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教学特征初探

  • 投稿crcr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1015次
  • 评分4
  • 40
  • 0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周建新

卢 震

仲琦帅

[摘 要]基于一个学期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各学院的教学特点,归纳了全校通识课的总体教学特征,探讨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几个方面因素,提出了改善人文通识课教学效果的建议,以期对其他985工程大学的人文通识课教育有所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教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006-04

作者简介:周建新,男,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汉英诗歌对比与翻译、英语教育。卢震,男,本科,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仲琦帅,男,本科,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教育研究——以诗歌教学为案例”(编号:gj2012013)、201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研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人文性特征研究”(编号:x2wyN1141660)、2014年度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研究计划”(SRP)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人文性特征研究”(编号:x2wyN114216)的阶段性成果。

通识教育的概念由来已久,我国先贤早已发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呼声和要求,且把“博学之”放在首位,可见在他们看来具有广博的知识对于人是多么重要。华南理工大学的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正是脱胎于此,可见博学正是华南理工大学对本校学生的传统要求之一。然而,在建国后,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全国推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一度销声匿迹,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各行业内的专才数量急速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国之后各种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面。然而,这种专才教育带来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始终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一种缺憾。改革开放之后,受国外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返璞归真”的趋势,开始逐渐重视通识课教育,因为教育本身是有通识教育这个概念的,即使尚未成为一种系统理论。

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3—2014第二学期的调研,分析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教学的情况,指出其特点的同时也给出改善建议,希望能有以小见大的效果,对其他“985工程大学”,尤其是其中的理工科院校具有一些参考作用。以下是对华南理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设人文通识课的各学院(共8个)的人文通识课开设情况、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的分析和总结。本文所称的人文通识课既指人文科学课程,也包括社会科学课程。本文所称的人文性指思想性或思辨性,本文认为,人文通识课不能仅止于传授人文知识,其最终目的应该在于启发学生进行人文思考,进入思辨状态,换言之,人文通识课一定要具有思想性。

一、华南理工大学各学院人文通识课教学特征

1.经贸学院。经贸学院所开设的通选课多为与经济学相关的人文类基础课程,如《经济学原理》、 《金融学》等。相对于其他学院开设的人文课程,经贸学院的课程更具有专业性,因而也会增加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难度。为了能更清晰地向学生讲解清楚经济学的原理,经贸学院的通选课大体上以传授知识为主,互动性与启发性不高。

以《经济学原理》这一门课为例。众所周知,该课程是经济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讲解宏观与微观经济原理,为学生之后进行金融和贸易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这门课程即使是作为通选课,其内容也必定不会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掌握。主要以传授为主,利用PPT课件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原理。但是这门课可能受限于课程内容,并没有太多讨论环节,或许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可以更好地启迪学生,并使他们能够学会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具体问题。

当然,经贸学院的通选课程中也有一部分课程相对来说是专业性较低的。如《世界文化地理》是内容较为有趣且专业程度不太高的一门课。但是该课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的时候,依旧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或是说填鸭式教学,将大量比较有趣的内容用较为枯燥的幻灯片与纪录片展现出来。也没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课堂讨论,或是其他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总而言之,经济与贸易学院所开设的通选课程比较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但却在启迪学生的思想方面有所欠缺,也就是并不具有太强的人文性。上课方式一般以幻灯片讲解为主,缺乏小组讨论及案例分析思考等具有较强互动性的教学方式。

2.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是较多的,其中大部分是与现实中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包括《创业学》、 《商务谈判》等。相对而言,工商管理学院所开设的人文科学类课程是最具有人文性的,不仅能很好地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讲授《商务谈判》和《管理学》的是同一位教师。在他的课堂上,PPT课件是完全的辅助用具,教师更多的是结合实际和亲身经历向学生讲解知识。在《商务谈判》这门课中,教师就比较多地结合自己对于谈判的理解和自己的谈判经历来传授相关知识,这样就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而在《管理学》这门课程中,教师便更多地引用生活中比较“有名”的例子,从而将理论联系到社会热点问题上,让学生了解政治、了解社会的同时提升对管理方面的认识。这两门课程的共同点便是授课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教师会在讲解例子后向学生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了他们自主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其他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课程还有《创业学》课。任课教师使用PPT和视频作为教学辅助工具,配以联系实际的讲解。在视频放映完成后,教师会鼓励学生针对视频中的内容进行提问和发表见解,由此引发课堂讨论,从而让学生积极思考,获得自己的看法。

总之,工商管理学院的人文类通识课比较注重鼓励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人文思维。与大部分开设人文通识课的学院相比.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的人文通识课教学具有更鲜明的人文思辨特征。

3.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的通识课不多,总体而言,上课方法比较传统,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够高,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不足。例如, 《中国传统文官制》课内容还是较为有趣的,或许是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没有太多关联的原因,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并未表现出太大的讲课热情,也没有运用PPT课件展示或视频展示等方便学生学习的教学辅助方法,整堂课从头到尾由教师自己讲述来完成,几乎没有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谈不上启发学生思维了。

4.体育学院。体育学院的通选课程都是和体育及健康有关的,也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其中, 《竞技体育赏析》一直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其原因主要归功于它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就是通过放视频,观看一些以往比较热门的比赛,如世界杯和NBA比赛,以达到鉴赏竞技体育的目的。由于放映的视频往往是热门比赛,可以看到国内外炙手可热的体育明星的精彩表演,所以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此门课程的主要亮点也就局限于视频本身,之后便是授课教师对竞技体育中一些人文知识的讲解,并没有多少启发思维的内容和讨论。而另一门课程《运动、营养与慢性病》则没有《竞技体育赏析》那么高的受欢迎度,该门课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试卷,制作统计调查表格,这一教学方法不如课堂讨论生动有趣,但也还算是引导学生实践和思考的一种方式。总体而言,体育学院开设的通识课没有明显的引导学生思考的思辨特征。

5.艺术学院。艺术学院给全校学生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学生自己参与其中的实践类课程,如在百花园练功房上课的《形体舞蹈》课程,另一类则是讲授人文知识的人文通识课程。总体而言,艺术学院的通识课普遍都会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有人文思想的启发和引导。例如,教学《钢琴音乐赏析》课程时,虽然教师只是讲解音乐家的生平与钢琴音乐知识,但由于所讲内容范围较广且有趣,也激发了学生很大的听课热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时不时通过扩展讲解范围,广引实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有些课程则是以视频展示为主,教师讲解不多,因而在启发学生思考方面有所不足。例如,《中外舞剧欣赏》课程以视频展示为主,虽然教师有时会有一定的讲解,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似嫌不够,对学生的思维启发也就稍有欠缺。

6.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开设的全校通选课很多,共分三类:一是实用类,如《科技交流英语》、 《英语演讲艺术》等;二是文学文化类,如《英美文学与文化》、 《跨文化交流》、 《英语诗歌选读》、 《外国文学概观》等;三是第二外语类,如《德语初级》、 《俄语初级》等。总体来说,外国语学院的通识课程具有较浓厚的人文气息,这种人文的气息通过文化性的课题和发人深省的讨论得以充分的表现,听课的学生普遍都能感受到课堂上特有的人文关怀。但具体而论,各种课程教学风格各异,甚至是相同类型的课程,或是不同教师教的同一课程,其风格特点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也有少数课程的教学不太有趣,思辨性特征不明显。

第一类课程实用性较强,其目的显然是想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后能学以致用, 《科技交流英语》这门课就充分体现了此类课程的特点。任课教师用精致的、结构清晰的PPT向学生讲解、传授相关知识,循循善诱,每节课都有复习部分,整个课程连贯、完整。且教学手段丰富,教师在PPT课件中还穿插视频和经典案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人收获最多的部分毫无疑问是讨论环节,大家可以马上运用学到的东西,思想得以碰撞,在交流的过程中又获得新知识,引发思考。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很高,所有学生都会参与,使课程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师还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完整,且令学生多方受益,包括知识的,还有思想的。

第二类课程更充满人文气息,有些课程不仅传授效果好,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进行相关的人文思考,但也有些课程光有人文内容,但在启发学生进行人文思考方面还有待改进。例如, 《外国文学概观》课教师并不用PPT课件,而是以演讲的形式对西方文化故事、谚语起源、名人著作等进行讲解,所讲都是人文内容,但这种单一教学方式的结果是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沉闷,而且出勤率也低,课程教学的思辨性明显不足。 《跨文化交流》课程也存在着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所讲的课程内容,缺乏与学生沟通,未能很好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积极性的问题。由此可见,即使课程的人文内容丰富,也存在着传授效果问题,以及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进行人文思考的问题。

在第三类课中,很多学生都是抱着学习一门外语的目的去的,而且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出国读书,这门课可以帮助他们打好外语基础,为以后的语言考试稍做铺垫。因此,这类课的出勤率是比较高的,而且学生听课也相对认真,不少学生都会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做笔记或跟读,不过这种语言入门课就谈不上人文性了。

总之,外国语学院的通识课虽然大多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但教学效果因人而异,有些在传授效果和激发人文思想方面都做得很好;有些在传授知识方面做得好,启发思想方面就有所不足;还有些则在传授知识和启发人文思想方面需要改进,尤其是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的课程,只有单向度而非多向度信息传递的课程更是如此。

7.思想政治学院。从内容上看,思政学院的课程大部分都非常适合进行启发性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不过根据调研的情况看,有些课程教学效果果真不错,而有一些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例如, 《中国情感文化》这门课的内容比较丰富,涵盖情感,道德、中西对比等,PPT做得很正规严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而且也引用了各种例子,如信仰的影响的例子,有时教师还会播放相关的视频,可以说从课程内容到授课方式都是很完备的,教师备课很充分,但是学生的反应并不好,教师在课堂上给的思考和反应的时间基本是在沉默中度过了,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或听课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教师选择的切入点和思考点与学生的兴趣点不对接,因而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教师虽然投入了许多精力备课,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需要任课教师特别引起注意的。

有的课程就会好一些,如《婚姻家庭学》,教师通过视频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去感悟和辨别,课堂上还播放了《中东里的爱情》这部影片来说明婚姻家庭中的复杂关系。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认真听课,教学的效果总体不错。又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同时有几位教师授课,形成了一个教学小组,一起讨论备课,整个课堂也是以启发性为主,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此外,还不时给大家安排讲座,或者是广场活动,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实践和思考的积极性。这种教学形式比较独特,效果良好。

8.法学院。法学院所开设的通识课基本都是知识传授型的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普及一些法律知识,很少有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总体而言,在法学院的通识课堂上,很多学生往往并并不认真听课,而是做本专业的作业或自己学习。以《逻辑与思维》这门课为例,任课教师的PPT课件做得很漂亮,讲课的内容也比较丰富,也结合现行法律制度对案例进行了分析,但是认真听课的人寥寥无几,有些学生做自己的作业或看其他书,还有一部分学生玩手机。虽然教师很认真讲课,但是没有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缺少互动,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启发和引导。当然听课的学生也是有的,而且很认真,有少数学生在课后和教师交流,提问题。

二、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教学特征

经过调研统计和分析,可以对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的教学方法特征、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以及改善措施做一个总结。

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上有以下特点:

(1)大部分通识课任课教师还是更倾向于采取以自己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即以传授知识为主,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大,不易引起学生兴趣,对于学生人文思维的启发明显不够。

(2) PPT课件或视频展示是目前通识课任课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小组讨论或教师提问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而讨论是比较容易引导学生思考的一种办法。

(3)虽然大部分教师都选择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如PPT课件、幻灯片、视频等来辅助教学,这种丰富的教学辅助方式固然可以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之后,便会相应减少自己讲述的比例,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解课堂所授内容和对课堂重点内容的专注。

2.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通过调研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堂内容。课堂内容会影响学生的关注度或兴趣度,也会影响到教师选择的授课方式,从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例如,工商管理学院的《商务谈判》课程内容比较贴近现实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而教师在讲课时也会采取基于现实实例为基础的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从而极大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再如,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官制度》课程,其内容与现实关联性较低,而授课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授课,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不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未能积极主动地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多学多思。所以说,课程内容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教师态度。教师的态度会影响自身对讲授课程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其投入的精力、专注度、备课等,因而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调研发现,有的教师对于课程教学没有足够的热情,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完整的体系。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也没有足够的关心,只在意出勤率,注重点名,但并没有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想办法烘托课堂学习气氛,从而使课堂沉闷,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教师自感无趣,就自顾讲课,学生自感无聊,就自顾忙碌,课堂中没有互动和交流的氛围。

(3)学生的态度。一些学生并没有端正对修读通识课的认识,只是单纯为了获得学分而选课,而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和提升思想,在调研中发现有一些这样的学生存在。他们上课不专注于课堂,不认真听课,不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对教学效果起了消极影响。教学是教与学紧密结合的对立统一过程,如果只有教师的用心教而没有学生的积极学,教学就不可能是高效率的教学。学生的态度也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

3.改善措施。鉴于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师和学生的态度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改善措施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1)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督促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包括研究课程内容特点以便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教研室或系部可以起到监督检查作用,也可以起组织作用,组织教师形成研究小组,研究教学方法。

(2)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努力让教学内容的一定比例与现实或学生的兴趣相关,或至少想办法让课程与现实或学生兴趣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尽可能提高教学效果。并非只要努力备课,准备了大量内容,讲课有逻辑性和完整性,就可以吸引学生。如果选择使用课件或视频,一定要注意与课程内容的关联性、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及与学生兴趣的关联性。同时,教师要根据内容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的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辅助手段。并非一味使用漂亮的PPT课件或精彩的视频播放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3)在教师的态度上,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和奖惩措施,以端正教师的教学态度,让教师重视教学,专研教学。这些措施包括学生评教制、督导员打分制、管理机构监督制及各项奖惩措施。

(4)在学生的态度上,可以从管理角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如学生辅导员要紧抓出勤率等;也可以从教学过程的角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如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等;还可以从课堂规模人手,减少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规模,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校有关方面还可以加强对通识课作用和意义的宣传,提高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重视度和参与度,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在以上四个方面的措施都得当的时候,才会有充满浓厚人文气息、启发人文思想的人文通识课课堂。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被吸引,会认真听课,从而跟随教师的步伐去思考和感悟,进而有所启发。

以上是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教学情况的调研结果和分析,我们相信,其中存在的问题在985工程高校,特别是其中的理工科院校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希望本文提出的改善建议也对其他985工程大学有些许参考价值。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