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研究

  • 投稿放学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364次
  • 评分4
  • 78
  • 0

刘嵘

摘要: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从阐述新媒体的发展及特征入手,并从学习、价值观、情感、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跨学科整合、课外实践衔接、“间接式”心理教育方式的创新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新媒体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686)

作者简介:刘嵘,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0-0075-02

一、新媒体的发展及特征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已广泛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目前,新媒体的含义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新媒体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式,它与传统媒体不同,能够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新型传播方式。在依托载体上,新媒体主要依托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包括网络、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报纸以及数字广播等形式。

新媒体具有区别传统信息获取方式的特征。(1)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交往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借助于飞信、QQ、微信、微博等形式,大学生沉浸在虚拟化的世界里,容易出现逃避承担自身社会责任的,减少了交往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干扰,越发愿意采取新媒体途径实现自己感情交流,同时,大学生希望与学校管理机构平等对话,解决其现实问题。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开放性、虚拟性很容易使大学生弱化自身的社会道德评价和自身社会责任,以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弱化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2)新媒体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影响了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3)新媒体的发展使得高校大学生更多地采取网络化的载体实现意见的表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一)盲目追求数量,忽视学习质量

新媒体带来的信息量非常大,容易使部分大学生过度追求数量的积累,而忽视学习的质量,导致消化不良现象的产生。[1]大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所接收消化的知识、信息是有限的,如果强行接受的信息超过了正常承载的信息量,便出现信息过载,会导致思维混乱,并且那未能够被消化掉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干扰,忽视了学习的质量。

(二)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三观扭曲

在新媒体时代中,随着新媒体的普遍使用,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会不断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新媒体所传播的知识与价值观具有公开性和不可控制性,如今网络文化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其中包括西方国家的制度观念与生活理念、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三观的扭曲和变形。

(三)导致情感淡薄,交际能力下降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会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情感淡薄。新媒体的使用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使用文字和声音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同时,也造成人际交往的片面化与简单化,长久使用会导致大学生的情感淡薄,沉迷于网络,宁愿在虚拟世界里寻找温暖,也不愿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弱化思考能力,助长失范行为

虚拟化的环境可能助长道德失范行为乃至网络犯罪行为。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更丰富、自由、开放,对于求知欲强的大学生群体更具吸引力,虚拟化的空间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交往的行为模式,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但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和沉溺,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弱化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虚拟环境缺乏束缚,自律精神差的大学生容易做出一些诸如网络谩骂、侵犯知识产权等道德失范行为甚至网络犯罪行为。[2]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

(一)跨学科整合,实现课程衔接

在高校开设的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应是唯一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课程,其它课程也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负肩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因此,各学科教师应淡化打破学科界限,有意识地加强本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沟通,这样不仅能使教学内容得以拓展,而且能实现跨学科功能的互补,拓展其他学科课程的教育功能与目标,消除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心理学为主的学科领域的片面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最常见的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具有共同的目标,都是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全的人格。[3]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培育学生健康阳光的心理,传授大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众所周知,人的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心理障碍等因素外,也有可能是由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等问题所引起的,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乐观主义精神,自我调节缓解压力,从而减少心理障碍。所以,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视野,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汲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思维方法,实现良性互动。

(二)立足于课堂,与课外心理实践衔接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场所。心理健康教育只有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中,采取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形式,通过系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心理调节的方法与手段,才能使学生系统全面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较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但课堂教学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搭建课外心理实践活动平台不仅帮助学生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还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

目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教学形式得到了重视和加强,课外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1)专业的心理网站,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QQ互动,向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提供心理援助;(2)通过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使学生高度关注心理健康,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3)通过团体训练、挫折考验训练等各种形式,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恋爱、择业等发展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障碍;(4)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同学中传播相关知识,密切关注和及时收集学生中的心理信息,努力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平台。课外心理实践活动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全方位、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在愉悦的气氛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与时俱进,实行“间接式”教育

“间接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不同于其他教育方式,不需要针锋相对,教育手段具有现代气息,成为大学生比较热衷的心理调节及养护方法。当前,高校已实施且效果较好的“间接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有阅读疗法、音乐疗法。

1.阅读疗法。是图书馆、心理学、医学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广泛关注、越来越受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并且已经取得显著的实践成效。其中,泰山医学院、河北联合大学、潍坊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起步较早,做得较好。[4]阅读疗法的实施依赖于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心理咨询中心与高校图书馆合作,组建专业的阅疗馆员队伍,通过分析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阅读书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激起与作品内涵高度共鸣,产生崇高感情,改变为人处世之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音乐疗法。通过倾听音乐使人情绪平和、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如释重负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据调查显示,听音乐是同学们舒缓心理压力的最重要方式。因而,音乐疗法极具推广应用潜

力。高校心理教育部门者应加大音乐、影视资源库建设,使得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下降低精神紧张度,受到被渲染氛围影响,引发共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殷成洁,樊巧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6):86-88.

[2]王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风,2014(22):245.

[3]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J].江苏高教,2011(5):124-126.

[4]康丽峰,王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1):130-135.

[责任编辑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