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生与建构

  • 投稿蘑菇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990次
  • 评分4
  • 50
  • 0

张健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者根据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计的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运行方式的总和。其意义在于:它是高职教育发展转型和内涵建设的核心,是高职办学质量提升和特色发展的关键,是高职教育方法论依凭和遵循。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问题或误区是:模式的开发与供给依然贫困寡乏;模式研究的理论还很贫弱;盲目照搬、简单套用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的模式也总是彼此拿来,相互因袭,落于俗套;新瓶装旧酒,名不副实,缺乏实质内容;模式开发过程和路径错位。模式创生与建构的路径在于:创生和建构模式一定要有理论支撑;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整合;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造创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生;建构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3年度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校企实质性合作的‘五度’问题突破研究”(项目编号:2013jyxm361)

作者简介:张健,男,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教授,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及课程论。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01-05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梳理与意义

究竟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目前并无统一定论。教育部于1998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这些界定为人才培养模式定义勾勒出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框架。后继的许多定义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充实和完善。网上挂载的观点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的总和。也有研究者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外延较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高职教育领域、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而获致的特定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所采取的培养方式。”[2]王明伦教授则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和结构;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构建一个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和人格素质结构均衡发展的教育平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回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问题。[3]

也有不少学者深入到模式内部,对模式构成的要素或结构进行研究,力图将模式研究理性化和结构化。如徐州师大陈琳教授从构成要素入手,认为人才培养模式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则为:“目标+过程与方式”。[4]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和“怎么样培养人(培养的方式方法)”,有人认为这两者的综合就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也有学者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目标体系,主要指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另一层面是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人才培养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培养方式等。”[2]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1)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2)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3)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张新民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若干子模式构成的,如培养目标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模式、招考模式等。”[5]还有人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解为课程模式、教学模式、途径模式与评价模式,其中课程模式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教学模式包括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有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等;在途径模式中,“途径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评价模式包括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

创新和建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在于:(1)它是高职教育发展转型和内涵建设的核心。当下高职教育发展已走到了从关注规模到聚焦质量、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型阶段。所谓转型,是指根据高职教育发展需求转变并确立新的发展式样和选择新的发展路径的过程,其本质所表达的是一种新的价值定位和调适。显然创新和建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式、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的过程,它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2)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的需要。马树超院长曾撰文强调:“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6]没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会陷入定位不准确,发展无特色,质量无保证的发展陷阱之中,就会造成手段的迷失和方法的遮蔽,就只能袭用学科教育的方法模式,成为“跟班”和“随从”,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展、创新发展。(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职办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质量提升是高职办学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我国高职教育受观念、体制、机制和环境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的前提下,在生源刚性锐减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从总体上来说并没有摆脱生存之忧,倘不重视质量提升、质量“立校”,就将面临着重新“洗牌”而被淘汰出局的巨大挑战。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建构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载体,它是在把握高职教育办学规律、遵循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对方法及运行范式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概括。高职办学只有找到了这种核心载体和应然手段,质量提升才有实现的可能和保证。(4)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方法论遵循。我国学者查有梁先生认为,模式是一种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的方法,是作为认识过程中介的科学方法。王铁军在《教育现代化论纲》一书中也将模式定义为“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方案、措施的总称”,是达到目标彼岸的“桥”和“船”。可见,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方法论的性质。它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又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可操作的方式和手段,使培养目标不仅是一种主观构想,而且还有一系列可实施的行为,且揭示了行为趋向,提供了行为手段,规定了行为线路,使人才培养活动能呈现规范化的可操作状态。”[5]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生与建构的误区

总体来看,当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一些院校也推出了富有个性化的、特色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实效。如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仿真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生产现场教学、顶岗实习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三个递进:即环境上实现了从虚拟仿真到实际生产的递进,能力(技能)上实现了从生疏到熟练的递进,身份上实现了从学生到准员工的递进。[7]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构的“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交替、职场鉴定”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8]蒌底职业技术学院推出的“五个一”校企合作一体化模式。即“育人目标与理念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实施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实训条件一体化、质量监控一体化”。[9]还有宁波职院的教学育人就业“三位一体”高技能机电人才培养模式。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完成岗位技能考核”。[10]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双纲导教、双课施教、双师执教、双向考核、双正就业“五双”模式;这样的探索弥足珍贵,但有的概括仍然缺乏新意和独创,庸常平淡,有的虽有新意和特色,又孑然独存,凤毛麟角。总体来看,大多数质量品质并不高,但其所反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创新的追求和愿望,探索的勇气和实践,依然值得肯定。

肯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创生与建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误区。

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开发与供给依然贫匮寡乏。当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质量达标的少,而且数量也很短缺。与1 300多所高职院校和数万计的专业相比,这些贫匮寡乏、寥若晨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在是太稀缺了,远远不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而模式供给不足,必然造成手段、方法上的陈旧、贫困,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这也是当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难的一个根本因由。

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理论贫弱。就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的机制来看,多是根据培养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的概括、做法的提炼。这当然是必要的。模式的建构倘若没有实践的基础、经验的支撑,就是“空对空”的东西。但问题在于,仅有这些基于经验的“双脚踩着地”的模式,缺乏“伸手够着天”的理论支撑和高度,这样的模式就只能是停留在经验层面的低层次模式。换言之,由于缺乏理论底蕴,这些模式大多根浅而虚浮,普适、普效性不强,品位和质量不高,自然难以普遍推开,行之久远。

3.盲目照搬、简单套用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言必称“双元制”,或英国的“三明治”制,或澳大利亚的“TAFE”,或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模式。著名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当今时代办教育当然要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当然要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学习,就要比较、深究、参照,就要立足本土,尊重国情,择其优秀者借鉴、使用、发展,在‘化’上下功夫,而不是照搬照抄,以此来炫耀、卖弄,抬高自己的身价。”[11]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总喜欢“削”本土化实践之“足”,来“适”外来经验(其实是并不合适经验)之“履”,也不管它是否适足合脚,反正穿到脚上都是“鞋”,这种不思变通、改造、创新做法,伤害的只能是本土的教育实践。

4.国内的模式也总是彼此拿来,相互因袭,落于俗套。各种模式往往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相互借鉴,彼此套用,观念、方法、手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创新的东西。例如:当下我们所沿用的多是国内那些耳熟能详的旧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学做合一”模式,“2+1”模式,“订单教育”模式等。这些模式因其出现在高职办学和发展初期,时间比较早,得到了广泛地认同和摹袭,被普遍地拿来套用。虽说有的学校借助这些模式做得还不错,取得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和实效,但更多的却因因袭套用,不思创新,抑制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生与建构,个性化、特色化、针对性、创新性不足,其所产生的负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5.新瓶装旧酒,名不副实,缺乏实质内容。如“四段全程职业化交互成长型”模式[12],名字听起来很新、很唬人,但实际还是“1.5+0.5+0.5+0?5”的工学交替模式,并无多少实质性创新。再如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王春社),其实讲的是办学主体的多元性,冠以人才培养模式来讲,实在有点名不副实、过于勉强。再如“五阶段培养模式”,即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开发、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傅培群)。其实只是对操作程序的一种描述或做法的一种归纳,并不能真正构成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来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开发,雷声大、雨点小,复制的多、创新的少,共性的多、个性的少,理论的多、实效的少。缺乏创新的品格和底蕴。

6.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过程和路径错位。赵志群博士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教育脱离实践的‘顽疾’”。[13]有研究者将这种脱离实践的“错位”概括为“四个说了算、四个不适应”的问题,即“培养目标领导说了算,与行业要求不适应;培养方式教师说了算,与学做合一不适应;教学内容系部说了算,与就业创业不适应;教学评价学校说了算,与职业要求不适应。”[8]显然,这种脱离企业实践和要求向壁虚构、闭门臆想出的拒接“地气”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造成“教非学生所愿意学、学非企业所愿意用”的尴尬结果。

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生与建构的路径

面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不容乐观的现状,我们必须积极寻求模式创生的解困之道和有效路径,以推进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发展的突破。

(一)创生和建构模式一定要有理论支撑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过程中,固然需要实践总结和做法提炼,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感性层面,模式的建构一定要有理论的基础或背景。就是说,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理论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1.理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规定性。内在规定性说的是理论不是强加或外贴在模式之上的东西,而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涵、要素、部分所构成的一种应然存在,是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倘若没有理论的筋骨,就难以支撑和站立起来。如人才培养的理念混沌、目标模糊、定位不明、手段错位,在这样的认知和理论前提下建构起来的模式能具有指导作用吗?

2.模式是方法论层面的东西。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问,是方法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它是方法的综合,是处在顶层的、上位的、哲学层面的东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想样态或本质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它是由做法而方法而方法论凝练归结成的一种指导办学的方略和法则。因而它是理性化的概括和升华,是理论的实际应用或者说行动中的理论。人才培养模式倘若抽掉了理论内核,就失去了内涵和精髓,空有模式的躯壳,没有实质的内瓤,剩下的就只能是肤浅的、皮相的操作要领之类的东西了。我们通常感到许多模式太浅,一目了然,就是因为这些模式没有理论内瓤的缘故。所以,模式的建构一定要有理论支撑。理论是灵魂,是“骨韵”,有了理论,模式才能站得住、行得远,具有普效性。如笔者拟推出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四维整合”模式,就是以整合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一种创新建构。其内涵是:在办学主体上:学校与企业联合,在人才素质上,技能与智慧复合;在课程内容上:知识和能力整合;在培养方式上:讲授与实训融合。

(二)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整合

整合是将两个以上异质事物、现象或主体联结组合、使之形成合目的的价值整体的归并融合的过程。[14]它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最根本的方法论,也是模式优化创新的根本出路。其机理在于:(1)整合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扬弃”的过程。通过对旧模式的不断整合、扬弃、更新,不断接近理想的目标模式。这样整合就在融合与综合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出乎起类、拔乎其萃”,实现了“扬弃”创新。(2)整合是事物非线性的加合创新。整合是事物的要素、环节、关系、部分、结构等重新组合而生成新事物的过程。它是非加合的,是1+1>2非线性的关系,就是说其结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说明在整合过程中产生了新质和突破,生成了各独立要素所不曾有的系统新质。(3)整合是统整嬗变的超越创新。整合是教育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或活动。它是指向非整合态的事物或现象的。整合就是不断克服、协调、超越非整合事物局限的过程。通过整合将单一的、分散的、片面的、直线性的非整合态的事物,合和、统整、归并、融合,实现由A事物向B事物的嬗变、超越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的类型有以下两种。

1.模式与模式之间的融合。由单一模式走向多种模式的融合,是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一种趋势。因为各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之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联系,特色和功能。模式的融合或整合,有利于创新超越,创生出新的更优化的模式。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就是办学模式和育人(课程)模式的合成。它是一种两级整合的合成模式,第一级是工与学、校与企的分别整合,第二级是再将一级整合的两个局部整合,整合为一个整体。“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模式,是一种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工学结合”是工作与学习的结合,是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整合,或者说是基于实践的理论学习和基于学习的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具体的育人模式、课程模式。显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就是宏观的办学模式和中观的育人模式的一种整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基础,以工学结合为实现载体,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工学结合的程度和质量。反之,工学结合的成效和质量,又将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化和固化。

2.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融合。我们常常希望综合多种教学理论,综合多种培养模式,以便汰劣存优,取法其上,创生一种更为优化的培养模式,但却因缺乏一种在更高层次上,更深意义上的统摄性理念,而无法完成这样的综合。所以建构创新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期待总是难遂人愿、转头成空。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找到适合模式建构的理论,并将其有机和有效地融入模式之中。如笔者正在研究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四维整合”模式,强调办学主体上,学校与企业联合;人才素质上,技能与智慧复合;课程内容上,知识和能力整合;培养方式上,讲授与实训融合。四个维度上都是以整合为理论基础,以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和实践要素创生建构起来的,体现了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完美融合与创新。

(三)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造创新。

变造即变化创造。它是对旧客体的一种优化整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和手段。变造,必有所本,必有所依,它是在某种原型的基础上的变化改造。变造的目的在于优化创新,整合超越。例如陶行知对杜威理论的超越就是如此。杜威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与经验的建构,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著名论断。陶行知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现杜威的理论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实际,于是加以变造,将其倒转过来,变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实现了对杜威理论的本土化的变造超越。迄今为止,陶行知的这些职业教育思想依然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尤其是“教学做合一”更是成为当下主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教学做合一”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它虽然将职业教育最缺失的“做”纳入到模式之中,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与转换,但依然还是先“教”、再“学”、而后“做”的学科教育的排序,实际上还是把实践的“做”放在理论教学的附庸的地位,起印证、深化、加深理解的辅助作用,并不完全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规律。学科式教学的本质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和矫正。所以还需要对这一模式进行变造重构,将其调整为先“做”、后“学”、再“教”,即“做学教合一”。先“做”体现职业性,后“学”体现主体性,再“教”体现主导性,形成了一种合乎逻辑的完美组合与链接,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根本规律的科学的优化的模式。[15]对此,江苏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的马成荣所长也十分认同,主张应该“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夏玉玲.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

[2]李云飞,李云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4):74.

[3]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7.

[4]陈琳.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22.

[5]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建构[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74.

[6]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8-33.

[7]丛文龙.高职教育“四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96-99.

[8]王荣辉,吕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12(18).

[9]禹华芳,刘梅秋,龚泽修.高职“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9).

[10]马军.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职业教育,2010(11).

[11]于漪.寻找教育之根[N].中国教育报,2013-09-02(9).

[12]梁瑜,张培茵.高职“四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辽宁高职高专学报,2013(1).

[13]赵志群.从双元制教育实践谈现代学徒制建设[J].江苏教育,2012(9).

[14]张健.跨界与整合:职业教育的创新路[J].江苏教育(职教版),2012(5).

[15]张健.论“做学教合一”课程模式的整合[J].职教论坛,2014(3).

[责任编辑 曹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