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教育技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投稿Hunt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790次
  • 评分4
  • 63
  • 0

汪 洋,魏雪峰,耿红琴

(黄淮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驻马店463000)

摘 要:黄淮学院作为高校转型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在应用型技术大学办学思想的引导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文章介绍新课程体系的建构,提出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途径实施新课程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课程体系;构建;高校转型

基金项目:黄淮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2014XJGLX0101、2014XJGLX0402)。

第一作者简介:汪洋,女,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wyang3315@126.com。

0 引 言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问题迫使教育行政部门开始研究对策,促进高校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2014年4月,以“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在河南驻马店举行,论坛探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形成“驻马店共识”,拉开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序幕。

黄淮学院是高校转型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学校围绕人才培养中的要素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院系也重点研究了专业的转型、课程体系的转型、师资队伍的转型并进行了尝试。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把能力培养作为课程体系重构的宗旨和目的,改革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加大课程间耦合度,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1 现行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雷同化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类专业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涵盖面大、应用领域广、应用层次跨度大、内涵丰富,为此教指委出台CC2002指导方案,给出计算学科课程教学计划知识架构,不同类型的高校均以此为指导,结合自己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虽然在课程名称、学时分配、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等方面有所不同,但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均存在雷同化的情况,这样的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差距拉大。

1.2 “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

分析我国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课程内容选择囿于知识本位,课程体系构建者重视知识完整性,过于强调“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教学内容选择与教材编写过于重视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这种基于“知识本位”思想驱动下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组织实施、学生学科素养等方面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这样的课程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工程教育理念的缺失,高校多从掌握专业知识的视角提出培养需求;二是缺乏针对工程科技人才前期培养所必需的整体考虑,学科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极为缺乏,社会丰富的工程案例在书本里踪迹难觅,工程实践所引发的新问题和新思考几乎为空白。

1.3 课程间的耦合度低

传统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的定位存在相对独立、课程间关联松散的问题,虽然课程之间有先序和后继的关系,但耦合度低,教师在课程大纲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等环节中更多考虑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缺乏对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认识,缺乏课程与课程间的有机衔接,内容组织过于细分,各门课程自成体系,课程间交融少、耦合度低,造成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单一的,难以形成知识链、知识体系,与当今工程实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格格不入,更不利于能力培养。

1.4 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实践教学内容不完整

一是缺乏高水平的工程型师资队伍,二是实验教学平台多为验证型实验室,综合型实验室和用于工程训练的平台不足,三是在实验课中,验证型实验居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多数流于形式,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联系较少,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薄弱,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四是学生社会工程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得不到系统培养,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趋弱。

1.5 课程评价偏离“应用性”考核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多是笔试加机试,一次考试评价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学生参与项目、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活动没有和学业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成绩中难以体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往往被简单的一张试卷取代,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占主导地位。课程评价存在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过程单一化问题,“因考而学”和“为考而教”的现象颠倒了“教和学” 关系。应用型知识多及重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是计算机类课程特点,传统的考试方式难以考核学生的真实能力,影响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风的好转。将一次性考核转变为过程型考核,用多元质量观取代单一质量观是评价方式转变的方向。

2 新课程体系重构

2.1 以能力为导向,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化特点,学院确立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以工程能力培养推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符合专业能力目标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加素质拓展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体现重能力、重实践、重效果的培养理念;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素质拓展,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适应性融合,把企业中的成熟性案例、过程性案例、生成性案例融入课程体系中,优化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出“强化实践、开发资源、项目驱动,案例教学”课程建设原则和“企业命题、学生完成、双师指导、市场检验”的学生毕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2.2 整合课程内容,形成模块化系列课程

为增加课程间的耦合度,学院建立基础系列课程、软件系列课程、硬件系列课程、网络系列课程、实践系列课程五大课程模块,重构课程体系。

基础系列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知识、数学基础知识、相关领域知识,此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软件系列课程主要有高程级序语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软件架构、软件工程,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网络硬件系列课程主要有数字逻辑、数字系统、组成原理、嵌入式系统、网络工程实践、嵌入式实践、工程设计,此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网络硬件系统设计及开发能力;实践课程模块主要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训练、毕业实习、工程训练、毕业设计,此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学院针对不同的模块,制定不同的课程建设目标,分模块、定目标进行课程群建设,在确保局部课程群建设目标与整体课程建设目标协调一致的条件下,充分体现不同课程模块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作用,避免知识的重复。

2.3 开设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注重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第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充分利用两个课堂开展教学,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的育人体系。我们精选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第二课堂任务,通过让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课外专业性活动、学生科研立项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学院构建了概念实训、技能实训和项目实训的三阶段、三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按课程的内容分年度实施,从概念实训到技能实训最后完成项目实训,并在实践环节中引入企业项目,贯穿职业生涯规划。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中,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收集企业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按照项目实际实施过程指导学生一步步完成,通过项目开发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同时开发相似的案例作为学生练习的内容,让学生模拟实现。

3 新课程体系的实施

3.1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径

我们探索出了学校主导、政府指导和企业参与的“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一是通过成立合作发展联盟,联合华为、中锐咨华、中国芝麻交易网、甲骨文等IT企业,在学校内、外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平台,打造了集“教、产、研”于一体的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黄淮学院科技产业园、黄淮学院梦工厂等综合平台,为课程体系的实施搭建了必要的场景。二是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双主体” 课程教学新模式,教学中融合真实案例,通过案例式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智慧,提高其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战略转型。

3.2 工程师上讲台

教师是推进新课程体系实施的关键。新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教师由“专”到“通”的提升,由“动口”到“动手”的变化,由“我看你做”到“看我做、跟我做”的转变,这些转变需要双师双能型教师,而双师教师的培养需要过程,更需要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采取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柔性人才”政策,根据专业需求,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对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通过外聘、特聘、兼职、客座等形式,吸引企业优秀工程师,促进师资队伍结构逐步优化,有效保障了新课程体系实施。

3.3 课程资源开发应用到教学

2014年是黄淮学院课程建设年,学院围绕课程组建团队,以资源开发带动资源应用,以资源应用促进微课程的开发,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引领,重点建设内容包括课程大纲、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习题库等,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基础。

资源建设带动教材建设,以案例教材编写为重点开展新一轮教材建设,组织学院和企业相关人员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系列教材,教材从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案例选择、任务描述、任务分析、实施方案、实训项目、习题等方面进行编写,目前已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出版《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Web程序设计案例教程》《软件工程案例教程》《数据库应用技术案例教程》《网络工程》等。

3.4 考核方式创新保障改革

新课程体系实施后,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理论性强的课程采用笔试考核,而应用性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等技能性强的课程,采用实践考核或过程评价的方式,还可以采取口试或答辩等形式。另外,学生参与项目、学科竞赛、科研创新等活动也可以作为考核评价结果的参考依据。学生最后成绩的判定是各项成绩的累加,或是设计作品成绩和答辩成绩等。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强化了“过程控制”,弱化了考试结果,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时效性。

3.5 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利用

新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更强调实践性,打造教学场景,适应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需要。我们搭建了基础教学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协同创新平台。今年学院又与华为、菲尼克斯、中锐咨华共建研发和综合训练平台,构建了“学校—园区—企业”三基地的实训实习基地。实习以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特长的实习单位。为更好地服务新课程体系,学院推行“3+1”教学模式,发挥实践平台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ACM大赛、软件测试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蓝桥杯软件大赛、挑战杯计算机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

4 结 语

能力培养的新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有利于学校的转型。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一个大趋势,早行动必将早受益。转型中涉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要素,需要各学校深入研究,有序推进。

(编辑:孙怡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