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职英语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 投稿图伦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209次
  • 评分4
  • 58
  • 0

朱 乐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中国 天津 300350)

【摘 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相关性和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发展。但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还不能完全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要在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以及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调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企业需求;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此文为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职业大赛引领下高职英语真实性评价研究》(课题编号XIV487)研究成果。

1 高职英语教学职业性的重要性

英语是毕业生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之一,当前,我们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简单的输入和输出过多关注语言,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要求。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相关性和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发展。

2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性特点不突出

一直以来,高职英语教师都是以培养学生基础英语能力和应试能力为教学目标,这样是脱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的初衷的,忽视了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岗位知识、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教学中仍然以语法、单词等的识记为主,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脱钩,以至于学生毕业之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

2.2 教材建设跟不上脚步

目前,高职院校公外教学选用的教材大多内容较深,难度偏大,还是以中西文化差异、大学校园生活、谈论理想等等为主,这些内容的选取与学生未来岗位的关联度不大,实用性不强。

2.3 教师的职业性观念不足

高职院校公外教师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可以说是刚刚走出校门就直接又进入到了学校教书。这些老师大多比较年轻,教学经验少,社会阅历尚浅,并且几乎没有接触过所教专业的相关知识,同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也很少会涉及到英语教师,加之院校也很少组织英语教师参加专业方面的培训与实践,使得这些教师只能将其在大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照搬,这显然是不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

3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职业性加强

3.1 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的英语教材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的选取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往往不同专业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是一样的,这样无法体现职业性,学生不能在学习中获得将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以至于学生在学习时抓不住重点,没有兴趣,莫衷一是。因此,要开发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不同专业的英语教材迫在眉睫。

3.2 教学更加体现职业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多体现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更多的设计行业、岗位业务场景,使学生在模拟仿真的工作场景下学习、操练英语,在完成学习和训练的同时,就已经熟悉了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对自己未来的工作语言和技能都已反复运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3.3 创造提高英语教师职业素养的机会

各高职院校要给与英语教师时间和政策的支持,使其有机会不断加强学习,钻研业务,保证科研时间,能够在相关的教学领域不断吸收和运用新鲜的教学方法。

同时,还应为英语教师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走出去的机会,参与各高职院校间英语教师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并且,还要定期为英语教师提供到相关企业行业实践的机会,使老师们真正接触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以及岗位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培养出符合用人企业需要的毕业生。

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高职院校要多给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对其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和介绍,这样,英语教师就能够在英语教学中有机的融入专业知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出于对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需求的综合考虑,高职英语教学中职业性的体现是势在必行的,各高职院校和高职公外英语教师应该竭尽所能,为这一目标努力,以求达到培养符合未来就业岗位的优秀人才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陈钢涛.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 中国市场, 2014(25).

[3]吴寒, 黄奕云.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4]赵奇志,何岚,孔祥燕. 高职英语教学应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J]. 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

[5]李一然. 大力推进就业导向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3).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