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浮躁时代”需要文化的坚守

  • 投稿暗灭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56次
  • 评分5
  • 63
  • 0

袁跃兴

3月12日《京华时报》刊载“冯骥才谈文艺界冲突:社会较浮躁,太多人想发财”文化报道,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谈到当下的时代文化环境,认为目前整个社会较浮躁,太多人想发财,这影响到我们的文化、文艺,就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冯骥才首先说到传统文化中,比如春节,充满了商业浮躁的东西,致使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变味、变质。

其次说到最近十年领域不出人才。文艺目前两个局面让人特别担忧,一个是最近十年来,文艺的各个领域不出人才,这是一个挺大的问题,没有一些众口传唱的歌,一些很好的画家没有代表作,文学作品也没几部。其他领域全是如此,一个有13亿人口的民族,有这么大文化需求的民族,很多领域都看不到好作品,这个局面还不让人担忧么?

其次又说,中国在唐代是诗的国度,“但我们很久没有诗了。我们生活没有诗性了,我觉得挺可惜的,我觉得一个懂得诗的国家,一个有诗性的国家,一定是很美的。”

目前我们的文艺没有高峰。如果一个民族,文化没有高峰,没有老百姓关注的作品和人物,那时间长了,文化的修养、素质都会下降,也特别令人担忧。那么就要鼓励作家潜心写作,不要拉着作家到处去做“惠民秀”。

钻社会上浮躁情绪的空子,是现在很多文化艺术创作者的常见的心态。文化艺术创作本身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但在商业利益面前,这些规律被漠视,市场逻辑取代了一切,成为文化艺术的决定力量,而当文化的力量、文化的需求和文化的属性被消解之后,就只剩下赤裸裸的商业特性。

的确,从目前我们的文化艺术界所折射的一些现象来看,我们的文化艺术正在被浸染上或带上这个时代的一种流行病症——浮躁。在流行的文化“浮躁”病症的影响下,文化艺术可以被炒作,被制作,文化艺术带上了浓厚的商业色彩,被当成了感性、欲望、官能之乐,变成了时尚流行的“消费品”,成了炫耀奢侈、奢华的工具,“浮躁”成了文化艺术的常态,浮躁文化大行其道,这在当下的文化艺术创作领域中几乎司空见惯……

当今的文化艺术样式、形式不可谓不多,文化艺术的时尚风、流行风一阵接一阵,文化艺术的一个个热点、焦点事件也是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文化艺术的品质却在严重地丧失,文化艺术的力量也是大大地丧失了,如今,我们谈论文化、谈论艺术,可能谈论的是文化艺术的炒作,文化艺术的虚妄,文化艺术的泡沫。现今,我们的文化艺术正在丧失它的精神性、真诚性、温暖性和亲密力。而且,更让我们无奈的是,这种大量的、泛滥的、人为的、被操纵的、制造的、炒作的、虚假的、泡沫化、工具化、消费化的所谓热点、所谓娱乐、所谓文化、所谓艺术,却正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强制的、常在的、排他的而且往往还是低劣的日常伴侣!

在这样一个社会浮躁、文化浮躁的世界,文化艺术生活似乎越来越与文化艺术的美、真、深渐行渐远;这不止让冯骥才也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无奈、忧虑。

所以,面对着冯骥才所批评的这种社会普遍存在着的浮躁的文化艺术现象,这就使我们更需要文化的坚守。

我们坚信,对美和善的价值、真实性、深刻性的要求,对高雅和创造的追求,因为具有了历史的情感、共同的记忆、公民的参与、人文的细致、哲学的深思、文明世界人与人之间不能或缺的婉转和体贴而体现出来的生活的宁静品质和精神氛围……这应该是文化的本质。

在一个文化厚实底蕴深沉的社会里,文化艺术所有的表现形式,应该是代代累积沉淀下来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应该是社会和个人激发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道德、智能的积累的总和。真正的文化艺术,应该是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是抵抗的力量。

因此,看到这篇文化报道中冯骥才所批评的“社会浮躁”问题,面对着我们目前文化艺术中流行的“浮躁”病症,该是引起我们的警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