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教育技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多媒体技术使美术教学更高效

  • 投稿crcr
  • 更新时间2016-05-11
  • 阅读量841次
  • 评分4
  • 19
  • 0
  1 前言 
  自“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潮流。多媒体技术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习美术理论的质量。 
  2 多媒体技术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给学生提供生动鲜明的形象,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在“鱼儿游游”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欣赏课件:美丽的杯状珊瑚、穿着透明外衣的灯泡海鞘、巨大凶狠的鲨鱼、身上插满扇子的石排狮……给学生展现出一个神奇真实的海底世界,他们被生动有趣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自发地进入一种有品质的自主学习状态。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创设另外的主题和背景,以大胆的想象去表现主题。学生在接到这个任务后,设计出各种图案和色彩的鱼、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学生的想象力是如此的特别与丰富!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加入,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在教授“叶子上的小‘血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课前采集到的树叶,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观察叶子的形状、叶脉的纹理,让大家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情形。之后,教师接着给学生出示各种形状(心形、圆形、条形、不规则形等)的叶子,放映一些有关叶脉唯美世界的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树叶的整体认识。这个过程中可以设置一定的音乐背景,以更好地启迪、诱导学生去想象和联想。学生的表现十分热情,纷纷举手表述自己的观察所得和心灵感悟。有的说树叶的叶脉尽管交错纵横,但很有规律,像渔网、高速公路;有的说树叶是个大戏台,小蜜蜂们可以在上面唱大戏;还有的说树叶是个游乐场,小蜻蜓可以在上面学跳舞,七星瓢虫可以在上面玩滑滑梯……接下来学生便进入自由想象的王国,进行忘我的创作。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乐趣,提高了想象、联想和情感体验能力。 
  3 多媒体技术应用中渗透德育教育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在美术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便捷。教师可以将美术欣赏过程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融为一体。教师在进行欣赏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调节画面的整体效果,放大精妙的细节,还可还原作品的本来面目,诠释作者的创作意图,使学生对作品的欣赏有更深的见地,引起心灵的共鸣。如在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反映那个时代艰苦生活的录像,再配上沉重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父亲不仅是罗中立的父亲,而且是所有同龄人的父亲。逐步引导学生体会罗立中父亲那种乐观和坚韧的奋斗精神,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父亲、对劳动群众的敬仰之情,自然产生学习他们那种乐观、坚韧的奋斗精神的愿望。 
  在教学“珍爱国宝”时,教材展现的是我国古代雕塑“铜车马”“跪射武士俑”“将军俑”等画面。教师可将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资料和图片用多媒体技术整理成美术课件,配上古典音乐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雕塑以意成像、像而寓意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去欣赏,印象更加深刻,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了。 
  另外,在欣赏优秀作品之余,教师可引导学生体悟艺术家的高尚品德。如清代的文人画家郑板桥,他不攀权贵、勤政廉政的个性,深得百姓拥戴。教师可让学生鉴赏诸如《荆棘丛兰图》等作品,体会“民重君轻”思想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借助多媒体,教师结合画面的分析、引导,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多媒体技术可促进学生对美术创作的感悟 
  理论源于实践。美术理论是美术实践(创作和欣赏)的科学总结,是艺术家漫长实践探索的智慧结晶。借助多媒体技术,可减少学生自主感悟的时间,增强课堂学习效果。如在教授“主体与背景”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主体物维尼熊、游乐场背景图片事先扫描好,分别将维尼熊、游乐场的背景图片进行分离处理。上课时给学生显示在屏幕上,从不同角度展示维尼熊的不同图像,辅以拖动、放大、缩小的手段,使维尼熊随意进行大小变化。在多媒体的辅助“讲解”下,学生对构图的原理和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成功的构图能突出主体、平衡画面、加强视觉冲击力。如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山水画是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山水画是古典文化的底气、民族文化的底蕴。在教学“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动画,让学生欣赏展子虔(隋)的《游春图》、董源(五代)的水墨代表作《潇湘图》,让画面随着鼠标的点击,陆续出现画家展子虔、董源的生平介绍,《游春图》《潇湘图》的全貌。教师适时对其中的精妙细节、表现形式进行提示和解说,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受任何限制,尽情地沉浸在中国画的意境、气韵和色调中,在充分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了解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5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作业针对性展评 
  有效的作业展评是针对性的,是可以让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如在教授“千姿百态的帽子”时,利用多媒体的灯光和音频设计一个动感T台,要求学生戴上自己用各种材料做成的款式新颖的“帽子”,然后在T台(讲台)上表演并进行展示。由小组代表组成的“专家团”评选出最佳上镜帽子、最富创意帽子。“专家团”成员点评的时候,紧紧围绕灯光、音效、T台(讲台)形象,评得头头是道。借助多媒体,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展现了自己,提升了审美创造力和形体表现力。 
  有效的作品展示也是一种分享和相互学习的方式。如在评价“会动的小纸人”一课的创意作业时,学生把用纸做的作品造型摆到设计好的多媒体背景展台前,组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这些立体作品不仅占据大量空间,时间一长极易变形、褪色,难以保存。于是将作品收集整理后,举办作业展览会,邀请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前来参观,并对展品进行拍照,利用多媒体保存并展示出来。在作业交流点评的时候,学生不光谈出了各自独到的体会,还衍生出许多造型方面的奇思妙想。 
  在教学“电脑美术”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电脑绘画的神奇,体验一把电脑绘画特有的处理方法,就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通过班级QQ群把学生作品发送到群里,让学生进行集体点评。每个学生在演示自己的制作过程、点评别人的作品时投入十分专注,长时间沉浸在创作成功的喜悦中,几乎忘记下课时间。 
  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师不仅可以把优秀的作品扫描制成课件,供学生永久欣赏、借鉴,还可把师生精彩的点评以屏幕批注的形式原版保存下来,形成“教”与“学”的资料库。 
  6 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多媒体手段的逐步更新,它将会对美术课堂教学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新颖独特的“教”与“学”的方案、教学流程,精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创新性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才能让美术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