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教育技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网络教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投稿夏天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588次
  • 评分4
  • 42
  • 0

周 勇,韩 鑫

(大连理工大学 软件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0)

摘?要:分析网络公开课和远程实时课堂这两种方式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对教学结果的对比,阐述网络教学形势的优势,为网络教学手段应用于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网络教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网络公开课;远程实时课堂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远程教育类教改项目“远程教育系统在教育国际化中应用的探讨与实践”(WYJ201301)。

第一作者简介:周勇,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图像处理、远程教育研究,zy_dut@hotmail.com。

0 引 言

以网络作为教育信息的传播手段,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普及率,减小教学对空间和时间的依赖性,进而实现教育的自主化,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目前,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网络公开课,另一种是远程实时课堂。

网络公开课是由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发展而来。200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lT)发起的开放课件(OCW)项目引领之下,本着高校应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哈佛、耶鲁等美国知名高校纷纷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在网络上开放提供相关课堂实录视频,以此回报全世界求知者,使得求知者们可以在开放的状态下获得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目前,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数量丰富,涵盖了几乎所有学科[1]。2011年,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等学校又进一步对网络公开课进行拓展,完善课程的生态环境,提高课程的互动性,使得课程整体更易于求知者进行学习,整个学习的过程也更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由此衍生出了新的网络教学形式——MOOC[2-3]。2011年11月9日,由教育部牵头,我国高校制作推出的首批本土“网络公开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正式上线。远程实时课堂则是以网络的远程实时互动多媒体系统为基础开展的教学形式。与网络公开课相比,其对系统硬件的要求更高,除了视频和音频设备之外,还需要高速的网络系统以达到实时交互的目的。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视频会议系统也开始从标清标准向高清标准过渡。尤其在2012—2013年,高清系统的需求和安装量更是大幅增加。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远距离实时互动的特点吸引了很多大型企业,使其可以建立总部与各个分公司之间的实时视频会话通道,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在拥有多个校区的高校中,建立这种通道可以实现跨校区的实时教学,降低教师的时间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由于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灵活性,在远程教育和自主学习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但通过研究显示,人们更愿意练习已经熟悉的知识,而很难自主地去学习新知识,这就使以非监督的自主方式进行知识学习的效率很低[4]。例如,网络公开课虽然汇聚了大量开放的优质教学资源,但其利用效率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用户对网络公开课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能安心坐在电脑前,持续深入、完整系统地研读某门课程的人并不多,很少有用户能够把一门课程从头认真学到尾。2013年,孙文斌老师对南京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调查表明:91.3%被调查者表示知晓网络公开课,77.6%的被调查者表示使用过网络公开课,但其中67%的被调查者没有完整看完一门课程的视频。完整看完一门的只有17%,完整看完两门课程视频的只有13%,完整看完3门或者3门以上的不到3%和1%[5]。即便现在的MOOC,在其庞大的注册用户的数字背后,最终可以取得认证的人数也低于25%[6]。远程实时课堂由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较高的成本,在需求迫切性不强的前提下,只有极少数高校会采用[7-8]。我们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网络教学,尤其是网络公开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教育资源的利用普及率,丰富教育教学手段,为学习者提供更丰富更多样的选择,而并非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体系。网络教学所能达到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而课堂教学所能实现的某些目的,网络教学未必可以达到。网络教学方式并不能给现有的以课堂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培养体制带来根本的益处。因此,将网络教学同现有的课堂教学体系进行有效融合的关键点,就是要找到网络教学同现有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交汇点,使得在现有的教学框架之下,最好地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优势,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我们将网络公开课和远程实时课堂两种网络授课方式,引入到大连理工大学国际软件学院培养国际化软件人才的体系中,充分利用网络公开课纯外语的授课方式和原生态的国外授课环境,以及远程实时课堂在空间上的灵活性和同步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可以更直接地体验到国外教学手段和国外的教育文化,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具体的培养计划设定中,综合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课程的密集程度,两门网络课程分别被安排在大学第三年的上下两个学期,形式为专业选修课,每门课程为32学时,选课人数为60人。现已进行两个学年,第二学年的教学方式在对第一年教学结果的总结和对学生意见反馈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

1 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头两年所开设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整个日语强化班的培养计划,我们采用了东京大学提供的软件工程网络公开课作为实验课程。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设置一名主管教师。

在课程开展的第一年中,课程的开展形式为:①在多媒体教室中,为学生播放公开课的在线视频;②在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对视频播放的内容以及视频中出现的专业词语分段进行讲解;③视频播放之后,对学生在课程中的疑问进行解答;④期末以提交大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

在一年的教学实践后,通过学生的意见反馈以及在上课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总结,我们发现3个问题: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由于缺乏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导致课后答疑的问题较多;②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新知识,效率不高;③单纯以提交大作业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们在第二年对课程的开展形式进行了调整:①将在视频播放中的分段讲解改为每次视频课程开始前,对课程内容进行中文概述,并对课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日语新词,特别是专业名词加以讲解;②在每次课程之后,根据课程讲授的内容布置作业,并在下一节课开始前对作业进行讲解;③以期末考试代替原来的大作业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些调整提高了学生在观看视频课程中的连贯性,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提问的比例也下降了50%。

2 远程实时课堂的教学实践

2.1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在本课程的视频会议系统中,日方授课教室配备高清摄像头,捕捉和传送日方教师的授课画面,同时还配备一台电脑和相应的软件来传送课件的视频信息。中方授课教室则配有两部高清投影仪,一部播放日方教师的授课画面,另一部同步播放高清课件视频,还有一台电脑用以接收课件信息。

2.2 课程安排

综合考虑日语强化班的培养计划,我们同横滨国立大学合作,开设了名为“知识信息处理”的选修课。同网络公开课不同的是,在第一个学年中,课程是以科技报告的形式来开展的。即每周由一位日方教师来介绍其研究室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科研成果。课程开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可以多方面地了解知识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方向和进展;二是使学生可以更多地掌握专业名词。课程最后的考查形式也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点提交一份大作业。课程开展一学期后,通过对课程教学结果的总结和学生们的意见反馈,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①报告形式的课程,系统性较差,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②课程中接触到的专业名词太多,学生很难完全掌握;③由于课程的内容缺少连贯性,即每次课程的主题都并不相同,所以,中方主管教师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小。

为此,在第二个学年,我们对课程的形式进行了调整:①课程的形式改为由一名日方教师进行系统授课。②课前由中方主管教师对本此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以及课件中的一些专有名词加以解释。③日方教师每次需要布置作业,并在下一次授课时对作业进行讲解;中方主管教师则负责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并计入平时成绩。④期末由日方教师出期末考试题目,由中方主管教师根据日方教师提供的试题答案,对期末考试进行批改和评分。

通过课后的统计,这些调整提高了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逻辑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同时学生也可以有效地对课程进行预习和复习,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高效。

3 结 语

通过对比两种网络教学方式的实践以及现有的教学结果,我们发现在现有的网络教学中,加入监督和考查机制,可以将网络教学方式较好地引入到现有的教学体系中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和教学形式在外语和专业知识教学上的优势,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在留学和就业方面都有更多的优势。

两种网络教学方式中,网络公开课的总体成本更低,因为课程为网络共享资源,可重用性较强。与其相比,远程实时互动课堂则无论在硬件成本还是在人工成本上投入都要更多一些。从学生对两种授课方式的适应性上来说,远程实时课堂则更好一些。因为这种网络教学方式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更接近,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更好,详情见表1。

当然,在本研究中的网络教学实践还有很多需要尝试和改进的地方,例如在授课时添加学生讲授部分,以提高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自主性;制作中文课件以供学生预习和复习之用等。期望在未来的授课中能够对这些加以实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蔡忠兵. 国外网络公开课进高校课堂的路径与策略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3(5): 34-37.

[2] 路翰娜. 网络公开课: 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网络与学科智库[J]. 教育进展, 2013,3(9): 105-109.

[3] 吴筱萌, 雍文静, 代良, 等. 基于Coursera课程模式的在线课堂学生体验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6): 11-17.

[4] Paul A K, Jeroen J G. Do learners really know best? Urban legends in education[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13, 48(3): 169-183.

[5] 孙文斌. 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国内运用的研究与启示[J]. 中国远程教育, 2013(19): 78-83.

[6] 王海荣, 王美静. 国外MOOC评估报告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J]. 中国远程教育, 2014(5): 37-41.

[7] 王聪, 刘美岩, 谌探. 高校视频会议的交互式应用与实践案例[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 23(10): 76-81.

[8] 卢和琰. 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应用案例研究[J]. 广州广播大学学报, 2010,10(4): 10-13.

(编辑:郭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