小团体的实验室和研讨会是重要的教学模式。亚洲地区,日本的高等教育水平较高,注重教育资源整合与人才培养;高校和企业建立联合研究、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中,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性的科研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重视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和教育体制的差异,国内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把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定为改革目标,提出全面落实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让更多本科生参加大学生研究训练,令拔尖人才不断涌现。北京大学实行元培计划,提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也提出了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综观上述高校的改革方案,主要的特点是注重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设立大学生研究计划,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目标

探索加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不仅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及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形成系统的、高效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通过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专业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通过实践明确目标,将兴趣爱好发展为专业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创新意识。

(2)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融会专业课程内容,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学生不再是课堂内被动吸收知识的服从者,而成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课内外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3)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知识和技术更新日趋加快,市场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较高的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应用于实践。

(4)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具有推动作用。创新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学科最新技术成果,培养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与科学方法,积累科研经历和体验。对创新素质、探索精神、科学实验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和造就高尖端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3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3.1 构建学生团队,激发群体学习动力

20世纪30年代末,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提出“群体动力理论”。根据群体动力理论,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良性影响。群体开展实践学习比个体独自学习的效率更高、凝聚力更强、吸引力更大。创新实践教育必须建立在个体内在需求与环境外力推动的共同作用下,以群体动力理论为指导,构建以团队为基础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

基于群体动力的团队运作模式在认知能力、信息加工决策、目标执行过程等方面存在优势。教师应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全体参与,在群体模式下组建活动基本单元——学生课题组,并在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将课题组制与导师制相结合,合理调配智力资源,提升学与教的效果;充分发挥团队运作模式的优势,结合导师在理论深度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增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创新培养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进取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

3.2 课外创新实践的组织建设

1)学生课题组的形成。

教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促进学习的深入。团队成员之间知识结构的互补、及时有效的互动交流都会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Vaneijl和Pilot( 2005)在研究中指出小组规模很重要,因为学生在学习步骤、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实践表明3~4人比更大的组有效。选定4人制小组为学生团队的基本单元,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个人能力,又能实现一定程度的互动协作并且具有应对成员变化的弹性。在我们对智能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印证了这一结论,在最初形成的课题组中,因关系亲近而形成团队的占63%,因指派、学号、位置等因素随机组成的占24%,考虑到成员知识能力互补等因素的占13%。在确定课题组成员时,应遵循有利于沟通交流和情感培养的原则,以能力全面、综合素质高为目标,提高团队的绩效。

2)学生课题组的结构优化。

团队结构与任务完成效果有直接关系。笔者以智能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组成的课题小组属于平行结构。在没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成员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全面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基础上,将课题组结构优化与个性化发展培养相结合;在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明确学生个人的能力和特点,制订适合的个性化培养计划,使每个成员各有专长,都具有独立解决某方面专业问题的能力。

3)课题组的重组与大团队培养。

任务的内容和规模与团队的规模、结构紧密相关,应对不同规模、性质的任务时,教师需要对已有的课题组进行调整或重组。课题组的重组不是盲目将成员从一个课题组转到另一组,而是在原课题小组的活动中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个人的专长和能力有更明确的认识,能够在新团队中进行协作。教师在进行课题组小团队培养的同时,可将有共同目标(参加同一比赛)的课题组组织成大团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搭建更大的交流合作平台;在大团队氛围下,逐步形成良性竞争的关系,激发学生最大的潜力。

4)课题组导师的系统化指导。

课题组导师在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起着主导作用,承担对学生课题组研究内容连续性和继承性的管理。对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以某项竞赛活动临时组成的课题小组对研究没有长期的目标和规划,无后续活动或者研究内容空洞缺少锻炼价值,而通过课题组导师的引导,可以确定长期稳定的学习、研究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成熟的科技竞赛项目具有完善的赛事规定且面向群体,学生参与的过程也有较强的连续性,可以在不同年级之间形成继承关系,避免走弯路,提高作品质量;发挥高年级学生榜样带动作用,指导低年级学生汲取更多经验,构建阶梯队伍,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4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实效评价

指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学生课题组制的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与传统课堂教学考试不同的实效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都希望通过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其中近50%的学生明确表明在意是否获得奖励激励。创新实践活动管理和运行机制应与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密切结合,通过导师评价、竞赛成绩评价和成果评价对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综合评价和适当激励,并跟踪学生的长期发展状况,评估活动的整体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创新实践活动的科学评价是对创新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完善,能够促进组织模式的改进,调动学生、老师、学校更大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导师评价。导师评价与学生科技创新学分关联。课题组导师是学生科研活动的管理者,了解和掌握学生在科研、竞赛中的表现。导师可根据创新实践活动的特点制订相关的考核标准,依据实际情况参照标准要求,决定学生是否获得相应学分。

(2)竞赛成绩评价。科技竞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同时也提供了积极竞争的平台,具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级别和获得成绩的级别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尤其竞赛的宣传展示和现场答辩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考察。依据学生在竞赛体系中的成绩给予奖励,也是对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一种激励。

(3)成果评价。创新实践活动的评价可以借鉴科研项目的评价标准,以学生参与发表的论文、专利、参与的实际项目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除了这些评价标准外,教师可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实践活动对学生考取研究生、就业情况等的影响,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成果作综合性评估。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创新实践活动的科学评价是对创新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完善,可以促进活动组织模式的改进,调动学生、老师、学校更大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 结语

创新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调动大学生群体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既要注意科技创新教育的普遍性,又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学生,充分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实践表明,基于群体理论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与科学的实践效果评价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指导本科智能专业学生在多项科技活动和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人均获奖一次以上,达到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邓化,李雪菲,庞关飒,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15): 117-119.

[2]周延泉,张博,“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新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1): 78-80.

[3]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85-87.

[4]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08(9): 91-94.

[5]王涛.群体动力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 91-93.

(编辑: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