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探究

  • 投稿老妖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988次
  • 评分4
  • 39
  • 0

文/路 莹

摘 要: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薄弱,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阅读和学习能力的现状出发,探究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阅读能力 职业院校 自主学习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能力的高低可以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及个人修养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研究青少年的阅读状况,发现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密切的关联。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会对大脑里的连接性纤维产生阻碍,影响它们通过神经元联系。不善于阅读的人,也不善于思考。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多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时代背景和现状分析

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今天,培养更多高水平、高技能的综合性技术人才是职业院校的头等目标。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奔赴各地的企业一线创造经济价值。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基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反映到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发展的内因,只有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才能求得主动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理论知识带动实践操作,逐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最终成为高技能、高水平、高实践的综合性技术人才。

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多是工科类或者有较强技术性的知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普遍出现“理解困难”“不善应用”等状况。阅读能力不高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比较吃力。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多项调查活动表明,青少年群体离纸质阅读已经越来越远。丰富多彩的电子类产品更吸引他们,他们在课外越来越习惯于手机刷屏,习惯于各类社交媒体的交互,习惯于鼠标点击的浅阅读,这也就逐渐失去了阅读的乐趣。更可怕的是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容易产生思想惰性,荒于思考和阅读,长此以往,对思考水平和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理论上看,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可以进行独立阅读和思考,对未知事物又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关注社会热点,努力走向世界,追求成功。这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原动力,也就需要我们将阅读真正带入课堂。同时要注意,不能盲目要求学生阅读,应加强研究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二、培养途径

教师要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努力去认识、研究。可见兴趣是一个人求知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刚开始阅读教材可能会按照他们阅读小说的习惯,只用眼不动脑,再加上教材内容枯燥难懂,很快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须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个体特征,以语言训练为主,激发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这种阅读氛围里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能更长久地坚持阅读。

具体到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教材上一些比较晦涩的知识点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讲解。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在阅读到这部分教材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不一样的兴趣,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如果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高,就为提高阅读能力、延长阅读时间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兴趣浓厚,疲劳阅读的感觉会有所减轻,对应的负担感也会有所缓解。教师应采取一些方法来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使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最后上升为主动学习。

2.采用适当的阅读方法

常用的阅读方法有略读、速读、默读、精读、限时读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预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所谓预习,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相关参考资料,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但是一些学生的预习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有的只是翻翻课本,走马观花一样,根本没把预习和理解结合起来;有的学生想预习却不得要领,不知道该看什么,该怎么看;更有甚者,因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对预习根本不当一回事。他们预习阅读的内容,最多只能算教材内容的皮毛知识,没有理解教材,自然也提不出问题、消化知识点。如此一来预习这个过程形同虚设,失去意义,不能达到预习的目的。

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分段式方法,对每一个阶段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首先要求学生略读,通过阅读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及与已经学过的知识有何联系;再次精读,进行深入了解教材的内容和要点;最后要求学生尝试完成课后作业,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和水平,找出自己的问题,在课堂上寻找答案。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更有目的和层次地讲解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先尝试自己解决,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咨询老师和其他同学。长此以往,不但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还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写提纲、编卡片、做摘录、写心得等。

3.学会把阅读和思考相结合

当我们手里拿着一本休闲类图书或杂志,阅读的状态是轻松适意的。我们可以忽略部分细节描写,跳过不感兴趣的语句,也可以概读、略读。但课本的阅读则完全不同,教科书中的语言是严谨的,通过使用文字、图形和符号,明确地表达出知识点的含义。因此教材的阅读不能漫不经心地翻阅,而是需要学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理解的语言,来理解和识记。尤其是理工科教材中的每个公式和概念,均以符号或图形的形式出现。因此必须要求学生阅读每个定义、定理、公式、图表,仔细分析,领会其含义,对新的知识点,尽可能反复多遍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勤动脑多思考,读写结合,精读细读。

4.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己理解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交互合作、讨论交流、相互辩论,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发动自己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开始让学生阅读一小段教材内容,然后提问:在刚才的阅读中你得到哪些要点?学生很可能会感到迷茫。然后教师让他们重新阅读一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到刚才阅读的知识点。进而提问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何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意见与别人交流,把这一段教学内容消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注意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营造师生合作、平等讨论的气氛,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得出结论,然后再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分辨优劣长短。

四、小结

教材阅读是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戒骄戒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通过情景阅读、激发学习兴趣、营造阅读氛围、读写并行等多种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沈晓燕.职高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导读工作浅议[J].科学时代,2013(10).

[3]吉安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提高学习能力[J].知识窗:教师版,2011(9).

(作者单位:济宁技师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