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试论高职教育双师教学模式

  • 投稿瘦子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827次
  • 评分4
  • 53
  • 0

肖坤盖海红

[摘要]双师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双师教学模式有全程式、嘉宾式、分组式和支持式等组织形式。实施双师教学,除了需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外,还需要变革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机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双师教学双师型教师组织形式

[作者简介]肖坤(1973-),男,湖南郴州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广东 佛山 528 333)盖海红(1968-),女,河北行唐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河北石家庄 05003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基于知识共享的政校企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研究”(项目编号:GD11YJY03)和广东省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协同培养技术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1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105-03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课程建设水平不高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难点是教育内容与生产实际脱离的问题,改革的核心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现实是行业企业难以实质性介入课程开发,在课程内容选取上,不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上,不能按照工作过程来整体设计课程、创设教学情境,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做分离现象明显。

面对上述问题,国家把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重要解决措施之一。1995年,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职教[1995]15号)首次正式提出双师型教师建设问题,之后逐渐引起了广泛重视。如何培养一批“既具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追求。由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和评价制度未能有效建立,现实中认定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不统一,真正能同时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教师少之又少。2002年至今,在培养双师型教师外,政策文件调整为强调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功底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现有教师队伍,形成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尽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但却带来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如何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当前高职院校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更多停留在学校统计数据上,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各自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并未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改革的重心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既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基于此,我们在梳理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探索双师教学模式,以对当下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双师教学的内涵

双师同堂教学方法,在国外被称为协同教学或合作教学法,最初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夏普林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协同教学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930年,美国杜威所领导的八年研究,使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正式成为一种计划性的教育形式,而后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兴起两波协同教学热潮。本文双师教学指的是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同时承担一门课程的内容开发,共同给学生上课,借助知识结构的互补,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双师教学的历史更为久远,可追溯到古代的“会讲”。“会讲”是中国古老的学术研讨方式,学术同仁们聚集在一间房子里,谁的学问好,大家就来向他学习。中国的私学从老子一直到墨子,都沿袭“会讲”传统。宋代,“会讲”成为中国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形式,最为著名的是岳麓书院朱熹和张械的“朱张会讲”。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农历九月初八开始的两个半月时间里,朱熹到潭州(长沙)岳麓书院讲学交流,在岳麓书院,朱熹与张模(木式)两位大师以“会讲”方式,当众辩论《中庸》之义,讲堂上并排摆着两把太师椅,听讲的学子赞成谁家的观点,就站入那位大师的阵营。随着“会讲”热烈而睿智地展开,学子们左右逢源,茅塞顿开。

三、双师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专、兼职教师人才培养合力。我国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以普通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不足。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职业技术院校66.6%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此后,由于规模快速发展,教师队伍的补给也主要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以广东省为例,2008年之前的很长时间里,高职院校新进教师中仅10%左右是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调入人员。为加强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到《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1]12号)都强调加快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促进能工巧匠进校园等工作。2013年全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高职院校校外兼职、兼课教师已占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总数的300/0以上,超过12万人。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还会有长足的发展。专、兼职师资队伍如何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已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实行双师教学,既回避了短期内提升专职教师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理论水平的难题,又实现了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向课堂教学的深化落实,是有效连接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互补的良好形式。

2.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一方面,双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多样,能有效促进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于我国现行招考制度下的高职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双师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两位(也可以是三位或者更多)教师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生对不同思维方式进行比较,从而提高自身思维的批判性和发散性。另一方面,通过双师结对教学的形式,能有效缓解师资力量不足对高职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制约,有利于推进和深化高职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化”课程内容排序方式,基于一个个工作情境(工作过程)实行教学。由于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是综合性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也是跨学科的,并且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因此,在高职院校内部实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尚待健全的情况下,短期内通过教师双师教学来完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更为可行。

3.有利于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说:“如果想要在教学实践中发展成长,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另一种是与其他教师组成共同体,从其他教师那里更多地了解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持续的旺盛需求,都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今天,我国高等学校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专职师资队伍的43%,高职院校的情况大体相似。如何加速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双师教学中,一位教师进行教学,另一位教师则可以在现场观摩其教学技巧、教学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教学结束后,相互讨论,以提高对学生以及自身教学的认识能力。加强教学的自我反思对提高专业素养更为有效。

四、双师教学的组织形式

全程式。这种形式下,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全程式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共同完成课程讲授和课程考核。课堂上,不单是一位教师主讲,而是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通过交流和讨论的形式将知识和技术呈现给学生。两位教师可以采用“说相声”“辩论”和“双簧”等形式授课。

嘉宾式。这是一种以一位教师为主,另一位或几位教师以嘉宾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的形式。这种形式下,由其中一位教师承担整个课程教学,其余教师以讲座嘉宾或客座教师的身份开设讲座,作为课程主体内容的重要补充。嘉宾形式的“双师协同”教学,适合理论和实践所占比例差别较大的课程,嘉宾主要针对占课程内容比例较小的部分进行扩展、补充,实现与另一位教师的知识互补。

分组式。这种形式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分组,教师根据各组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需要进行授课。如一个班级可以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只想掌握层次较浅的基础知识,而另一小组要求掌握内容层次较深的理论和技能。这种情况下,第一位教师可以讲难点,主要面向要求掌握较深内容的学生,第二位教师主要面向只想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生群体,通过对重点和难点的回顾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

支持式。双师教学中,一位教师授课时,另一位教师处于从属地位,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帮助学生理解,以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学习交流。广义上说,助教制也可以算作是支持形式的双师教学,由主讲教师负责讲授,助教协助完成细节内容的讲解及回答学生提问,或者是一人负责主讲,一人负责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答疑、作业批改、个别辅导等工作。

五、双师教学的实施对策

1.精心组织授课内容。高职教育中引入双师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知识结构的互补,缓解当前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困境,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授课内容和环节,这是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重视统筹规划。如系统规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比例。以家具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属于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论知识是应用的基础。如果实践教学的比例过大,会导致学生缺乏扎实的设计基本理论功底,遇到较深的技术难题还是无法解决,即便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必将在家具设计实战工作中面临一定困扰。在工作情境的设计中,要妥善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通过设计任务载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的课程可以由理论水平较高的专职教师与设计实战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每一个工作情境的学习均采用双师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设计方案的推广能力。

2.合理选择双师教学组织形式。合理选择双师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意义重大。不同类型的课程对双师教学的要求不同,如在理论或实践所占比例不高,但要求很高的课程中,就要有精通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适合采用“嘉宾式”双师教学形式,这种方式操作起来较为方便,注意让教师明白课程内容相互关系,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而在自主招生或中高职衔接班的课堂教学中,双师教学更适合采用“分组式”,通过对不同背景学生学习基础的摸底,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由两位教师采取略微不同的进度和方式开展教学,以保证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进度。

3.加强双师交流沟通。双师教学课堂要实现丰富精彩的效果,需要在课下做精心的准备,包括收集选取参考资料、制作电子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辅导材料,甚至提前演练等。这些都需要在课程教学设计环节强化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采用双师教学方式,两个教师之间不管是互相点评与讨论,还是相互交流与辨析,都需要教师之间相互了解。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是实现双师之间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基础。

4.制定适合双师教学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实施双师教学也有一定的制约因素。如在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下,如何计算双师教学中教师的工作量,是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基于工作情境的课程教学,一个工作情境可能由两位教师完成,一门课可能有3~5个甚至更多工作情境,涉及的教师人数可能更多,如何既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又能很好地通过工作量计算激励教师,是高职院校顺利推行双师教学的重要前提。此外,如何营造教师之间交流、合作氛围,在专业内部教师之间、不同专业教师之间、专兼职教师之间,如何形成深度合作交流的氛围,除了依托课程作为载体外,学校要有相应的长效机制,提供相应的平台,使教师之间的合作变得更为便利、轻松和积极。

双师教学让只有多个教师一起才能完成的事情在课堂中成为可能,对教师发展、学生学习、校企合作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教师,双师教学能够让其通过与同事在课堂上的广泛互动,深化和拓展对所授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策略发展,加快专业化成长。相对于教师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来说,双师教学更能让教师主动提高双师素质,改进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对于学生,双师教学使其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能够从课堂中的另一种声音中学习,能够在技能实践中获得理论的解释,能够因教师之间的智力互动而提高其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双师教学让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分享和协同成为现实,促进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协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2](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王义澄,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1(2).

[4]杨建华,大学物理双师教学模式的探讨[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