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任务导向法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 投稿花生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789次
  • 评分4
  • 82
  • 0

倪晓昌 徐丽娟 曲芳 于意仲 孙鸿波 张健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摘要:任务导向法源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但更强调任务的导向和调控作用。通过对“激光技术基础”的任务导向教学实践,介绍了专业基础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探讨了专业基础课程任务导向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进一步深化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任务导向法;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28-03

2011年,在“十一五”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础上,教育部、财政部提出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强调应“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并于2012年批复部分院校相关专业建设项目可先行先试。因此,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改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我国教育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

目前,教学方法改革在全国各类院校都在进行积极探讨,其中以项目导向法、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手段,但开展该教学方法应用的课程大多为计算机等实用型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也有研究,张会平等人提出互动法教学研究,但总的来说相关研究报道不多。本文第一作者从2007年开始,连续5年进行了“激光技术基础”课程的本科教学,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从2010年至今,作为院级教改立项项目,在课题组的支持下开展了任务导向法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任务导向法的提出及设定原则

任务导向法源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但更强调任务的导向和调控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进行任务导向法教学改革,首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现有教学资源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教学任务,并按照教材分章分节将任务切分,任务的设定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其次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学习状况合理、灵活设定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这不仅有助于明确教学改革目标,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可以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教学实践

(一)教学任务设定与任务切分

参照上述任务导向法的设定原则,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激光技术基础”为例。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有关光量子的基本概念;(2)掌握典型激光腔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概念;(3)了解掌握各类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固体激光器,并能与实际工程应用技术相结合。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被誉为“全国职教师资的摇篮”,毕业生主要出口是职教师资,同时也能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高级“蓝领”工程师。因此,我们的教学任务设定为使学生从理论上深入理解激光的产生过程,掌握基本的激光控制技术,具备激光部分工程应用设计的能力。

由于本校的办学特色强调工程实用性,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教材选定为陈家璧教授主编的《激光原理与应用》,主要原因是该教材除了讲述激光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外,还附加了大量激光应用章节,这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便于课后自学研究。同时为了照顾学生考研的知识需求,授课过程中可依照课程量适当加深一些原理的讲授。

参照所选教材,课程的授课任务拆分为激光原理、激光技术以及激光应用三个模块。激光原理模块设定任务为利用光量子理论设计简单稳定的激光腔结构;激光技术模块任务设定为基于光调制技术设计特定参数要求的稳定激光输出;激光应用模块任务为参照工程要求选择激光器类型并设计相关应用实现。

上述三个模块相辅相成:激光原理是激光技术和激光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激光技术是激光应用的具体手段,新的激光技术又可促进某些原理的完善和改进;激光应用的某些新的领域同样也会促进新的激光技术的产生和相应领域原理的完善和补充。加深学生对课程整体知识结构环环相扣的认知,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同时,设定具体章节特别是具体章节任务时应着眼于该章节相互之间及其在整个模块中的作用,进行强调和细化。

以激光原理模块为例,具体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光量子的一些基本概念及激光的产生;第二章: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第三章:激光的输出特性。第一章是激光的产生原理(第二章)和特性表征(第三章)的相关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激光的工作原理就能够分析设计稳定的激光器,获得好的特性激光器的输出,利于后面两个模块激光技术控制和工程应用设计的学习。

后续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在展开具体节次时首先告诉学生本节在三大任务模块中的地位。比如,第二章第一节“光学谐振腔的结构和稳定性”,谐振腔能使激光在其中产生并放大直至输出,之后才能通过控制技术模块得以应用,本节任务就是让大家学习如何设计激光腔而保证能够获得稳定输出,以备后继应用。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使学生在本节教学活动展开之前就清晰地了解本节教学任务和目标以及在整个教学任务中的地位,做到心中有数,促进其自主求知、自发学习,乐在其中。

(二)教学模式选定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模式是:(1)灵活依据学生接受能力编写改进教案和授课进度。(2)运用板书采用自编并不断完善的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占80%左右,课堂提问、讨论和测试回答等占20%,并依所讲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每周定时定点进行课外辅导。(3)学生平时作业不拘泥于课后习题,期末考试中含设计发挥题目,占10%左右,鼓励学生自学及发挥想象。

要上好一门课,除了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还应持续地补充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应掌握课程特点,有的放矢地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激光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激光产生原理已经定型,但新的激光技术和应用领域层出不穷,甚至是细分到每一种激光器都可以有许多种应用领域,有的应用同时结合两台或两种以上的激光器,比如说典型的泵浦探测技术应用。本课程的上述特性决定了课程讲授不能受限于教材内容,应随时结合课程讲授内容将当今国内国外先进激光技术和新的激光应用领域、应用成果展示或介绍给学生,包括新型激光器的产生以及一些典型应用的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的学习动力。因此,给学生授课是以教师自身提高相关知识为前提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

本课程授课形式是:采用板书的同时,也采用了自编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采用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有助于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过程的理解。“激光技术基础”属于原理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况且,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所有实验都开设。因此,借助影像、动画以及图片能够很好地再现实验过程,特别是对一些抽象概念能给出直观的理解。第二,有助于复杂公式的繁琐推导过程的展示。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及学生实际情况,涉及原理公式推导时,应注重求解方法的选取与运用,数学推导过程则通过课件分步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既能够掌握方法,课下又可以按照演示步骤自己推导出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其求知欲。第三,可以方便消除所用教材与课外辅导教材的差异,补充一些课外内容。虽然我们采用了一本教材,但讲授内容是融合了多本教材的教授方法和内容,便于学生横向比较。第四,方便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展示和讲解。特别是激光技术和激光应用模块,涉及最新成果时,可以原图原版展示,配合讲解,做到图文并茂,也利于学生课下检索和分析交流。另外,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采用电子课件,部分学生可以课下根据笔记及课件内容回顾复习和理解。但采用电子课件授课同时,遇到关键步骤时,还是要借助板书加以一步一步推导,这样,学生思维才能够跟上。总之,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与板书要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会使得讲授内容更清晰、精炼,重点突出。

(三)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目前,大部分院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均为考试或考查两种考核方式,依据该课程在专业中的整体知识地位以及具体院校的课时要求而定。但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的风向标:错误地认为考试课重要,考查课不重要。为此,除了在专业教学任务设定时,对学生必须完成的考查课科目有一定要求外,教务系统应充分给予教师合理的考核方式和标准设定空间。“激光技术基础”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属于考试范畴。课题组认为:期末考试固然重要,但有时不能全面考核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状态,不排除平时缺勤较多期末突击试题也能通过现象的出现;考核更应放在平时,更应注重学生实际掌握和运用知识水准的测评。因此,“激光技术基础”考核方式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随堂问答、测试和实验考核综合评价体系。期末考核内容注重基本概念测试外,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和工程设计为目标;平时考核结合章节内容,注重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这样避免课后作业千篇一律问题的出现,也考核了学生的自主运用知识能力,促进其思考。授课教师应对学生明确考核评价标准,特别是平时考核应量化。这样,学生平时就能参考标准自己考核,消除部分学生对评价结果的疑虑,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但是这种考核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1)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考核中,考试课的期末成绩比例偏高,造成教师自主的平时考核成绩比重减少且分散;(2)专业基础课程大多是理论系统性较强的课程,大部分是在二年级开设,造成学生前两年学习任务重,特别是有些摸不到、看不见的纯理论课程,学生接触起来还是有困难。

虽然这与具体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有关,但只要不断地探索教学改革,扩大教师自主考核空间,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辅以相应实验设备的配套和相关实验课的开设,并坚持不断完善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方法、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上述问题就不难解决。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激光技术基础”为例,对任务导向教学法应用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教师在确定课程整体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同时,将每章每节课程进行了任务切分,明确学生每节课的知识点及其在总体教学任务中的地位、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自我检验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架构,课堂反馈良好。建议应进一步加大教师自主考核力度,课程考核环节形式应多样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掌握知识为目标;各教育管理机构和理论课教师应增加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注力度,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期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达到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寓乐于学的境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宝.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2):44-49.

[2]卿剑媚,叶强.计算机教学中实施任务导向法的初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282-283.

[3]李付亮.高职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68-69.

[4]卢万青.高校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经验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6):147-149.

[5]张会平.关于改进高校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讨[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57-59.

[6]朱利荣.浅谈高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13.

[7]王晓蓉.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导向法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9):2929-2930.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