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怎样发挥职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的作用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572次
  • 评分4
  • 35
  • 0

文 / 徐丽锦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每年新生劳动力呈上升趋势,农民工进城、大中型企业改革、工人再就业形成就业三峰叠加。预计2020年前,就业问题仍是我国面临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就业难的问题更显突出。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高效、规范、科学的职业指导工作已迫在眉睫。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政策性强,学院、家长、毕业生高度关注的“人心工程”,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牵动着多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为了使学生走出校门能够就业,有发展后劲,学院除了重视专业技能、人文素质的培养外,还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应把就业工作摆在学院整体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出口”是就业,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看,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一所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首要指标,是学院知名度和社会认可程度的象征。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院的招生人数、生源质量、学院品牌,影响着学院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必须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关系学院和谐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就业加快发展,以发展推进和谐。

以职业指导促进就业工作

所谓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职业的本质、意义、评价标准等问题的基本看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择业和从业态度。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重点应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于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教育的着力点在于正确导向和培养学生自觉向上的动力,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理想;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陶冶职业道德情操;形成市场就业意识、竞争就业意识、依法就业意识等符合时代要求的就业观念;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在校学习、生活和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解决好学生的“出口”问题,对招生、教学、管理等工作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应看到,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是有需求的,关键是学院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以提高毕业生就业机会。

如何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目前还没有一支高水平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职业指导包括两类任务:教育、援助;三个内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就业指导和援助;开展创业教育。四项原则:教育性、援助性、主体性、实践性。五种途径:充分发挥德育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渗透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提供本地、异地、国(境)外就业咨询服务;组织供需见面会;组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从教育部的工作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指导工作需要解决两个首要问题,即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能力、其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教育与援助。教育部的工作意见对职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推动力和保障作用。

1.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

目前,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已成为共识。一些学院已经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很多成功的经验,极大丰富了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功能和内容较单一,主要围绕当年毕业生进行,时间仅限于毕业前一段时间;方法和手段较单一,惯用方法是组织几次讲座或召开“毕业就业前学生动员大会”等形式进行灌输;机构队伍的建设跟不上当前市场形势的变化,与新时期就业工作目标要求相距甚远。

职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力保障。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因此,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提高队伍专业素质是当务之急。学院应设置专门的职业指导机构、配备专职的职业指导人员;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规划,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学院就业指导整体水平。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拓展就业指导的功能,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应下工夫搞好体系建设,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工作。

2.发挥学院教育的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状态。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混日子”的想法,没有忧患意识,缺乏紧迫感,不了解专业、不热爱专业、不注重学习、不规划自己,以至于毕业时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社会需要、职业需求、自己的求职意向更是一塌糊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学生现状,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指导工作刻不容缓。

(1)职业指导工作应按阶段性进行。具体为按年级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开展专业教育,教育学生树立专业观念和专业意识;第二阶段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第三阶段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以便完成顺利就业;毕业前还应进行加强性教育,强化求职技巧、宣传就业政策、发布就业信息以及提供就业咨询服务等。

(2)职业指导工作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服务意识。职业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传授知识与行为培养相结合、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教育学生了解职业、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选择、职业个性、职业理想等基本知识与要求。

(3)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教育、培养和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院应根据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改进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把职业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培养目标加以重视。要发挥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重视教学各环节的职业思想的渗透,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充分利用学院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指导工作。可以配合职业生涯设计的需要,组织主题班会、班级板报、课外社团、演讲比赛、毕业生报告会等活动;要建立具体的职业指导目标、职业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职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学生在院校期间的职业指导工作,并且在职业指导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讲座,提供职业咨询服务及举办各专业招聘会。使学生了解职业特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增强求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指导是结合学生个体的素质、性格、特点、能力等,培养学生独立的计划、选择和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帮助学生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评价与定位,并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个人理想和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帮助学生分析并找出个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让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不断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完善性格、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主动去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提高学习自主性。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学院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好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教育与援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够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