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学教育论文范文,国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构建军校任职教育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

  • 投稿迎风
  • 更新时间2016-03-02
  • 阅读量466次
  • 评分4
  • 16
  • 0
摘 要:以构建军校任职教育体系中的教学体系为切入点,探讨了军校任职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重点研究了军校任职教育在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军校;任职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教学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军校任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我军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起步时间相对较短,对任职教育体系的构建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尚未真正形成相对稳定的任职教育体系。考虑军校任职教育教学体系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进一步有重点地研究军校任职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所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对建立多类别、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部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确立军校任职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军校任职教育是按照部队的岗位任职要求和学员的个人发展需求,使学员获得从事某一特定岗位工作所需专门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充电式”教育培训。相对于学历教育而言,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都有鲜明特点,这是确立军校任职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基础。 
  (一)岗位需求原则 
  从本质上看,军校任职教育应与学员的岗位需求紧密联系,是一种需求驱动的教育方式,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这一原则要求任职教育的组织者必须对学员的岗位需求胸中有数,明确不同岗位的知识需求和能力素质要求,按照岗位适应性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制度规范,教学条件建设等活动。在教学中应关注与学员工作岗位结合紧密、实用、够用的知识,使学员上岗就能工作,出校门就能适应部队环境。 
  (二)能力本位原则 
  军校任职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是为适应武器装备更新、军事理论发展、学员岗位任职调整对专业知识、技术、技能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也就是说,军校任职教育必须强调在“用”上下功夫,使学员在岗以后能用、管用、好用。因此,学员胜任岗位的程度,应成为军校任职教育的重要指标。这要求我们必须科学构建学员的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科学设置课程、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实践性。要以军事职业的专业特色为重点,开设在部队任职中必备的相关课程,并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 
  (三)衔接性原则 
  一般而言,军校任职教育是在学员完成军事高等学历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大学后教育。军事高等学历教育是基础教育,就业教育;军校任职教育是提高教育,是岗位任职教育。因此,承担任职教育任务的军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把两种教育模式统一进行顶层设计,实现“厚基础”和“重应用”的自然衔接,在解决基础层面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任职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有适当高度,密切关注与岗位任职相关的前沿理论问题、客观现实问题、系统专业知识和岗位应用能力的教学。 
  (四)层次性原则 
  军校任职教育是依据学员任职岗位层次和职级晋升而实施的培训模式。为此,应在兼顾各层次、各类别学员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应使各层次的培训之间存在一个自然递进关系。例如:从军校任职教育的培训对象上看,有部队各类岗位上的军官和士官,也有军校的教员,甚至还包括在校学员等;从培训层次上看,涵盖初、中、高岗位培训;从培训类别上看,有指挥、技术、装备军官培训以及其他类别人员的培训等;从培训专业上看,涵盖部队武器装备作战运用的所有专业,等等。这必然要求军校在教员选配、教学方法上处理好不同培训对象、培训层次和专业班次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教学中既兼顾一般,又突出重点,满足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 
  (五)动态性原则 
  从适应学员的个人发展和岗位任职需求出发,军校任职教育课程要充分体现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此,任职教育课程既要坚持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紧跟军事理论、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紧贴部队作战训练方式方法变革的客观要求,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使教学内容常设常新。这要求军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每名教学参与者必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教学方法,注重效率,讲究效益,在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方面务实、敏捷、快速、高效。 
  二、系统优化军校任职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优化任职教育课程体系应考虑:课程体系的总量、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程度、课程结构的平衡性、课程设置的机动性等指标。应按照“层次分明、逐级递进、动态发展”的总体要求,着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布局必须突出应用性 
  总体上,课程设置要坚持“岗位需要提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就设置什么课程”的原则。一方面,要建立与部队密切联系的对话机制,紧密关注部队作战训练、管理、新装备配备等过程,及时编写各种培训教材,注重“系统集成”,强化主干课程、巩固基础课程、扶持薄弱课程、培育新兴课程,做好不同课程模块、不同门类课程间的独立性及相关性分析;另一方面,要建立对部队工作岗位的分析制度,确定所属职业岗位能力指标体系,突出以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人才综合素质和任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军事实践活动的锻炼,必须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员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任职教育的应有之意。可组织开展作战演练,提高学员的实践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让学员通过实地体验、真实感觉来提高判断和决策能力,开阔视野,强化对所学课程的实际应用。 
  (二)课程结构必须突出差异性 
  不同层次学员所要达到的能力标准各不相同。军校任职教育课程结构应坚持“生成能力为重点,提高素质为基础,改善知识结构为补充”,应据此不同的培训对象分别设置不同的课程结构,体现出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别骨干课程上的差别,避免“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增强军校任职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初级指挥任职培训,应按照任职岗位突出实践性和适应性的要求,针对岗位任职需求,向下与学历院校教学阶段相关联,向上与指挥军官、技术军官的岗位培训相衔接。理论课程结构设置应以军兵种军事理论(作战指挥、战术、训练、管理等专业知识)强化为主,实践课程结构设置以指挥技能强化(如装备操作指挥、战术应用、军事训练实践、领导能力培养等)为主,构建初级指挥任职教育课程结构。着重培养第一任职能力,把学员塑造为适应某一岗位需要的合格初级指挥员。 (三)课程内容必须突出现实性 
  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来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与组织,摒弃理论教学泛化、晦涩难懂,教学内容设置脱离实际的现象。课程内容设置要体现动态性,要及时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体现到课程教学中来,把外军、我军的军兵种军事理论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发展问题纳入到专题教学体系中;要从满足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出发,及时把一些新形势、新知识、新方法介绍给学员,使学员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课程内容设置要突出实践性。要突出做好与部队实际结合,与学员以后从事的工作结合,与学员的具体情况结合;要密切关注部队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开发出既有针对性、实践性,又有前沿性、前瞻性的交叉型、模块式教学授课专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教学专题具体内容要随着理论的深化和军兵种武器装备的发展,适时充实调整,课程内容设置要注重问题和案例分析,使学员在分析、研究问题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积极探索军校任职教育教学方法体系 
  要科学把握军校任职教育的特点规律和目的要求,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立足于教学活动中学员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行为的分析,在借鉴传统学历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学员主体性学习方式与实用性教学策略的构建,创新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方法,强化教学方法的宏观设计和微观创新。 
  (一)切实推开研究式教学 
  该模式与学员工作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要坚持以小班化教学形式为牵引,以“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各类理论和实践教学平台,引导学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研究问题,在思考研究问题中促进学习,提高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应鼓励学员结合岗位工作实际,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有侧重的自选课题,必要时学员间可组成若干协作小组,进行研究式学习。教员也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精心设置与部队实际结合紧密的典型案例,设置相关课题,指导学员开展课题研究,并根据反馈帮助学员解决问题等。基本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情况反馈、教员指导、总结提高等几个环节。这样学员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体,有利于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全面推广互动式教学 
  这种模式比较人性化,师生地位比较平等,可以加强学员与学员、学员与教员之间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的研讨交流活动。师生之间可以互相设问并回答以促进教学双方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互相推动。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教员应深入学员中间,和学员同步进行问题跟进研究,以全面掌握学员的学习研究情况,通过博采众长、借鉴启迪、理性归纳、深化认识,促进自身和学员共同提高。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教学相长”,推动教学向深度发展。 
  (三)积极推进开放式教学 
  充分发挥当今网络资源极其丰富、获取途径方便快捷的优势,积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打破校园界限,广泛利用社会和部队资源,充实完善任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在配套完善主干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试题库的基础上,有效借鉴整合国内外军地院校的教学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也为学员的知识拓展和融会贯通创造条件。 
  四、努力规范军校任职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科学的管理体系、健全的法规制度是实施军校任职教育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军校任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根据军校任职教育的实际,创造性地构建“上下联动、高效运行”的军校任职教育管理体系。 
  (一)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要遵循合力育人的军事教育特殊规律,形成军校任职教育各级主管机关和部门牵头、院校为主、部队协调的军校任职教育“三位一体”的管理组织与运行机制。军队各级任职教育主管机关和部门着力做好开展任职教育所涉及的教育需求、教育系统、教育技术、教育环境等方面顶层设计,学员所在部队要采取多种措施,为学员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要坚持有所作为,按照上级机关的总体培训要求,广泛开展军内外院校、基层部队的调研活动,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军校任职教育的基本经验和做法,摸清部队对人才需求和培训效果的真实评价;通过代职、交流等多种形式对部队岗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进一步掌握部队各级各类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从而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为发挥合力育人的整体优势,共同研究解决军校任职教育中一些重大的问题提供依据和创造条件。 
  (二)形成“全程控制”的运行机制 
  从军校任职教育的过程看,主要包括“选、训、考、用”四大环节,应针对以上环节建立各种制度、法规、政策与规定,构成军校任职教育全程管理运行机制的主体。就培训院校而言,一方面,要在培训学员的选拔、使用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如在学员选拔上,应明确选拔的程序和标准,把好学员的进口关;同时,学员课程结业,培训院校应按照“优生优用”的原则,积极向上级机关和使用单位推荐使用,与上级机关和部队一起,合力把好学员的出口关,以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培训和考核环节,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标准,充分发挥培训院校的主导作用,同时为提高任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培训院校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加大教学条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议教评教,教学督导、教学研究、备课试讲、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教学保障及教学考核等制度,加大对教学各环节的管控和问题梳理,提高教学效果。 
  (三)形成“整体联动”的激励机制 
  通过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奖惩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实现任职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教育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激励手段,以理性化的激励制度来规范学习者、教学组织者以及教学实施者的行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以达到有序管理和有效管理的目的。为此,有必要将军队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统一设计,尽快制定和完善军校任职教育激励政策,通过科学确定实施任职教育激励的基本原则,合理的激励对象和范围,运用有效的激励方法,强化任职教育激励结果的运用等措施,引导官兵关注任职教育,促进军队各级任职教育主管单位、各类院校、部队重视任职教育,发展任职教育。 
  参考文献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潘玉田,耿仕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2]罗剑明.外军军官能力建设概况[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3]郝延兵.教育转型中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4]濮小金等.人才培养对策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