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深度辅导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选择

  • 投稿满身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686次
  • 评分4
  • 76
  • 0

方留

(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安徽 合肥 230009)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引领学生发展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其现实重要性日益突显,需要客观审视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从而明确深度辅导理念,创新深度辅导方式,在教育实践中以增强深度辅导的实效性为旨归,构建全程化教育体系,优化辅导团队,完善保障机制,以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深度辅导;路径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68-04

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自我、了解职业、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价值观,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和核心就业竞争力,日益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自2008年教育部发布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相关通知以来,全国高校陆续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课程,在课程内容和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外实践途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高校中的地位和发展却非常不平衡;部分高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个性化深度辅导,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与社会脱节等现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还存在着学习功利化、职业规划无用论、对未来发展的“屌丝心态”等问题。由此,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难题和困境,进一步提升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

在多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受到了来自学生职业规划行动力缺乏、教育实施方式与手段不当、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等三个方面的冲击。这是目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面临的阶段性难题和现实困境。

大学生规划意识与目标行动不一致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m)告诉人们,我们需要一个献身的目标,以便把力量整合到一个方向,以便超越我们的孤独生存状态,超越此种状态所造成的一切疑虑与不安全之感,并且满足我们企求生活意义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将其自身托付于某个具体目标并促进其付诸行动。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将自己托付于某个职业的目标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但大学生这种意识中的目标取向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自我认知、目标模糊不清,缺乏职业认知、目标空洞抽象,目标的短期性、功利性思维普遍,目标制定重自我价值、忽视能力发展等等。在这些模糊、片面和功利性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所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其内在需求相差甚远,所做的努力也难以将所有资源整合到同一发展方向,从而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方案难以实施和坚持,为实现目标的自我行动力也因缺乏明确的方向而丧失殆尽。因此导致了大学生规划意识较强但却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其内在的规划意识与外在的目标行动不一致的困境。

教育者职业规划指导与深度个性辅导不统一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看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起步较早、制度健全、体系完善。在英国,高中一年级学生就已经开始接受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进行的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他们根据自我规划目标而选择大学的专业方向。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几年才开始起步和发展。现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或理论观点,有很多是“舶来品”或照搬西方职业规划教育的相关理论。教育者传授给大学生有关职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经验,但并没有与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有机融合,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还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教学,重职业规划制定、轻全程跟踪指导,重生涯规划模式、轻规划实施方法等现象。由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体系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使得教育者难以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深度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又缺乏主动跟进、过程监控和全程指导的意识,使职业规划指导与深度个性辅导不统一的困境愈发显现。

社会支持系统与教育要求不配套 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为迫切的现实要求,而实现教育目标要求的社会支持系统却不能与其配套一致,甚至对此产生冲击,具体表现在社会观念、教育氛围和资源支持等三个方面。我国的大多数家庭教育仍然以灌输教育为主,以“家长式”意愿为子女确立升学目标和就业目标,忽视子女的自我意愿和自主意识;一些教育工作者坚持传统观念,认为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容易造成心理问题;一些高校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资金项目支持、企业参观实习等方面未能获得地方政府特别是相关企业的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和个性化辅导方式无法顺利实施;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没有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员参与的合力尚未形成。

深度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运用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能力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个性化的深度辅导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可以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从而有效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深度辅导的理论依据 国外的职业生涯理论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有多种分类方法,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可的相关理论分为三类,分别为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决策理论。其中,职业选择理论的代表是帕森斯(Parsons)的特质因素理论和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的人格类型论;职业发展理论的代表是戴维斯(Davis)和罗奎斯特(Lofquist)的工作适应理论、舒伯(Super)的阶段发展理论和埃德加·H·施恩(Edgar H Schein)的职业锚理论;职业决策理论的代表是克鲁姆伯尔茨(Krumboltz)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桑普森(Sampson)、彼得森(Peterson)、里尔登(Reardon)提出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深度辅导,需要我们科学地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生涯咨询,提出个性化的辅导实施方案。通过多年的深度辅导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对相关理论的运用和拟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浅显的思考和总结,如下页图1所示。

深度辅导的内容与思路 深度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运用,其内容与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澄清职业价值观。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这种动机一般是由职业价值观决定的。深度辅导的第一阶段是要运用职业发展理论和心理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价值观、性格和能力,促进学生澄清价值观并发现内心的核心价值观,同时结合社会形势和就业前景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具有时代性的职业价值观。其次,要通过咨询与辅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认为,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人追求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主要有无限增长的生存需求、趋利避害的本能、个人价值目标激励、好奇心和兴趣等,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职业兴趣则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在动力。由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和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是人的先天本能,因此,在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深度辅导时,可以通过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试等方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发现、了解职业兴趣,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再次,要以拓展学生职业素质为辅导目标。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常常会暴露出团队合作意识缺乏、组织协调能力薄弱、文化修养低下等职业素质欠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既反映了我国高校在学生培养中重专业技能锻炼、轻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也暴露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深度辅导中,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创建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炼,促进大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最后,要强化针对性和个性化辅导。个性化辅导是职业生涯辅导方式中最深层的一种,科学的辅导方法和技术将对教育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进行个性化辅导时,需要掌握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心理测验、笔迹分析、家庭职业树、行为观察和生涯幻想等技术方法,帮助学生找到科学的职业发展方向,克服在职业生涯规划执行过程中的心理恐惧和行动倦怠,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大学生涯发展进行过程监督和全程化指导。

深度辅导的方式方法 结合教育实践,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笔者认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深度辅导的主要方式有谈心谈话、团队辅导和网络媒体运用等。(1)开展深度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实际需求,提升辅导的针对性。《现代汉语词典》对“谈心”的解释是:谈心里话,它不同于一般层面上的谈话,而是渗入内心深处的沟通交流。深度谈心谈话是辅导者通过与大学生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和了解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变化,帮助其有效地解决在职业规划和择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辅导者在深度谈心谈话中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结构化谈心谈话记录表,给每一位来访学生建立职业规划成长档案,实现动态跟踪与长期指导,从而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善用团体辅导,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技巧,提升辅导效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团体辅导是指通过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现存在的问题与需求,明确职业目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学习职业知识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职业素质和能力。团体辅导主要依据职业生涯的相应理论,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团体游戏、职业角色扮演、绘画、身体表达、行为活动等形式的有机组合,使个体在团体中充分表达自我,产生成员间的互动,培养成员健全完整的人格,促进成员的成长与发展,提升深度辅导的效果。(3)运用网络媒体,拓展深度辅导的形式与载体。网络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网络等新媒体的有效运用可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度辅导的形式与载体,网络正在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被动局面有所改变。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要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积极构建和推进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的双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深度辅导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

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设计,要以深度辅导为基点,围绕深度辅导的内容体系和实效性,构建全程化、专业化的教育实践模式,努力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构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任务取向的全程化教育体系 深度辅导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任务取向,即要在大学的全过程培养中,落实以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教育任务,根据学生在大学生涯不同时期的特点、学习状况和目标定位等,有针对性地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笔者认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任务取向的全程化教育体系,既要体现教育的全程化,又要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教育目标和教育策略,全程化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教育策略等如表1所示。

要建设以专业化辅导团队为目标的专兼职教育队伍 深度辅导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专业化的辅导团队。因此,在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中,首要任务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辅导团队。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可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团队中既要有理论知识广博的专家学者,也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等兼职人员,具有一线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也可作为团队的重要后备师资力量。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以专业化为目标,以品德优、素质高、专业强为标准,努力打造一支爱学生、勤学习、甘奉献的教育辅导团队,为个性化的深度辅导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切实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要完善以教育资源倾向性配置为支持的保障机制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中,要优先考虑个性化深度辅导有效实施的实际需要,在人、财、物等多方面给予有力保障,在机构、场地、团队、课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师资培训、派送教师进企业考察和实训、实行职称评定政策倾斜、对科研项目提供支持等;在课程建设方面,为优化课程体系、出版高质量教材、认定课外辅导工作量等给予经费和制度保障;整合校友资源,争取政府支持,多渠道建立教育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切实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

[2](美)卡巴尼斯(Cabaniss D L),等.心理动力学疗法[M].徐玥,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25-26.

[3]王喜平.人的发展:内在动因和社会条件[J].理论探索,2008(6):12-15.

(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