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协同创新为主题转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投稿Wall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631次
  • 评分4
  • 86
  • 0

房晓东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校企合作以资源共享为前提,以优势互补、联合培养为目标。从协同创新的角度研究高校、企业间实践教学的新思路,通过建立和创新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共建网络教学平台,推进职业能力的网络培训模式,可以加快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营造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和网络教学环境氛围,完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协同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8-0128-04

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是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迫切要求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任职资格、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三个方面。通常企业在招聘时不仅要求求职者具备专业知识能力,还需要具备很多能力,如分析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然而,这些能力都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都是从小到大围着分数转,从而欠缺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只具有本专业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工具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对工作问题和工作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等,并且具备对新知识进行有效积极学习的能力,这才是职业能力的全部内涵。因此,如果说专业能力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及在该方面所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纵观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创新则是支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是经济发展与创新的主体力量,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很有必要,校企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协同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支撑。那么,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的职业能力?如何快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校企协同创新教学活动对创新精神有孵化作用吗?校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哪些具体做法?对于上述问题,校企合作必须以超前理念、开放视野、全局观念、创新思维加以审视,要站在职教创新体系的高度上认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地方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培养人才,不但要让学生掌握该专业的理论和应用技能,还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到相关单位就业,就具备了一专多能的能力,上岗就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毫无疑问,具备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将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得到企业的喜爱,就业形势较为乐观。因此,高校与企业开展相应的协同创新合作教学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其中,抓好职业能力培养就是实践教学过程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的现状

当前,随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广东东莞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对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才产生了强烈渴求,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本区域内高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办学水平的现实动力。因此,高校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水平,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校企协同创新,成为地方高校发展新的时代主题。

近年来,东莞本地高校相继在企业共建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010年1月,我院计算机工程系与东莞铭丰集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校外实训基地,铭丰集团为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了400平方米的培训场地,并投入价值25万元的配套设施,我院投入价值30万元的设备,用于教学、培训、实践活动的开展。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误区及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存在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认识层面上,经常会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高校普遍把校企合作认为是为学生找一个实习场所,企业则把高校作为人力资源输出机构,通常是安排一个具体的工作给学生在实习中学习和完成,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沟通与交流不多,双方并没有搭建起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平台。

在组织层面上,部分高校与企业未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组织,或部分企业与高校只有合作的文件或实施计划,但实际可操作性尚处于设计状态,存在临时合作的现象。因此,企业无法全面参与到实践教学中,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也无法达到企业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的要求。

在制度层面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多是自发行为,没有直接参与的内动力,政府、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机制制度尚未建立并良性运行,学生的实践教育得不到制度保障。

基于对前期校企合作存在误区的认识,笔者意识到,在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能够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2012年11月8日,为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我院计算机工程系与东莞铭丰集团成立了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2013年3月,我院计算机工程系与铭丰集团共同申报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共同成立了基地实践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铭丰集团的专家对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建设、学生顶岗实习、课程建设、培训考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及建议,双方在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并提出了网络培训方案。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校外实践基地及实践教育教学委员会的建设,使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新路。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校企合作呢?如何使校企合作顺利有效地进行呢?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校企双方需要围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教学法研究,必须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原则,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制度。

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网络教学平台

平台建设的核心概念 在笔者的研究中,“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实现深度合作。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更新知识的环境。据了解,部分学生兴趣爱好局限在上网、看视频、看小说、打游戏、聊天等方面,这些成为学生上网的主要兴趣爱好,学生只是高科技的使用者,而非驾驭者。因此,通过网络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很重要。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进行合作探索,使高校与企业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将课堂搬到实训车间,结合网络进行培训,使知识应用更直接,学生的收获更大。通过企业实习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基础学习到实践操作再到创新开拓,实现三级飞跃。

平台建设的决策理念 如何结合网络培训平台指导学生在企业进行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活动?网络培训活动对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何有孵化作用?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培训活动对促进创新精神培养有哪些具体做法?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树立平台建设的决策理念,对网络教学平台从动态、多元、融合、持续、共赢五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

1.动态。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为基础,关键是要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引领机制,实现校企产、学、研、用的真正对接。网络培训平台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牵引的教学模式,培训的内容将会根据社会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社会产生了新的需求后,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再寻找并形成新的需求,培训内容根据需求随时更新。这不但有利于探索建立实践课程设置管理的宏观统筹机制,实施课程内容设置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层次和类型结构,还可保证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内容的质量。

2.多元。有别于现有的高校或企业在基地的单一的组织管理方式,校企“协同创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通过一种创新的体制机制,把最优秀的人才、团队聚集起来,形成一支稳定的、长期的教学团队。基地教学团队的成员来源于高校、企业或行业协会,人员流动不调动,无论是本单位人员还是其他单位人员,所有人员均采用聘任制。因此,适量引进多元类型的教师,必定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市场动向、提高学习兴趣,真正开展以职业能力及创新为导向的教学。

3.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协同创新的引导和资源聚集作用,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吸纳双方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例如,在校企共同合作的产学研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中,使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提高层次和水平,这有利于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增强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开放、共享,提高使用科研成果的效益。

4.持续。建立高校、行业、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拓展行业指导深度,可以将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网络培训活动结合起来,在这样的平台上,形成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有利于解决人才需求的环境氛围,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5.共赢。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共赢,实现的路径是协同创新,互相利用自身的长处实现合作成果的最大化。高校通过协同教学创新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创造了效益;企业则更多的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为自己获得经济收益,最终是双方都实现自身需要的共赢目标。

平台的建设规划 网络培训平台是联结企业与学校的纽带,也是双方协同创新的基础。平台建设需要良好的多功能创新环境。因此,校企双方应着力从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营造创新氛围,引导平台建设规划。平台建设规划是动态扩展的,将与更多创新主体、资源结合,其网络使用功能也将进一步丰富。经过综合考虑,平台最终选择了Moodle软件进行构建,Moodle即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引领式教学平台使用的是Moodle课程管理系统,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设计理念,为教师和学生创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适合用于完全的在线学习。无疑,这种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网络培训平台建设正是高职人才培养、教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位一体”发展的重大创新驱动。网络培训平台建设规划如图1所示。网络培训平台搭建好以后,在平台运行方面,双方应本着合作的意愿与原则,在组织、人员、资金投入、教师聘用、合作教育等方面进行充分协商,形成共识,保证平台的正常教学活动开展。在机制方面,校企双方要把合作目标制定清晰,明确合作内容,严格规定双方责权。

校企协同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我们将在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改造传统教学,从而构建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将积极推动网络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转变,引导和支持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通过项目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引领”核心概念界定 在笔者的研究中,“引领”的涵义是:利用异步讨论区交流工具,由网络辅导教师采用鼓励、追问、打断等交流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在协作的过程中进行意义建构。

引领式网络教学模式 本模式教学活动策略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学”是引领教学的重点。这种网上异步教学的开展充分地融合了企业文化与职业能力类型,不断地以企业的业务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为指引,使实训课程内涵充实。同时发挥网络课程的平台和技术优势,构建一个校企协同创新的知识交流的平台、知识处理与共建的平台。基于Moodle平台的自主学习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引领式网络教学特征 引领式网络教学依靠校企双方的协同创新力量,在实践教育教学中突破“千人一面”的流水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重基础、强能力、多互动、共提升”的专业实践培养方案,校企通过产学研多层对接,使平台成为“大课堂”。引领式网络教学的特征如表1所示。

小结

笔者的研究对当前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社会对具备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也正反映出高职生专业技能、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等基本技能欠缺。因此,校企协同创新的重点是关注新的技术和应用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探讨高职生必需的专业技能和社交技能的培养,以使高职生就业途径多样化,并能在职场上更具竞争力。引领式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使得随时学习、交互学习、合作学习等新方式成为可能。通过在实践教学中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参与性,这种引领式教学法既可以让学生从传统教育中习得社群意识,又可以实现个人单独学习和群体共同学习,混合学习效果会更好。这正是我们在校外实践基地成立实践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先进教学模式和未来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目的。在信息时代,原有的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希望通过对计算机新技术应用的研究,持续增强信息技术支持职业教育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应用与融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米志强,靳华伟.专业课程教学应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J].福建电脑,2010(5).

[2]苏辛.协同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

[3]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温岩,郭文革,侯建军.“引领”在网上异步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2).

(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