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思政课“三三三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 投稿虾说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436次
  • 评分4
  • 81
  • 0

杨卫华

摘要: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三三三型”教学团队,即建设“三力型”教学队伍,培养“三高型”教学骨干,造就“三术型”教学专家,提高综合师力,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三三三型”

基金项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教学团队项目(项目编号:浙工商教[2010]5号);专业带头人培养项目(项目编号:浙工商人[2012]5号)

作者简介:杨卫华,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德育和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8-0055-03

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要求:“培养一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的关键举措。它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交流,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强调加强“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再次提出“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的要求。按照党中央、教育部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力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三三三型”教学团队,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建设“三力型”教学队伍

所谓“三力”,是指理论力、情感力和人格力。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使自己的教学兼具真理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在思政课教学中三力齐发,就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从而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使思政课教学真正给力。对于学生,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地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交之以心,待之以诚,感之以爱,示之以行,这样就会使高校思政课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育内容的客观真理性越强,受教育对象就越感兴趣,教育效果也就越好,因为人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愿望。[1]马克思主义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思政课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思政课教学言之有理,理直气壮,用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征服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者都是情感丰富的人,如果学生觉得老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他。教师对学生怀着真挚诚恳的感情,这是激励学生实现成为好人的志向的正能量,学生会从教师深厚真挚的感情中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2]心理学研究表明,触动感情的东西在记忆中留下的痕迹最深刻,人在情绪高涨时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将理论教化和情感感化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说理又善煽情,容易形成共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宣扬者,思政课教师要具有一种牧师传道般的虔诚和激情,通过不断的渲染和暗示,把自身的理想信念和思想理论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以信仰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感染人。

乌申斯基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3]教育是一个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过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政课教师尤其如此。他不仅要做传授道理的“经师”,而且要做熏陶心灵的“人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可供学生仿效的典范和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风范和实际行动去教育、感召、熏陶和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往往是“听其言,观其行”,“亲其师,信其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首先成为那样的人。教师的人格和修养是无声的教育,也是最好的教育。相对于那些名目繁多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而言,它来得简单而有效。教师是学生最好的课本,思政课教师要善于通过人格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教育人。

二、培养“三高型”教学骨干

所谓“三高”,是指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诸如培训进修、结对帮教、教研活动、教学观摩、课程建设、教研科研、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等,选拔和培养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学骨干。要调动教学骨干全面负责,在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中发挥先锋和骨干作用,并逐步将他们培养成为教学团队的“头雁”。要实现老、中、青相结合,开展传、帮、带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引领和示范指导作用,帮助中青年教师顺利成长、全面提高,尽快成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对于青年教师,可以开展实施“一三五八”培养工程,即一年入门、三年上路、五年成骨干、八年出成果。要使思政课教学团队成为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良好平台,并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梦想的精彩舞台。

要抓好引进和培养两个主要环节,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学校可以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直接引进硕士、博士和教授、副教授等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要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认真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才培养工程。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进修,赴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做访问学者或者从事博士后研究,学校给予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厚的理论业务素质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是道德和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有了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学识,也就具备了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这双重魅力。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知识,以渊博的学识为根基,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这是准确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提。要汲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各种背景材料、前沿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等,提高自然科学素养,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流派,这样授课内容才会有广度和深度,才能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还要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出发,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人的心灵,在整个教育生涯中,只有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思政课教师只有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掌握思政课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才能把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很好地传授给学生。[4]

三、造就“三术型”教学专家

所谓“三术”,是指教育技术、教学艺术、教研学术。思政课教师要向多层次、综合性、专家型发展,成为精通教育技术、擅长教学艺术、潜心教研学术的专家,成为与学生亲近、使学生受益、被学生爱戴的良师益友。在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上,可以依据“雁阵原理”,实施“雁阵战略”,形成“雁阵效应”,发挥教学专家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头雁”作用,由他们来确定目标,把握方向,开辟道路,掌控速度,激发潜能,扶弱挺强,带领雁群高飞远行。[5]

思政课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种教育技术,并不断进行新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探索,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绩效。“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6]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要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以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思政课教师要将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这三种概念综合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过程设计。要重视各种教学资源和媒体的开发、应用和管理,通过系统的设计实现优化组合。要用系统方法分析整合教与学的过程,经过需求分析、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策略,确定教学过程、方式和媒体等,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艺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使教学变得容易和快意,实现愉快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最早提出教学是一种艺术的夸美纽斯把“教学论”界定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看作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并引述那齐恩曾的话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7]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组织上,要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掌控教学的难度和速度;导课引人入胜,结课余味无穷;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灵活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相机进行冷处理、温处理或热处理;善于激疑启发,循循善诱,提问适时适度。熟谙语言的艺术,使用恰切的表达方式,语言清晰准确,生动活泼,抑扬顿挫,富有节奏变化,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动姿艺术,善用微笑和眼神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理解,激起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热爱。将教学艺术与教师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有机结合,形成独具个性魅力的教学艺术风格,如理智型、情感型、自然型、幽默型、技巧型等。这些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个性化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学艺术的本质,即教学的合规律性与合个性的统一。

思政课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学术素养,积极投入教育科学研究,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生命活力、技术含量和理论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研究的重要性,认为要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必须进行研究,这是由教师工作的性质、对象和自身需要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3]教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思想、情感和兴趣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自身要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工作乐趣、丰富精神生活,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开展研究。“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8]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教学与研究是成就教学专家的两翼。思政课教师要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加以探索,全面研究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个性,深入钻研思想政治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为教学提供扎实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姚念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28-30.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00.

[3]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4]彭有祥.做具备双重魅力的思政课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9-22.

[5]宁殿霞.雁阵理论用于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的启示——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6):80-82.

[6]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8-16.

[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4,50.

[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07.

[责任编辑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