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6α质量评价和改善方法研究

  • 投稿唐宝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843次
  • 评分4
  • 54
  • 0

谢伟峰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1363)

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关键平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良好的质量评价和改善方法对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基于6σ(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方法,探讨了如何运用层次分析量化方法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和改善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层次分析法;6σ(六西格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65-04

作者简介:谢伟峰(1983—),男,硕士,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与会计、职业教育。

在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及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中,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职教专家和各院校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因素影响。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已建立起各类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但形过于实,未能长期有效地发挥实训基地应有的作用,需要一套有效质量评价和改善方法体系来保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高效运作。目前,有关实训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较多,但针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量化质量评价或方法体系的研究甚少,由于缺乏量化评价,管理者往往从个人主观意识上对生产性实训基地作出片面判断。为了克服这一弊病,本文引入已在众多领域广泛运用的质量评价和改善方法——6σ质量管理法。

一、6σ(六西格玛)质量评价和改善方法

Sigma(Σ,σ)是希腊字母,这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6σ是在正态分布曲线的检测下每百万操作中有3.4缺陷。6σ是一种目标,在1981年,摩托罗拉公司率先采用6σ评价法改善质量和降低成本,随后6σ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继而在全球众多知名企业和领域里使用6σ管理法进行质量评估和改善体系。

在国外,6σ的运用从企业延伸至教育领域,Shaman首先对6σ在美国高校的质量改善运用作出探索。他认为6σ质量管理方法是在任何流程里把差错降到最低的一整套方法,教育领域的管理工作和6σ的评价方向存在高度统一。Jayanta K Bandyopadhyay继而对美国高校作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美国高校运用6σ管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竞争力。Jenicke结合企业6σ质量管理方法(DEMAQ模型)和传统的高校评价指标,开发出一套高校管理专用的6σ管理机制,实证分析显示运用了6σ管理机制的院校在关键评价指标里均有改善趋势。Al-Rihani以科威特的高校为实证研究样本,探讨了在学校管理体制下运用6σ质量管理方法改善质量的可能性。实证结果表明,适合学校管理的6σ管理模式是存在的。Torki M Al-Fawwaz和Ahmad Badah以约旦职业教育机构为样本,基于6σ质量管理方法对职业教育机构进行质量评估的实证分析,进一步巩固了6σ质量管理方法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在我国,针对6σ质量评价和改善方法的应用领域和相关研究主要在商业领域,如软件开发和产品制造领域,也有将6σ运用于公共事业机构的,如周丽婷基于平衡计分卡和六西格玛开发出适用于政府绩效考核的6σ计分卡;杨丽娟在图书馆领域运用6σ理论。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众多已经成功运用6σ理论的组织存在高度共同性,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质量管理上引入6σ具备可行性。

二、基于6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和改善

为了达到6σ标准,实施全面的质量改善计划,首先必须成立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必须由最高管理者——6σ的专家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评价领域的专家组成。执行委员会应动员全体参与人员,主要为相关教师和学生,宣传6σ管理方法和精髓,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环境。执行委员会制定标准,在管理中时刻跟踪质量改善考核,控制目标标准的偏差,持续改进,最终达到6σ标准。在教育领域,6σ管理方法已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DMAIC模式,即目标界定(Definition)、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ing)、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

(一)目标界定

此阶段确定需要改进的目标及其进度,确定关键目标,分析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现阶段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从知识理论向实践技能过渡,在学生走出校门之前,提供全真的职业环境,实现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减少企业岗前培训成本,从而提供就业竞争力。另外,与社会的企业组织一样,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通过优质的服务,为其在市场中得到经济利润,即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另一目标是生产目标,承担着对外提供实质产品的生产任务。例如,会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承担为企业进行代理记账、税务办理等会计核算业务,这既是生产目标,也是教学目标。生产活动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实训教学的素材。只有足够的生产活动,才能保证实训基地的存在。教学培养目标保障高质量的生产服务,从而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客户资源。因此,生产目标和教学培养目标是高度统一的。

(二)测量

以灵活有效的衡量标准测量和权衡现存的系统与数据,了解现有质量水平。此阶段主要包括收集关于特定关键问题的数据和信息,如出现缺陷及其原因的可能性。主流的方法是客户满意度调查,包括服务企业和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实证调查,以及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日常业务差错调查。

(三)分析

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少数几个关键指标体系,进行质量绩效的评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Minitab、SAS等统计分析软件,为该阶段提供了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作为指标体系权重的分析方法。基于6σ的评价方法及参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相关研究,组建评价专家组,进行广泛的调研研究,开发出一套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如表1所示,接下来本文运用AHP方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根据Saaty和Mujgan的方法,专家组对模型中的第二层次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例如,因素Ci与Cj相比,若是同等重要,就赋予aij=1。 依据九点尺度,赋值为1表示同等重要,3表示稍微重要,5表示明显重要,7表示非常重要,9表示绝对重要,2,4,6,8是以上判断之间的中间状态。运用公式(1),从而得出矩阵1。

aij表示因素i与j两两相比后所得之交叉比较值。

对表2的对比矩阵进行相对数化处理,得出相对数矩阵表,如表3所示。

运用利用几何平均数的方法,即公式(2)和公式(3),计算出成对矩阵的特征向量,即权重。为了避免因素之间两两比较可能的前后矛盾,运用公式(4)和公式(5)一致性检验,若C.I.>0.1,则需要专家再次根据九刻度问卷,进行因素的两两比较,直至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到关于一级指标的权重。用同样的方法从而得出二级指标的权重,详见表4,最后通过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得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价分数。

(四)改进

此阶段的任务是确保提供的解决方案能达到或超过质量改进目标,对分析阶段关键指标集中的领域进行分析后提出改进措施。基于6σ的管理理念,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质量改善措施有:第一,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实训基地生产性产品和教学质量。同时,确保合理的薪酬管理和奖励体系,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通过课程改革、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本身的实际应用性。实训课程内容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程进行深度重组,课程设置和内容应匹配实训基地工作流程里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无边界合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应促进实训基地内部横向和纵向的合作(辅导人、专业教师、能工巧匠、学生等)。这种做法改进了实训基地内部的合作机制,使每个参与者获得了更多益处。在6σ管理中,无边界合作需要确切地理解最终用户的真正需求。由于6σ管理是建立在广泛沟通基础上的,因此6σ管理能够营造出一种真正支持团队合作的管理结构和环境。第四,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校内实训基地有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然而不管何种形式,实训基地必须有权责分明的组织结构。按照6σ质量管理要求,实训基地必须成立质量持续改善部门,对生产质量和培养质量持续监控,注重数据和事实,使管理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基于数字的科学。第五,生产性和教学培养性的双重目标统一。这是实训基地在管理上有别于高校和企业的原因所在,这双重目标能否高度统一关系到实训基地能否持续发展。

(五)控制(Control)

根据改进方案中预先确定的控制标准,在改进过程中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改进过程不至于偏离预先确定的轨道,发生较大的失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运用控制图、控制计划,持续地对实训流程和业务开展流程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基于上述的质量指标体系,在每个固定的运营周期里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进行前后对比以期持续改善。值得注意的是,DMAIC模式过程是闭环管理,控制过程中可能对新问题进行新的界定、测量、分析、改进,然后再控制。

6σ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改善方法已在企业里取得巨大成功,而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领域的运用还是较为前沿的课题。生产性实训基地既有企业生产属性,又有教育教学属性。不同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评价体系中会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在指标权重分配上会有所不同,宜运用本文的框架对具体生产性实训基地作量化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2]王贞,陆春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杨丽娟.图书馆新型服务质量管理——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4).

[4]周丽婷.“六西格玛计分卡”与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5]朱远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3).

[6]Al-Rihani S.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of Six Sigma and its constraints i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in the State of Kuwait schools[J].Educational Journal,2010(96).

[7]Al-Shaman A.Implementing six Sigma in Education[J].Islamic Studies,2005(34).

[8]Goh T.Improving on the Six Sigma Paradigm[J].TQM Magazine,2004(16).

[9]Jayanta K. Bandyopadhyay,Robert Lichtman.Six Sigma Approach to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in an Institu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7(24).

[10]Jenicke L,Kumar A,Holmes M. A framework for applying Six Sigma improvement methodology in an academic environment[J].The times Journal,2008(10).

[11]Torki M Al-Fawwaz,Ahmad Badah. Using Six Sigma to Evaluate the 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Jord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2(7).

[12]Thomas L Saaty,Mujgan Ozdemir.Negative Priorities i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ing,2003(23).

(责任编辑:张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