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职护理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

  • 投稿Arth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864次
  • 评分4
  • 12
  • 0

编者按:提起“素质教育”,大多数人会立即联想到基础教育,认为这似乎只是中小学应关注的。实则不然,对于我国各类职业院校而言,素质教育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应该明确的是,职业教育注重的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强调的素质教育不尽相同,它是基础教育的延伸与拓展。我国基础教育没有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而是重视知识积累,带有“应试”的色彩,学生经过素质教育的磨炼后,优秀学生进入了本科院校,其他学生只能选择职业院校就读,因而职校生的各方面素质明显不足,尤其在科学素养、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等方面亟待加强。但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加强职校生全面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应从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健全身心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推进职校人才的培养。

凯歌送旧岁,骏马迎新春。借中旬刊改版之际遴选数篇文章来谈谈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浅薄认识。所选文章虽并非名家名作,但都来源于一线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深思熟虑。他们对于职校生的素质教育有更多的发言权,也承担着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素养的重任。希望抛砖引玉,引发广大职教工作者争鸣。

摘要:在护理行业所倡导的高度人文关怀精神的指导下,当前高职生人文素养跟专业技能不配套的弊病逐渐凸显。文章从社会层面和教育层面分析了高职生人文素养不足的原因,通过教育改革实践,从传承悠久文化、创新课程体系、提高师资素养等方面对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养建言献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教育:护理专业: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02-0004-02

作者简介:米振生,男,本科,副教授,护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究”(编号:2012zcj178)的阶段性成果。

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蓬勃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但同时也引发了争议。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实用主义观念导致高职毕业生中出现不少“机器人”,而“人文为立人之本,我们的教育既要解决灵性培养问题,也要解决人性培养问题”。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的失衡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只有输入文化,才能培养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顶梁之柱。这对护理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丰富护理学生的人文内涵。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辞海》对“素养”的解释是指修习,平素养成的良好习惯;而“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由此可见,素养一词更强调后天的习得和养成。当今学术界往往有人将“素养”和“素质”通用,意指人的内在品质、涵养。但鉴于二者的微细差别,笔者认为“人文素养”更符合原意。人文素养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基础上形成的学识与修养。这种内化是在各种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在主体的社会实践中外显为对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一种态度。护理的对象是人,护理工作应充分发扬人文精神。这是目前高职护生所欠缺的,也应作为高职院校教改的指明灯。

二、高职护理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不足。①人文知识缺乏。高职院校录取分数很低,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欠缺、理解能力不足、自主学习较差的现象,功底不足成为提升人文素质的瓶颈;②人文精神缺失。因个体特征、生存环境和成长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审视自己的经验教训,也缺乏家庭和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因而没有树立明确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感缺失,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

2.人文教育的不足。我国的中学教育倾向于应试教育模式,衡量教学效果的尺度往往是分数,这就使得进入大学的学生人文素养先天不足。如果高职阶段继续忽视,学生将难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护理学侧重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操作,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占用大量学时,人文科目开设很少且课程设置不齐全,部分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文修养也与现代护理的要求不符。

3.社会氛围的不良影响。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商品意识冲击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应用型技术人才短缺,技术、技能由于直接与物质利益挂钩而受到重视。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实用、技能”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顺应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可以说,从一开始高职教育就是作为经济工具出现,把实利作为动机,这不是教育应有的发展路径。

三、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教育改革实践

1.传承悠久文化。素质教育德为先,高职教育如果不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会陷入培养“机器人”的误区。聊城作为革命老区,人民重农习儒,民风朴实、崇尚忠义,杨以增、傅斯年、范筑先、张海迪、孑L繁森等都诞生于此。借此优势,我院把人文传统融人教育中,在孔繁森纪念馆等地成立了思想教育基地:邀请教育名家、道德模范开讲“传统文化”、 “思想道德”;还有大型法制图片展,“爱心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开设,都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此外,我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有社团二十余个,参团学生千余人,以社团为载体开展大学生艺术节、宿舍文化节、知识讲座、演讲、辩论、书画竞赛等,有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校风建设。

2.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作为我国新的综合素质训练项目,将对提升技能型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山东省,我院率先在学生中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职业沟通和自我管理能力,取得良好的成效;通过职业素质培养、 “国际护士节”等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四会”教育,即“会微笑、会沟通、会服从、会服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护理素质教育: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医院、福利院等多地开展志愿服务,为患者提供导医、陪检、康复看护等志愿服务,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3.打造四项精品活动。以导读、贺信、家书、家访四项精品活动为依托创新素质教育新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导读活动就是为学生安排不同的书目进行导读,并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来我院进行系列讲座。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开展了“小小流动图书馆”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自习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家书活动主要是号召学生利用母亲节、教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给母校教师、父母和在校教师写信,倾诉感激之情,将学生的家书统一寄送,并将优秀家书在学院走廊内进行展示,举办家书诵读比赛:走访活动主要是利用寒暑假走访贫困学生、优秀学生,给贫困学生家庭送去年货,向优秀学生赠送励志图书,与学生家长座谈,征询意见和建议。另外,在假期前将学生的离校时间、开学时间和暑假安全注意事项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家长手机,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开展贺信活动时,我院定制了专用信封,寄送贺信范围包括各项评优、技能大赛、运动会、护士节庆祝活动获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先进个人等,通过这项活动给学生送去关心,给家长送去放心。

4.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全面发展将为学校树立完整的文化形象。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陶冶情操,约束不良风气,激发开拓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开展“文明共建”、“素质教育园地”、“宿舍文化艺术节”等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创造力和凝聚力。

5.创新课程体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实施了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改革,在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社会交往、文学鉴赏、电影音乐欣赏等方面构建公选课体系,提高学生社会交往、沟通表达、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开设《护士人文修养》、《护理伦理》、《护理礼仪》、 《护士条例及行为规范》等必修课程,使人文教育全面对接行业文化,让学生了解本行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通过南丁格尔精神系列活动、老年护理院义工活动、5.12护士节等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在增加人文课程的同时,适当压缩传统生物医学内容。课程结构突出护理、加大人文,并努力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加强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爱伤观念、服务意识,做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统一。这也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6.提高师资素养。教师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知识传授深远得多。我院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对人文课程教师和专业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培训,结合专家讲座,提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及人文素质教育能力:成立名师工作室,专心培养青年教师,推广教学经验;进行职业能力培训,增强团队精神,修炼职业素养;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搭建各学科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提供政策支持,鼓励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做到教学中有教育,教育中有教学,二者融为一体。

我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毕业生不仅实践能力强,而且综合素质高,吃苦耐劳,勤勉敬业,忠诚于本职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我院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综合反映满意率达92%.这正是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在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有利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从外延扩张逐步转向内涵建设,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