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误读与矫正

  • 投稿沐子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90次
  • 评分4
  • 43
  • 0

潘昱州 彭荔 雍敦全

[摘要]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新建本科院校目前正在积极进行转型探索。但是,在转型过程中,仍然存在“能力”认知的偏差、系统跟要素的拆解、内容与形式的分离等困境。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矫正认识偏差,升华能力认知;强化系统意识,错位互补发展;走出实践崇拜,人才分类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 误读矫正

[作者简介]潘昱州(1975-),男,四川南充人,绵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哲学;彭荔(1974-),女,四川遂宁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绵阳 621 000)雍敦全(1964-),男,四川盐亭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音乐理论教育。(四川成都610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应用型高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1118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05-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持续深入,愈演愈烈的生源竞争、急剧增加的外部需求压力和同质化发展的系统性风险使得大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生存危机。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听提出:“2000年后新建的近700所本科院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为了推动这项改革,国家即将出台“技能加文化知识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和现行的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是主动思考和行动,开展“转型”试点和探索。纵观当前的转型改革,成绩斐然,但也存在诸多困境,尤其对“转型”本身尚有许多误读。因此,探究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困境,对症下药,求得矫正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误读

(一)“能力”认知的偏差

就人才培养定位而言,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解决‘用什么’和‘怎么用’”的问题,这必然涉及人才的定位,必须界定人才必备的能力素养。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下,高校囿于对“能力”认知的偏差,将能力培养过多地专注于以就业为目标的专业技能培养。技术技能本身被演绎成教育教学的全部目标,应用性被过度拔高,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严重,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观凸显。再加上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念的片面认知,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追求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忽视甚至偏离高等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将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于某一具体岗位,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管理学校,使学校沦为企业的岗前培训机构,高等性被弱化甚至逐渐消失,仅仅把“人限定在一种特殊的才能上”;将“传道、授业、解惑”颠倒和曲解为“授业、传术、解惑”,只注重技术传授,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由‘知’而内化为‘识’,进而付诸于‘行’”,对社会和学生的适应及“媚从”多于对学生的引导;把接受“人”的教育异化为单纯生产“工具”的教育,以“识”造“物”,失去了大学本身应有的文化底蕴。“大学的企业化可能”正在逐步突破大学的传统边界,将全部精力用于技术本身而忽略了对技术技能背后的形而上因素的追寻,导致科学精神的缺失。在功利思想指导下的学生,只重视专业技能强加于自身的一切。对提升专业技能有用的知识就认真学习,自身感觉对专业技能没有直接用处的知识,哪怕是从长远来看对自身成长有非常大的辅助作用的知识,也不愿意过问。学生由于知识面过于狭窄而出现“专业人才不专”的情况,陷入作坊式批量生产模式下同质性人才输出的境地,造就大批失去“灵魂”的技术工人。同时,由于无法有效跨越企业“人才成品”期待目标和高校“人才胚胎”培养成果之间的中间地带,高校与企业的对接最终可能产生“以就业为导向却无法实现高质量就业,为追求应用而培养的人才却难以算得上真正人才”的悖论。

(二)系统与要素的拆解

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以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素是指组成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由要素组成,要素促进系统的发展;系统包含要素,要素以系统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与环境。近年来,我国教育由于过度竞争而引发“学历的‘军备竞赛’”,由此带来脱离社会真实发展需要的“虚假繁荣”。当前的教育转型正是对这种“虚假繁荣”的反思,教育同质化发展和重复建设的不良后果迫使新建本科院校“淡化学科,强化专业,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全力参与和配合。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要考虑社会的真正需求、审视社会大系统对高等教育多元需求结构的变化;要审视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既分清高等教育内部新建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的差异,又要分清老牌本科院校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差异,对其准确定位,做到点、线、面的有序衔接,重视规模、结构、质量、效应及公平的协调发展,寻求社会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但是,由于对自身办学定位、转型目标的模糊认识及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加上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非正常心态的驱使,部分高校在尚未深入分析利弊、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被动参与转型,效仿现象严重。这无疑拆解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不仅有产生新一轮的同质化的风险,甚至还会导致高考学生的盲目以及中学教育的迷失。

(三)内容与形式的分离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事物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决定形式;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形式,依赖于内容。当前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工作存在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误读,导致内容与形式的分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研发及结构升级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人员,但当前的劳动力水平却难以满足需求。于是,一方面,大量的产业工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出现“就业难”;另一方面,大量的工厂难以招收到具有较高素质的、有创新能力的工作人员而出现“用工荒”。本应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多人将高等教育的弊端归咎于“理论过重、学生实践能力弱”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当前转型模式的探索与试验。但是,对于根源的追溯是否一定要采用“非A即B”的对立思维模式?“理论过重”的人才培养未能创造出满足创新需要的人才,是否就意味着必须推翻“理论过重”的方式?进一步追问,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高专院校是否就能成功培养出诸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事实上,高职高专院校目前虽然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如果我们将这种以技术导向为主、以就业导向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呈现的不确定性趋势当成必然,势必会进一步增加教育转型的风险,最终只能求得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外壳而难以达到其教育的真正目的。

教育需要探索,但习惯的二分法思维定式使我们已经盲从于将某种思想或制度人为地划分“精华”与“糟粕”,剥离其完整性,对其进行支离破碎的解读和借鉴,在功利的心态下,对作为整体的制度进行分解。然而,文化、思想或制度不能简单甚至粗暴地进行区分,否则将徒具外观形式而难有实质内容。急功近利的心态难以培养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有爱国精神的、痴迷于创新的人员以及对所有边缘性的创新技术投以足够关怀的社会环境等培育创新的因素不可能在功利的教育生态中产生。只有“淡化目标、听任个体自在发育的教育生态”,才可能孕育出伟大的创新者。这不是仅仅靠喊喊口号,添加“应用”或“创新”等字眼就能解决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误读的矫正

(一)矫正认识偏差,升华能力认知

就学生素质和能力而言,通常有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养能力及发展潜在能力之分。但是,在“就业为导向”的指挥棒下,高校由于对“能力”认知的偏差,将能力培养过多地专注于以就业为目标的专业技能培养,导致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异化。人才培养本身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问题,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人才本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上承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下接高职高专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不能将人才能力培养仅仅定位于“职业技能和岗位技术操作等单纯的规范式活动创造社会效益的技能”,而弱化其高等性。教育的主体是人,人有多种需求,就业仅仅是人的一种需求,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地将专业技能作为学生需求的全部。毕竟学位代表的应是学习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技能知识,除了知识能力外,更应该具有价值指向。由于网络时代基本技能知识获取途径的广泛化和多元化,高校能力培养的功能日趋显现。因此,本科阶段应该培养的是有较高文化素质、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承担着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理论转化应用、应用创新及实际生产和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组织、指导与实施等能力培养的任务。所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并不只是能做、会做,不等于单纯的技术,而是既要有掌握技术、充分运用的能力,又要有改进技术、创新技术的能力。

碎片化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快速变化,要求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据调查,未来十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在“数字化技能、敏捷思维能力、人际与沟通能力、全球化技能四方面”。麦可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毕业生“在理解交流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最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本科生还包括服务他人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是针对性写作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谈判技能;应用分析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新产品构思能力;动手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电脑编程能力”。随着企业扩张的加速,灵活和协作的企业组织方式对人际沟通、合作共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应聘者“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高于对“专业与学习能力”的考核要求,更加强调大学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核心能力是跨专业的、可携带的能力,是除具体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适应职业迁移和发展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是使学生既能在专业岗位上“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又能满足其他岗位需求的综合能力。适用性强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突出的职业群能力、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较强的资源集成与整合的能力是其突出特点。因此,作为“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大学本科教育要始终把握大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确认和彰显人的创造性,尊重和发掘人的主体性,善于发现、挖掘和引导人的潜在能力,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调适,融通人的社会性与主体性,避免盲目的适应和无根的超越。

(二)强化系统意识,错位互补发展

作为系统工程,教育不应像工业流水线一样整齐划一,而应像农业育苗场一样精耕细作。期间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措施都与培养结果息息相关。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探索过程中,要强化系统意识,树立全局观念,突破仅着眼于近期、带有功利目的的短视效应,避免单方突破的“孤立困境”,即将实行的每一项措施都应放置于教育大系统的视野下,追问其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追溯其背后的配套措施及应对预案。同时,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大系统,既要考虑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优化内部结构,完善底层的奠基性制度建设,打好教育基础,又要兼顾社会系统的发展,审视社会的多元结构需求;既要考虑教室与工作室乃至车间的有机结合,搭建职业教育的平台,为职业教育创造完善的实施体系和运作环境,又不能被企业所干扰,迷失教育的本性,脱离使受教育者和谐、全面成长的本质。也就是说,首先要将教育作为系统看待,加强自身系统的完善,然后将教育融人社会系统之下,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要素,做到规模、结构、质量和公平的内在统一,建设协调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模式”。

就新建本科院校功能定位而言,要避免自上而下、“一刀切”的做法,在强调大学本科教育应有的共性之外,还要强调自身的特色及个性。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所处地域的特点,立足本地经济建设,融人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注重校际之间的功能互补。首先,要正确区分不同层次学校的办学定位。新建本科院校应界定自身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区别,不能不切实际地拔高自身,在转型中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应界定自身与区域内高职高专院校的区别,不能将自身趋同于高职高专,在转型中过于弱化甚至忽略理论传授。其次,要正确区分同层次学校的功能定位。新建本科院校要发掘本校的优势专业和资源,发掘与同层次高校的比较优势因素,发挥后发优势,加大特色建设,走“错位发展”之路,以“人无我有”的优势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发展。地方政府应主动融人高校建设,搭建与高校和谐共生的多个平台和突破口,避免与高校合作共建模式的趋同化,主动引导特色建设,强化校际之间的功能互补,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三)走出实践崇拜,人才分类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要注重实践,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实践作为人们质疑理论教条和知识权威、反对本本主义、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历来受到推崇。但是,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产生“实践崇拜”后,人们以“行的意识”和“做的兴趣”作为唯一认同的价值,实践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优先性被演变为操作意义上的优先性。忽略实践的确保性条件,拒绝对实践的异质性讨论,将实践简约化,成为服务和适应可操作性需要的必需程序,注重“做了再说”和“错了再思考”。“理论问题”无关大碍,“思考”也成为“绊脚石”。实践被异化为新的教条和权威,产生“实践的暴力”和“实践的无知”。这种实践崇拜取向的实质是“以功利主义与工具主义来规范与强求教育理论或实践”,长此以往,将导致大学德性的遗失、精神领域的虚无及理论的平庸。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走出实践崇拜的误区,将“显性”的教学实践与“隐性”的价值导向相结合,使实践回归常态,成为有思想意义的实践、有价值追求的实践、真正体现大学精神的实践、体现人性美好成长的实践。

在人才培养方面,应避免千人一面的工业流程化、平面化的批量生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实行分类培养,使“因材施教”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在这方面,可以采用“能力目标分段制”“分类培养制”与“分阶段培养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就整体人才培养而言,推行能力目标分段制。能力目标分段制是指学生人校后,1~2年级注重专业基础能力及基本综合素养的培养;3~4年级注重专业能力提升,培养专业思维及创新能力,强化写作、人际沟通、策划预算等综合素养培养,进行教学理论的实践转化和能力提升。就学生个人能力培养而言,推行分类培养制。分类培养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新生进校时通过调查初步确定学生专长,设定注重理论提升的学术研究班、发现潜力的特长挖掘班、就业导向的技能提升班。就学生能力培养的具体过程而言,推行“分阶段培养制”。分阶段培养制是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根据实际水平将学生的学习区分为基础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三个阶段,以“课程组方式”滚动开设课程,学生能力达到前一阶段的所有要求后方可转入后一阶段的学习。以上方式,尽管每一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但均不偏废某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均衡发展、能力互补,实现“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注释]

①于建坤.我国将出台方案实行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N].中国教育报,2014-04-02.

②雍敦全,潘昱州,应用型高级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2(5):41.

③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

④陈后金.转变教育观念造就知而有识学而善用的优秀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3( 10):10.

⑤⑥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前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5.

⑦眭平,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8):89.

⑧⑨谌超.2020年热门专业大预测[J].麦可思研究,2014 (1):18 ,19.

⑩曹永国.从实践崇拜到实践批判:教育理论研究的现代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