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学教育论文范文,国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樊粹庭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 投稿织锦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447次
  • 评分4
  • 42
  • 0

张闯[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樊粹庭先生一生戏剧创作现存87部,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笔者在拜读过程中,惊异地发现,其创作的女性形象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不论是弱势群体的形象,还是花木兰式的巾帼女侠形象,抑或是为了正义舍生取义的崇高形象,都处处反映着樊先生对女性形象浓墨重彩的书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樊粹庭 女性形象 主体意识

一、弱势群体中主体抗争的悲歌

在樊先生的戏剧中,有一部分作品的主人公是身处于社会最底层,且正值豆蔻年华,遵循着封建社会的伦理。由于社会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贞节,但是她们没有停止抗争。在《花媚娘》中,年轻漂亮的花媚娘与丈夫周大义相敬如宾,但是命运作弄,周大义的父亲因为给人算卦失误,被打伤后卧床不起,而丈夫又被抓去当河工。年轻的花媚娘突然间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既要维持家中的日常开销,还要给卧病不起的公爹看病。在那个时代,女性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她只有去求助自己的邻居胡利金。但是无良的胡利金却觊觎花媚娘的美色,想要与花媚娘做一对“鸳鸯鸟”,被花媚娘挥掌拒绝。无奈的花媚娘想要去街上乞讨,正当大家准备慷慨解囊的时候,却被地痞朱保三从中作梗。走投无路的花媚娘曾经想到悬梁自尽,但是公爹却无人照料。花媚娘只好用自己的贞操换取生活的银两,从此走上了这条堕落的不归路。直到丈夫从河滩逃回来,花媚娘自认愧对丈夫,吞铅粉自尽。在旧社会,女子没有经济能力与地位,只能以男人的附庸身份出现。而一旦家中的男人出现变故,女人便如同天塌了下来,无法正常地生活。面临生存困境,女主人公要么碰头一死,要么承受着社会与人伦的谴责而屈服。花媚娘本想以死来保住自己的贞节,但又担心公爹无法生活。她只能忍受着社会和人伦的谴责来换取银两,让公爹保全性命。

而在《邵巧云》中,巧云是一个待嫁闺中的懵懂少女,富家子弟涂逢源醉酒溺水,被善良的邵巧云所救。但是涂逢源却觊觎她的美色,花言巧语地骗取了邵巧云的贞节,令其有了身孕。在邵巧云分娩时,涂逢源却趋炎附势地迎取了县令之女。巧云抱子寻夫,却被丧尽天良的涂逢源拒之门外,并且涂逢源还命人去邵家纵火,烧死了与巧云相依为命的母亲。在巧云走投无路的时候,无良的屋主人把巧云卖给了襄阳客商程守域。程守域了解了巧云的遭遇后,将之收为义女。六年后,涂逢源以金银买得襄阳县令,到任后早年无收,而他仍贪婪不已。程老先生被鞭死狱中,巧云也被涂逢源嫁罪充军,并被暗害于途中。适逢百姓走投无路造反,涂逢源逃亡,途中正遇到巧云将被害,百姓追至,巧云历数涂逢源之罪恶,涂逢源被盛怒的众人打死。

不论是花媚娘还是邵巧云,她们都生活于社会底层,是男权社会中男性的附庸。她们遵循着封建礼教的规则生存着,而丈夫被抓,或者被男人玩弄感情,都使她们瞬间陷入了无助。她们是最弱小的群体,没有肉体上的强健,也没用势力上的优势。最后邵巧云虽然让涂逢源遭到了报应,但是自己的青春与贞节却实实在在地失去了;花媚娘以死来抗争,既是对失身的忏悔,但更多的又何尝不是她对弱势群体生存困境的控诉。

二、主体意识的萌发与高涨

在婚恋剧中,有这样一批女主人公,她们有着清醒的主体意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高涨。在《凌云志》中,赵志刚自幼与刘玉芳订婚,但是志刚家道中落,嫌贫爱富的玉芳誓死不愿与玉刚结婚。而妹妹桂芳不满姐姐的行为,自愿代嫁,婚后伴读,最后丈夫志刚得中状元,光耀门庭。而姐姐玉芳嫁于纨绔子弟卞学礼,最终卞学礼因强奸杀人而入狱,玉芳沦落为乞丐。在这个剧本中,姐姐玉芳嫌贫爱富,妹妹桂芳虽然知道这种做法违背道德,本来是没有代姐姐出嫁的打算,但是既然受父母之命,并且桂芳也认为志刚不是久贫之人,所以她主动鼓励丈夫苦读诗书,甚至为了丈夫的前程以断绝婚姻关系来刺激他,最终志刚得中状元。桂芳身负父母之命,代姐出嫁,其主体意识由被动的婚嫁关系转为主动劝勉丈夫上进,一方面是贤惠的妻子,另一方面也扮演着严厉的师长。桂芳由最初只是为了劝勉姐姐应该遵守婚姻约定到最后替姐姐结婚,期间有被动的无奈,刚开始还有抵触,但既然受父母之命替姐姐出嫁,桂芳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帮助自己的丈夫。桂芳一直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

在《女贞花》中,陈绿琴因为不能承受继母的虐待而外逃,被邱员外骗至家中为女儿治疗麻风病。善良的丽玉不忍心加害陈绿琴,放绿琴逃走。在丽玉被赶出家门走投无路时,绿琴不忘恩负义,苦苦照料病重的丽玉。最后丽玉误食毒酒反而痊愈,二人喜结良缘。在这个剧本中,丽玉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她本可以接受父母的安排,把病毒传染给绿琴让自己活命,但是良心的谴责使她没有这样做,甚至没有经过一丝丝的犹豫,就告诉绿琴事实的真相并且帮助他逃跑。哪怕是最后自己面临着死亡,丽玉也没有后悔做这件事情,这只是缘于其内心的善良和对绿琴的爱意。

《三拂袖》中,侍郎蒋纪光被害后,琴心母女被郑员外搭救。琴心与郑子定远在习武中产生了爱意。郑员外为定远迎娶于氏,琴心在母亲死后留帖拂袖而去。土匪作乱,郑员外夫妇遇害,琴心搭救定远夫妇二人反遭于氏妒忌,琴心再次拂袖而去。琴心顶用定远名字赴京应试,得中文武状元。后又挂帅出征,平定番邦。定远夫妇在寻找琴心途中遇害,于氏为琴心救去,定远脱困后亦投赴军营。三人见面后误会消除,琴心第三次留帖拂袖而去,出家为尼。在这个剧本中,身负家仇血恨的琴心没有被一连番的打击所击倒,而是用她坚毅的品格,一次次看破世俗,不为了儿女情长所牵绊,始终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处处成全定远。并且因为自己的那一份坦然,三次留帖拂袖而去。其身上所具有的清醒的认识、坚毅的品格以及不为感情与权力所羁绊的那一份淡然,为无数人所叹服的。

三、主题意识的自觉抗争与毁灭

在樊先生的作品中有没有更加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们有必要去研读一下他的悲剧《涤耻血》。《涤耻血》创作于1936年的2月,讲述的是金兀术南侵,节度使刘豫卖国求荣,其子刘貌不仅斩杀了前来劝谏的知府,并且将知府之子黄兴汉下进狱中。刘豫之女刘芳深明大义,暗地将黄兴汉放走投奔岳飞。兀术为控制刘豫,要求娶刘芳为妃,刘芳闻讯逃走,刘貌无奈将结发妻子代妹送与兀术,其妻大骂兀术后碰头而死。刘芳南逃后占山为王,抗击金兵。黄兴汉运粮途中被金兵所围,刘芳杀退敌兵,救黄兴汉上山。两人暗生情愫,结发为夫妻。新婚之夜,兴汉得知妻子是杀父仇人之女后,不愿与妻子相认,刘芳苦求无果,于是孤身一人出阵杀敌。待黄兴汉带兵接应时,刘芳已经血染征衣,黄兴汉痛不欲生。刘芳认为自己的血洗刷了耻辱,不仅对黄兴汉毫无怨言,并且勉励他为国惜身,最终含笑而逝。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身为故事主人公的刘芳一直都有着清醒的主体意识,并且为了心中的正义拼命抗争着。当得知父亲卖国求荣后,秉持着家国大义,将父亲一番痛斥。父亲不知悔改,她便偷偷地将知府之子放掉,并且占山为王抗击金兵。但可悲的是,她有着卖国求荣的父亲和哥哥,这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当刘芳苦求无果后,便知道这个悲剧没有办法化解。刘芳只有血战沙场,以鲜血来洗涤父亲和哥哥强加给自己的耻辱。虽然刘芳最后含笑而逝,但这未尝不是对这个复杂身份的纠结,以至于无法获得幸福权利而导致自我毁灭。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是刘芳拥有武艺,更重要的是有着宽广的胸襟,以及为了国家大义甘愿牺牲的高贵品格,这正是我们现代人需要学习的榜样。

樊粹庭先生一生创作改编了87部作品,其作品中的形象无一不体现着其闪耀的人格光辉,女性形象只是其作品中的冰山一角,本文只是选择个别作品进行了分析。观其作品,女性形象不论是小家碧玉型,还是巾帼女侠型,抑或是相夫教子型,都有着新时代女性所具有的魅力、贤惠、坚毅等特点。经过对其作品的考量,笔者认为其女性形象成功塑造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是因为樊先生是河南大学首位文科硕士,相对于其他的编剧或者导演,具有更高的文化修养以及前瞻性;其二是因为樊粹庭创作的年代,正受到新文化运动和此起彼伏的戏剧改良运动的双重冲击,人们开始关注女性的地位,抛却了陈旧的观念,身为豫剧改革家的樊先生也给予了女性角色更多的关注;其三是因为在那个时期正是旦角称霸舞台,多加描写旦角的剧本一方面有着教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有更多的受众。

注:樊粹庭,名都,河南遂平人。是河南大学历史上第一位文科硕士。一生著作等身,是我国著名的集编剧、导演、教育家、戏剧教育为一体的戏剧家。

作 者:张闯,河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戏剧影视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 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