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成人教育学的优秀论文范文欣赏(共4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28
  • 阅读量175次
  • 评分0
  • 0
  • 0

  成人教育学可以说这几年发展的尤为迅速了,并且成人教育进行研究的混杂以及成人教育研究的多学科参与及其移植化,在促进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代价。本文就整理了关于成人教育学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省思


  李中亮1,焦峰2(1.河南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不仅是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继承和成人教育理论实践指导力提升的必然诉求,也是中国特色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必然诉求。推崇西方成人教育理论、排斥中国成人教育理论的移植化倾向,将使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丧失自己的本土个性。应采取把握正确的民族立场、立足中国文化背景、解决中国成人教育问题、运用东方语言、推进中国成人教育学体系建设等策略,以促进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


  关键词:中国成人教育学;移植化;本土化;建设策略


  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是指中国成人教育学在继承中国传统成人教育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关注中国成人教育实践,加强创新,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一套具有本土气质、本土精神、本土风格的中国特色成人教育学理论体系。然而一些研究者推崇西方文化,推崇西方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崇西方成人教育语言魅力,致使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缺乏本土化个性。为什么要加强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中国成人教育学移植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加强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省思并采取相应行动。


  一、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内在动因


  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时代驱动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历史进程中,建立具有本土气质、本土精神、本土风格的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具有多重内在意蕴和价值。


  (一)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继承的必然诉求


  继承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需要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文化发展离不开民族,离不开历史。任何一种优秀文化都具有民族性,它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的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成人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分支,同样也具有民族性。任何一个国家的成人教育学建设,都是在自己特定的历史传统、制度环境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着的。[1]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成人教育以儒家学说为根基,逐渐积淀传承下来,已形成不同于西方国家成人教育理论特点的文化个性。中国现代意义上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借鉴中华民族传统成人教育理论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不能搞“历史中断”,不能搞“民族虚无”,而是要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成人教育文化并加以现代化改造。


  (二)成人教育理论实践指导力提升的必然诉求


  提升成人教育理论实践指导力需要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本土化的成人教育理论要指导中国的成人教育实践,解决中国的成人教育问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丰富多样的成人教育实践是成人教育理论的重要生长点。鲜活的成人教育实践正在涌现出前所未见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同时也涌现出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想法。[2]而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很难完全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解决,这些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想法需要新理论、新观点和新体系作出解释和认识。同时,多元化的成人教育环境与复杂化的决策因素增加了制定成人教育政策的困难程度,也急切需要依据新的成人教育理论制定更加科学的成人教育政策,以提升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三)中国特色成人教育学发展的必然诉求


  发展中国特色成人教育学体系需要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理论成果表达形式是成熟的中国特色成人教育学理论。中国特色成人教育学应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实践个性、语言个性、学派个性和体系个性。即中国特色成人教育学应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凝聚优秀的成人教育文化传统;应描述中国的成人教育现象,指导成人教育实践,解决中国的成人教育问题;应使用本土语言,保留自己的个体性言说,发展符合国人表达习惯的叙述风格;应放眼世界,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成人教育现实,建立自己的成人教育学逻辑体系;应在林林立立的世界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强在指导思想、科研对象、科研内容、科研方法等体现本土学科性质方面的研究。[3]这些都需要成人教育学建设在符合教育学基本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走进中国成人教育本土传统和实践,运用本土语言。


  二、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移植化倾向


  在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进程中,个别学者往往推崇西方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而排斥中国的成人教育。如果这种移植化思想在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中成为主流思想,那么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将丧失自己的本土阵地和本土个性。


  (一)推崇西方文化现象,缺失中国文化个性


  个别学者认为,在成人教育学建设方面,西方积累了大量的现代化经验,相比之下中国的成人教育学理论落后于西方。西方成人教育学理论是完善的,学者所要做的就是把它翻译过来,直接引用或使用,这样就能改进和完善中国的成人教育学理论。所以,要承认西方学者的成人教育学观点和科研成果,要“无国界”、不保留、毫无怀疑地全盘接纳。这种观点其实是十分偏颇的,西方成人教育学反映的是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民族性格,其理论以资本主义制度为既定前提,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的成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而中国成人教育学反映的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民族性格,其理论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既定前提,研究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成人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因此,完全“借鉴”西方成人教育学的后果是中国成人教育学研究者缺失自己的文化个性,忽视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体制。


  (二)推崇西方成人教育的成功经验,消解中国成人教育的实践个性


  个别学者认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其所遇到的成人教育问题应该具有相通性和相似性,西方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学理论可以解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成人教育问题。中国要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就应该“真刀真枪”与国际接轨。当成人教育实践问题、制度问题、理论问题得不到或很好地解决的时候,就有学者提出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如何,似乎只要照办或模仿它们的做法,就可以使中国成人教育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当然,中国在成人教育实践、体制和理论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是简单的引进西方成人教育学理论就能办好成人教育。简单地引进和模仿解决不了当下中国成人教育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只能消解中国成人教育的实践个性,导致成人教育实践的无序和效果的低下。


  (三)推崇西方成人教育学的语言魅力,忽视中国成人教育学的语言个性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成人教育学建设起步较晚,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至今还不够成熟和系统。一些学者过多地使用西方成人教育学的术语、概念、原则、假设、框架和方法,用西方学者讨论的问题来推测中国成人教育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个别学者的思维方式乃至语言表达也被西方化了,就像“做个西方人说着蹩脚的中国话”。形式上是用中文写作,实质上被英文同化,学术语言句式冗繁拖沓、累赘啰嗦、生硬拗口。这种中英文混用、僵硬直译照搬的做法,不仅缺乏中文的精练,而且连基本的字词通顺都成问题,破坏了汉语的自然生态。照搬西方成人教育学的术语、概念、原则、假设、框架和方法,使用西方语言,只能消解中国成人教育学的语言个性,造成成人教育学语言体系的混乱。


  三、中国成人教育学本土化建设的推进策略


  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不能困厄不前,须积极寻求出路。出路何在?在于要坚守本真,找回自立、自信和自强。无论从文化观和价值观来看,还是从语言观和人才观来看,移植化论都是不符合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宗旨的。西方的东西再好,也必须与本民族的实际相结合,在消化吸收的同时进行创新发展。有风格的中国成人教育学应立足于中华民族丰厚的传统成人教育学理论和现代成人教育实践。


  (一)坚持本土化基础上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把握正确的民族立场


  在探讨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的国际性、民族性、现代化和本土化等问题时,首先要厘清移植化倾向与它们的区别。有学者认为,只有移植化才能国际化,只有学习西方的成人教育学理论,才能在世界成人教育学建设的国际舞台上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有学者认为,只有移植化才能现代化,固守中国传统而不对外开放,就不可能使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走向现代化。还有学者认为,可以在民族性、本土化的基础上进行移植化,移植化和民族性、本土性并不矛盾。其实,这几种认识都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上都是十分有害的。


  移植化的实质是照搬西方国家的成人教育学理论而不消化,而国际化是指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在保持自身民族个性的基础上走向世界,与世界成人教育学保持互动。中国成人教育学的精华可以被其他国家所共享,其他国家的成人教育学精华也可以被中国借鉴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才是中国成人教育学与其他国家成人教育学之间的相处之道。在文化交流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共同为世界文化做出更多的贡献,才是应有的态度。移植化倾向否定了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在成人教育学方面的贡献,也否定了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对世界成人教育学发展的贡献。


  移植化的实质是克隆西方国家的成人教育学理论,而现代化是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在现代这个时间节点上由今天走向明天的时间历程。西方国家成人教育学建设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然而,从现在来看这种成功和经验对它们来说是过去式,即过去曾经取得的。中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无法回到西方国家曾经经历的时空。因此,简单克隆西方成人教育学过时的理论,无助于今天的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我们要在现代社会的时空中,实现中国成人教育学发展的现代之梦,构建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


  移植化的实质是否定民族性和本土化。移植化和民族性是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有学者认为,移植化有全盘移植化和部分移植化之分,虽然全盘移植化不可取,但是部分移植化还是可以的。分析起来,这样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移植化背后的真正思想是要否定“什么”,要肯定“什么”,这是不能含糊其词的。如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就是行不通的。中国的现有体制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发展前途,符合中国的国情,是人民群众主动选择和接受的。保持民族性,并不代表要固守过去的东西,因循守旧,相反地要走向世界,对外开放,做到民族性和开放性的同步共振。


  因此,移植化不是国际化,不是现代化,更不是本土化基础之上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移植化倾向将使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丧失国际化、现代化的机遇。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都进入良好的历史发展期,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也应抓住机遇,致力于自身的发展,敢做时代的“弄潮儿”。


  (二)立足文化背景,寻找中国的文化意义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地域性,在某一国家和地区适用,在另一国家和地区则未必。不同民族的成人教育学具有不同的民族个性,不同民族个性的成人教育学表达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述说着不同地区成人教育的实践形态和特征。[4]成人教育科研活动蕴含着学者的先见、态度、意识形态、观念、情感和主体的想象等成分,这些成分会直接影响学者的科研思维,作用于学者的科研实践。


  不赞成移植化主义,并不意味着主张复古主义,而是要从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文化中汲取营养成分。中国成人教育思想历史悠远,资源极为丰富,无论在学生论、教师论,还是在课程论、教学论和管理论上,都有直到今天仍然让我们自豪的内容,如游学教育、养士教育、书院教育、社会教化教育、社会教育和乡村教育等理论至今闪烁着耀眼的智慧光芒。近现代以前,中国成人教育学思想一直领先于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建议,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现代意义,人类今后的生存应汲取孔子的智慧。因此,中国成人教育学发展应关注民族的传统文化渊源,应从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中寻找理论发展的文化轨迹,寻找实践问题解决的文化因素,寻找学科建设的成长因素。[5]


  反对移植化论,并不意味着死守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而是具有民族性的“中国梦”的体现。中国是成人教育大国,成人教育内涵丰富,实践经验缤纷。中国成人教育学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文化国境,要考虑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文化观和教育观,根据中国社会的制度、成人教育的实践和成人教育研究的现实情况,努力做到有利于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努力做到有利于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实现,努力做到有利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要深刻认识中国文化的全部意义,将学科建设放在现实的活跃土壤中,形成促进成人教育实践的坚实理论。


  反对狭隘的本土主义,注重吸收西方成人教育学的理论精髓。在过去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国家确实走在中国的前面,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成人教育的意义》、《成人的学习》、《成人如何学习》、《现代成人教育实践——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的对照》、《终身教育导论》和《国际成人教育论》等是这一时期西方成人教育学的杰出著作。在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学习、鉴赏西方发达国家的成人教育学发展经验是应该的,并且是必须的。然而,不能照搬照套、拿来就用,“以西为准”、“以外为准”的翻版做法会冲击和消解中国成人教育学的独立地位。过度西化的结果将会产生大量的形式主义、工具主义,却无真正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6]


  西方成人教育学好比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可以了解西方对中国成人教育的看法,了解中国成人教育在西方成人教育学中的形象变迁,这有利于反省和完善中国成人教育的民族性格。在国际成人教育文化景观里,不同民族的成人教育文化应尝试破除成见、反省并丰富自我,同时与其他民族的成人教育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中国的成人教育学要走向世界,宣传自己,重新塑造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人性、中国的爱、中国的文化底蕴。盲目排他性的本土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无助于中国成人教育学的建设。


  (三)立足中国成人教育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源于成人教育实践的成人教育理论更有价值,学者应在教育理论和实践变革之间不懈穿行。成人教育学的宗旨是通过理论反映教育事实和需要,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要发挥指导实践的价值,以中国实践为主题。构建真正有价值的成人教育理论,最有用的资源在于学者的本土环境和本土实践。唯有把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起来,才能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总结新经验、构建新理论和形成新体系,为现实服务的成人教育学才能具有持续的生命活力。


  学者应躬身践行,深入成人教育实践,反映成人现实生活,反映成人学习心声。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历史进程中,成人教育事业担负的任务神圣而光荣,成人教育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疑点等问题不断涌现。满足农民、职工、老人、妇女、残疾人、不发达地区居民和少数民族居民等弱势群体的学习需求是成人教育学关怀的永恒课题。当前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应是公民素质提升和人的能力增强,核心目标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体系建设,主要研究内容是学习需求、学习风格、学习策略、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现代教学媒体、学习质量、学习效率、学习服务与支持系统等。


  成人教育理论应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科研,就要具备一定的课题论证、方案设计、研究实施、资料收集、问题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等能力。学者要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课题进行论证的能力;要有在课题研究设计中阐明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等内容的能力;要有在观察、实验、调查调研、行动和叙事研究中收集原始材料和数据的能力;要有分类整理原始资料和数据,分析思考问题和对策,获得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完成科研报告的能力;要有选择合适研究方法的能力。开展科研,既可以采用思辩、定性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还可以使它们相结合。


  (四)运用充满智慧的东方语言,保留表达风格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性质和个性。“欲灭其国,先灭其文化”。文化扩张成为国家扩张的先锋队,许多大国都在实施语言文化战略,增加语言文化的国际影响。在国际化的今天,“经济国界”日渐淡化,而“文化国界”愈加明显。在语言方面若不加思考地与国际接轨,便会把话语权主动恭送他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个性,那么这个民族就很难在世界上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


  汉字记载了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和经验,学者应注重运用中国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成人教育科研成果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中西方成人教育学的语言差异也是明显存在的,中英文在文化背景、思考习惯、形、音、文法、修辞、美感经验、表达技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区别。中国语言具有清晰流畅、言简意赅、节奏明快等特点,很容易被读者理解和领悟,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足以表达成人教育科研和成人教育学理论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中国成人教育学者必须把握自己的话语权,运用自己的语言,架构自己的语言体系。


  (五)推进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重塑学科自信


  成熟的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有质量、有影响的分支学科成果。学者应以一种更清晰、更理性、更自觉、更积极的姿态,生活在当下社会,思考在当下社会,为当下社会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7]目前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框架已经基本成型,其中的内容需要继续充实和完善。成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可以从概论、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学习学、成人教育史、比较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学科教学论等方面进行完善;成人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可以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方面进行完善;成人教育学的对象学科可以从公务员、职工、教师、农民、妇女、老人、军人等方面进行完善;成人教育学的层次学科可以从初等、中等、高等等层次进行完善。成人教育学科群的形成,对进一步指导教育具体实践,繁荣教育科研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成人教育学科自信的建立应以本土化思想为支撑。目前由于我国成人教育事业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由过去的粗放式、规模式、常规式发展向精细化、质量化、创新化发展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并且一些问题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解决。然而,成人教育学者的心态不能因此而陷入纠结、困惑、迷茫和焦虑之中,不能因此而变得自卑,不能因此而动摇成人教育学建设的学科自信。毕竟用西方成人教育学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中国成人教育的文化、问题和理论,在成人教育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学科自信只能建立在中国成人教育学理论本土化思想的基础上,用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学思想、理论、内容、方法、模型和体系来武装学者的头脑。


  目前个别学者还缺少与传统观念决裂、突破自己和前人的勇气,因循守旧,导致科研工作裹足不前,缺乏创新。今后应该改变这种心态,积极主动地推陈出新。加强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内外条件,积极工作、积极改革、积极创新;增强科研意识,优化科研方法,多出科研成果。对此,应该有科学的认识和实事求是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到适当吸收西方成人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完全否定和排斥西方成人教育学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内力是主要的,西方成人教育学代替不了中国成人教育学,要建立中国本土化建设模式,注重学科建设的自立、自信和自强。


  (六)培育新秀人才,建设科研队伍


  学科发展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作为组织保障。根据中国国情,这支队伍要求数量相当庞大,专业科研人员和非专业科研人员并重,专业队伍和兼职队伍并重。这样的队伍既可以更好地发挥群众的智慧,又可以发挥专业人员的科研引领作用。今后,需要不断加强学者的综合素质,改善科研管理体制,优化学科研究梯队。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建设中,学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投身于科研和学科建设之中。学者要与研究机构增加交流,集中优势力量对一些重大理论和问题展开联合攻关。单位应加大经费支持,改善科研条件,建立奖惩机制,调动学者科研活动的主动性。


  新秀人才是未来学科建设的希望和主力军,在建设这支科研队伍进程中,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将为学科发展储备人才。研究生教育应培养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适应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国家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必须改变“闭门造车”式的理论灌输教育模式,让研究生在变革中的成人教育实践学习和研究。因此,要打造既有学术型导师,又有实践型导师的成人教育学导师队伍;要优化成人教育学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结构,使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兼备;要推行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成人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观察、实验和总结;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科研活动,开阔学术视野;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激励制度,鼓励研究生发表有独特见解的高水平论文。


  目前我国各个学位点的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得到一定优化。然而,个别硕士点的课程体系有关西方成人教育学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重过大,有关中国成人教育学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重过小。这种课程设置导致研究生对诺尔斯、保罗·郎格朗、伯特·哈钦斯、弗莱雷等西方成人教育家十分熟悉,而对孔子、黄炎培、梁漱溟、陶行知等中国成人教育家十分陌生。这种课程学习导致研究生对西方的数学实验模型和实证主义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比较娴熟,而在现实中却发现用它们很难解释和解决中国的成人教育问题。因此,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应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成人教育的现实世界和现实问题,树立本土化的学习和研究意识,应用适合中国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和解决中国的成人教育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成人教育学本土化是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中国成人教育科研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的移植化倾向应给予扭转,须坚持本土化理念,根据国情形成适合自身的中国模式。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应真实地反映中国人和中国成人教育的生命与精神风貌,真实地述说中国人和中国成人教育的生活和情感。


  第2篇: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研究:回顾与展望


  李金(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我国成人教育学的未来发展。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教育现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学习、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五个方面的研究进行历史回顾可知:理性对待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客观基础;科学分析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研究的重中之重;宏观把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关键环节;客观解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应有之义;积极回应研究生的已有问题,是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必然路径。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


  作者简介:李金,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人力资源开发。


  引言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成人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日益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正逐步步入正轨,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学科,其在具体的研究生培养发展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须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基于此,有必要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内容进行历史回顾,科学分析这一研究领域中客观存在的现实困境,探索其未来发展的新路径。这不仅可以为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未来培养提供理论参照,而且有利于推进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实践的发展。


  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研究


  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的科学把握,是理性进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与其他教育学科相比,成人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其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近年来其发展速度却相对较快,可谓教育学领域的新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成人教育学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愈发突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系着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效果。1993年我国第一个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起步。之后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相继设立成人教育学专业[1],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队伍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中也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生源结构复杂;第二,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第三,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管理不规范;第四,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合理;第五,研究生师资问题紧张;第六,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就业前景偏狭。这些发展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前进与发展。


  (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影响重大,因此理性分析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究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课程不体系、培养评价单一化的问题。基于此,需采取多元化的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研究生个体多样化的学习和就业需求。[2]要实现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需努力实现学科培养的综合化、导师指导的多样化、学制的弹性化、学位要求的弹性化等措施。此外,采取动态培养的模式,可以顺应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动态发展、科学发展的趋势,使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在“多元互动”的教学体系中实现生生互动、知行互动与学研互动的发展。进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要强化学术定力和学术自信,提升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学科基础,并不断开拓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形成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新方向。[3]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可以以研究生就业为向导,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三)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影响着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课程设置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成人教育的现实需求,制约着成人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成人教育学研究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真正深入成人教育科研工作中去,而且需要研究生能够将自身的教育理论与技能应用到成人教育实践中去,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教育问题与困难,并最终将创新的元素植入成人教育学,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促进其学科体系发展的独立性、创新性,走出“普教化”的影响与束缚。但是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偏理论轻实践,学校对研究生的实习与实践重视力度不够,专门的实践性课时少之又少,制约着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课程安排以教育类课程为主,选修课范围狭窄,“移植性”突出,不利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兴趣与个性的发挥,造成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的社会需求导向特征。


  (四)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学习研究


  由于成人教育学专业没有本科教育,所以对于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在短短的三年完成由本科生向研究生阶段的转变、应试性向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由通识人才向专业人才的层次转型[4],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是存在一定困难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专业基础薄弱、专业信仰缺失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缺乏的内在原因,导师引导力度欠缺、专业建设不完善、学术氛围不浓郁是研究生兴趣缺乏的外在原因,这些现实困境导致研究生专业学习中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基于此,研究生应深入专业学习内部,树立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导师应转变教师角色,培养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学校应强调研究生的实践学习,强化专业理论学习与成人教育学实践的联系;学术界要加强成人教育学专业教材建设,为研究生提供切合的教学内容。其次,在激发与培养研究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将专业学习质量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目标是保证研究生学习质量的根本;坚忍不拔的学习品格是保证研究生学习质量的源泉;深沉严谨的学习风范是研究生保证学习质量的应有之义。


  (五)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学科,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成人教育的发展历史尚短,且无可供直接借鉴的经验,目前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成人教育学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成人教育学专业的招生处境尴尬,因为本科阶段没有成人教育学,因此招考报名的多为教育学或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甚至有部分跨学科的学生,造成研究生群体学科背景混杂、学习基础差别较大的现状。另外,研究生导师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就业前景不明确等,也是研究生需要面对的发展境遇。基于此,首先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研究生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其次需结合学科发展规律,针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特殊性,改进研究生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走出一条成人教育特色显著的学科发展新路子;再次需优化研究生师资队伍,提升导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与素养;最后,要做好研究生的招生、就业规划工作,将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为扎扎实实的科研工作者、教学实践者,真正面向社会需求,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正视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客观基础——理性对待研究生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成人教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毫不夸张地说,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状况决定着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因此理性对待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发展现状,是研究生培养的客观基础。首先要科学对待成人教育学在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培养研究生的专业信仰与专业自信;其次要理性对待成人教育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发展是制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再次要规范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的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最后需立足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前景不明确的现实,分析可能的就业途径与就业领域。唯有在理性分析以上几点研究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生培养研究,才能使研究更具客观性与针对性,把握正确的研究基点,坚持科学的研究方向,辅之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势必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科学化发展与进步,为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奠定基石。


  (二)重中之重——科学分析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与改革的重中之重,唯有科学分析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概念不清、实践盲目、改革收效甚微等问题[5],才能推进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需反思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内涵。任何有价值的成人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实践的理论概括,又是对应然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期盼与实践。[6]其次需理清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价值。建立理论模式的最终目的在于科学规划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发展,如果建立的培养模式能够积极推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实践的发展,那就是科学的、有价值的培养模式。反之,就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模式,重新界定培养模式的价值。最后需采取动态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与社会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具体需求,动态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及时创新,使研究生培养模式走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前列,指导研究生专业发展的实践。对培养模式的科学分析与动态调整,能够引领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新发展,应当把培养模式的分析当作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工作的重点来突破。


  (三)关键环节——宏观把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始终是困扰学科建设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现实问题,尤其是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更是制约学科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7]可以说课程是影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宏观把握,找出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因素,可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提供重要思路。反思我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可知,专业课程设置的时代特色不显著,缺乏创新性、灵活性及动态性,制约着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基于此,首先要更新课程设置理念,要依据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为成人教育学课程注入新的课程元素,促进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思路的转变,开阔研究视野;其次要更新课程旧有框架,拉大学科涉猎范围,离开就成人教育谈成人教育的研究范式,体现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时代性、新颖性;最后要对现有课程设置内容进行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成人教育学课程设置的空白点,将最前沿的学科发展理念与内容,及时补充到成人教育课程发展体系中来。唯有对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宏观把握,坚持增、删、补措施的三合一,才能探索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新常态,展现出成人教育学应有的活力。


  (四)应有之义——客观解读研究生的学习能力


  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自然离不开对研究生学习能力的客观解读,立足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探讨,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应有之义。显而易见,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信仰缺失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生发展的实践中,如何破解这一发展现状,促进研究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研究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要进一步夯实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学科基础,普及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为其后期发展奠定学习基础;其次要培养研究生的学科自信,明了本学科在教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举重轻重性与无可替代性,逐步形成专业认同,从而找出研究生对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的兴趣点;最后,导师的学习指导必不可少,研究生导师要积极引导研究生的科研学习,协助研究生走出学习困境,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提升科研水平与学科专业素养,促进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壮大成人教育学发展力量。唯有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能力持续不断地提升,才能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与实践,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现实素材。


  (五)必然路径——积极回应研究生的已有问题


  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决定了其发展过程的艰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发展中出现各种困难与瓶颈,属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因此,对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只要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定能迎难而上,促进问题的科学解决,实现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良性发展。首先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师资队伍整体松散、专业师资队伍横向交流与纵向互动平台、“师资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任务意识缺位[8],制约着成人教育学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为此,需强化教师队伍的交流与合作,打通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其次针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招生局面尴尬的处境,需强化学科理论建设,逐步提升学科发展的话语权,吸引更多研究生对成人教育学的关注,当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缓慢发展的过程,新学科引领新领域,发展空间也会相对比较大,这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后需做好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未来指导,科研与教学实践是研究生未来发展的主线,围绕这两条发展主线对研究生培养进行有计划地侧重与修炼,对提升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就业率至关重要。唯有对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回应,才能减少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中的阻力,促进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研究的顺利推进。


  第3篇: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学习的行动研究


  肖菲,欧阳忠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南昌330031)


  摘要:从理论上看,项目学习能够较好地把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然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它是否能如理论预期的那样?基于该问题的引思,以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通过行动研究发现,PBL能够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技巧,创设适应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科学习的信心,当然,其也暴露出研究问题设计关联性不强以及团队合作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学习;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行动研究


  著名科学家茅以升曾经较为精辟地概括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在“科学研究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进行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不仅强调我们的研究生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创造知识。项目学习(Projected-basedlearning,简称PBL)“强调学习的性质是探究,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品质”[1]。PBL能够较好地把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融合在一起,然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它是否能如理论预期的那样?基于该问题的引思,以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为对象,通过行动研究,探讨PBL对研究生培养引发的效益和不足,并拟提出修正措施。


  一、项目学习选择的价值


  PBL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一个典范。建构主义提出,个人需要建构自身的意义,通过他们自身的经验参与现实世界活动,从而获得自身理解。皮亚杰指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个体独立地参与现实的、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再现一个已经被建构的知识。当前,伴随着诸多学科领域信息发展的快速性,开发学习者技能、视野、信心以及实践意识与日俱增。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无论是内部学习环境,还是外部学习环境,都会对他们所碰到的新概念的个体意义建构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建构主义者赞同,知识是共同构建的。当得到同伴的指导或与他人合作的情况下,个体基于学习经验构建他们的理解是最富有成效的。建构主义要求学习者对他们的自身学习承担更重要的角色,需要成为自发的学习者,应该“想知道他们做什么”(wanttodowhattheydo),因为,这对学习动机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的学习经验将会产生价值,假如它发生在正确的情境,并与应用领域直接相关。维果斯基强调了语言和文化在个体认知世界的重要性,在一个文化领域内,个体利用语言进行沟通所形成的独特能力,将对他们体验世界、与世界互动的框架和方法产生影响。在情境学习中的“感知”和“意义”的保存,正如PBL,能够为学生保持相关性和价值起维持作用,培育他们浓厚的兴趣,并应用到学习过程。


  “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所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它要求学生从事的是问题解决,基于现实世界的探究活动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它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制作作品完成自己知识意义的建构”[2]。PBL方法的基本理念是:所有新知识的学习与构建是基于问题解决背景下实现的。PBL方法的基本前提是:学生必须一开始就融入到项目过程中,参与现实世界中复杂问题的解决。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处理分配给他们任务的方法,探索各种解决问题路径的方法,并最终形成一个解决方案,在该过程中,他们需要做出“学习什么”的决定,以便他们有效地解决问题。在PBL项目进行中,需要组建规模较小的学生团队(3~5人为宜),从而有利于形成社会学习的过程。在团队形成过程中,团队工作和沟通技能的使用与细化有利于帮助他们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连续性方案。PBL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负责,能够“了解对现有问题的已知情况”“对已知问题继续需要学习的内容”“决定新的研究路径”“共同构建新知识”“解决问题需要采取的行动”以及积极参与团队行动。PBL相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能够培育更多的独立学习者,并引发深度学习。


  二、项目学习的行动研究


  (一)研究过程


  行动研究是一个强大的改善与提升工具,能够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问题。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基本目的是通过PBL的实施,探究其在研究生课堂实施中的效益与局限性。为此,研究者以《培训师培训》(2014年9月-12月)为施测课程,课程流程如图1。12位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参与该项课程的PBL,共分为3个小组(每组4人,每组负责人1位),每个小组根据课程要求,围绕一个课程相关问题开展项目研究(如表1)。在课程结束后,对《培训师培训》的PBL进行效果评估,时间是在课程模块结束后的第1周,所有呈现的优点和缺陷都是基于对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得来。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9个问题,其中8个问题是基于李克特5点积分(1~5)的形式,1个开放性问题。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2份,问卷回收12份,回收率100%,所有参与者要求在课堂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调查。


  (二)研究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整理,我们发现如下研究结果:


  1.PBL的效益:通过问卷与访谈结果反馈看,参与者大多数赞同PBL能够帮助他们深入地理解理论材料(如表2,Q1)。大部分参与者通过多样化风格描述PBL的学习过程,例如,有参与者描述为“创造性思考”,有参与者描述为“把握过去的经历”,也有参与者描述为“超前性理解理论材料”。他们认为,只有当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相关性很强,PBL的“有用性和价值”才会呈现。这些“行为”的描述呈现参与者一个根本性转变:之前认为PBL是一种重复且毫无意义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者在课程实施后达成了一个共同观点:PBL能为学习者创设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如表2,Q6)。该论断证明大多数参与者通过PBL,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进程中去(如表2,Q7)。大部分参与者表示,通过PBL,他们在学科领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提升,且能够在PBL环境中舒适地学习(如表2,Q3和Q8)。而且,大部分参与者认为,PBL有利于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开发问题解决的策略(如表2,Q2)。


  2.PBL的局限:令人遗憾的是,当问及项目主题是否与工作场所相关时(如表2,Q4),8位参与者回答“不确定”,只有2位参与者赞同。之所以引发该问题,正如AlanMonks(2010)所述,由于工作场所中组织本质的差异,我们不能用包罗万象的问题来反应组织特质问题,需要在项目学习设计中让问题更具有针对性[3]。如何改善该问题,大部分参与者表示,PBL是一个有利于发挥学生参与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如果老师能够在项目设计、实施全过程中发挥更强的指导、咨询功能,则有利于问题和实施更加聚焦。当涉及PBL是否有利于团队工作技能的开发(如表2,Q5),存在三种行为倾向:(1)部分参与者倾向于独自工作;(2)部分参与者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好处,通过参与问题的解决,能够学习到许多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3)部分参与者意识到团队合作过程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他们认为,参与团队的机会较为有限。这些参与者建议,PBL应该进一步拓展团队合作的模块,从而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潜在效益。


  三、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学习实施的思考


  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学习的行动研究发现,它有利于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习和研究创设有效的促动环境。当然,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改善。


  1.注重项目学习问题的“意义性”。问题是PBL实施的逻辑起点。从研究结果看,问题设置的好坏会影响到最终效益。PBL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对实践问题进行解释性理解,并在实践中有效解决。为此,PBL问题设置首先要具有“意义性”。在PBL中,“意义性”问题不仅对研究生增长知识和解决实践问题具有实际价值,而且对PBL本身的研究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意义性”问题不仅可以让研究生提出新的看待事物、改进现状的角度,而且可以在精神上激励他们从事此项学习与研究工作。一般说来,“意义性问题”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研究生对现有问题存在强烈的求知需要,希望通过项目学习能够对其进行认真探讨;二是该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且与未来走向工作场所有关,这对参与者来说具有现实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2.发挥导师在项目学习中的功能。PBL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兴趣来合理选择问题,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然而,由于研究生在理论掌握、资源储备和工具运用方面的先天不足,需要导师发挥咨询功能,指导和协助研究生顺利地完成项目。在PBL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的角色依然和传统有所区别,但不可否定的是,指导老师仍然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对这个过程进行掌控,帮助研究生解决各类问题与克服各种困难。由于PBL学习的开放性特征,其涉及的知识、工具呈现出复杂化、多样性特点,无疑对指导老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指导教师在项目学习实施过程中应持续地学习多学科的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这不仅仅是一个增加教师工作量的简单问题,更重要是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注重PBL团队的建设。PBL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学科知识的综合性。PBL的研究问题往往具有“跨学科”性,即项目研究问题需要研究生综合多学科知识来合理诠释以及加以解决。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专业背景看,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在PBL实施中具有先天的优势。然而,从上述研究过程看,项目参与成员的沟通机会较少影响了学科知识的综合。因此,为了加强不同专业知识的整合,有效解决研究问题,就要注重PBL团队的建设:一是合理地培养项目成员的主动合作意识,鼓励项目参与者为研究问题的解决贡献自身的知识和资源,培育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二是建立团队有效的沟通机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搭建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实现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沟通,确保每一位团队成员能够对研究课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从而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流与融合;三是发挥项目负责人的服务作用。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所承担的角色不是领导角色,而是一个协调者和服务者的角色。负责人应该汇总实施进程中团队成员反映的各种问题,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做好承上启下的服务。


  第4篇: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


  郭荔宁


  摘要:学风建设始终是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引领,其中对现存问题的溯源,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构想与描绘,不仅彰显出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创新诉求,更折射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钩深韵远。尝试从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问题着力,在探究现存问题与问题因果之间的缘起与关联的同时,对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提出具有实践意义和引导价值的对策建议,为后继性研究提供有益思考。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


  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衡量一所高校或专业的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是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结合自己对研究生学习经历的梳理与总结,从学科建设、专业学习和研究生个体素质等最具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入手,力图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探究与深层剖析的过程中,为动态学习模式的构建寻求一条可行之路。从上述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状况看,都突出反映了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紧要性和迫切性。而端正研究生学习心理和学习价值观念,以及强化研究生对专业学习方向的理性认知,也正是专业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要义所在。


  一、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现实问题


  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对多所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调研的信息反馈,其中最能反映状况的就是“三个困惑”,即“学习信念困惑——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习目标困惑——不知道学什么”、“学习行为困惑——不知道怎样学”。


  (一)学习信念困惑问题


  从本学校专业研究生学习实践和外校研究生问卷调研结果上看,“学习信念困惑”是学风建设的首要问题。主要表现有三。


  1.一些研究生学习目标模糊。“学而无用论”意识普遍,不少学生对专业背景、建设现状、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的认识模糊甚至空白,对专业学习信心缺失、思想淡漠,目标迷茫,“混文凭”心态较严重。


  2.一些研究生缺乏刻苦学习精神,不愿进行艰苦的基本知识学习和训练,而习惯于游览式、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对学习任务是避重就轻,得过且过,甚至敷衍塞责,把主要精力放在与专业学习无关的方面。


  3.不少研究生学习主动性欠缺。一些学生缺乏持续学习的勇气,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或矛盾时,不是遇难而上,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往往知难而退,出现沮丧、挫败等消极情绪。


  由学习信念困惑而导致的“不知道为什么学”现象,实质上是一种专业认识性迷惘,这与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群体专业背景差异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实行的研究生统一性入学考试本质上是一种应试性考试,更多地体现了考生死记硬背的功夫,而专业研究生学习所必备的学术基础和科研能力则很难通过标准化的考试体现出来。这种应试型考试和一刀切式的录取方式其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专业生源结构混杂。据有关统计,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结构呈多样化趋势,由规格相对同一的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生群体,向具有不同教育类型出身和不同专业背景的混合体方向转变,而且,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呈不断强化趋势。而在这种混和体的研究生群体内,大多学生群体缺失成人教育学科专业素质,他们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的认识是肤浅的甚至是空白的,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擅长于“听读背写”而疏于知识的发展与创造。因而,如何使这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又各有特点的研究生群体之间互动起来,相互间取长补短、相得宜彰,形成良好的学风,使他们由“槛外人”转型为“行家里手”,就成为专业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重要任务。


  (二)学习目标迷惘问题


  时下,有不少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在调研时总是抱怨“读成人教育学专业真不知道能学到什么”?一些研究生面对现有的成人教育课程资料和理论成果,不是通过自己主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试验性学去丰满和完善学习资源,而是满腹困惑甚至牢骚,“学这个有什么用,学那个有啥用”的情绪溢于言表,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把学习当作一种额外负担,一种无奈完成的东西。而另一些研究生对学习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认为成人教育理论简单,学习可以一蹴而就,不注意日常学习的积累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热衷于“急于求成”式的学习。这种由学习目标困惑而导致的“不知道学什么”的思想认识,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方向性迷惘,它能消解研究生们的学习热情,涣散研究生的学习意志,成为制约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的重要阻力。当然,这种学习方向迷惘的产生有着现实因果。


  1.学习目标差异。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现有研究生群体中,以第一志愿报考成人教育学专业并被录取者只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调剂录取进入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的,因此,有的学生尽管有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如专业兴趣和学术发展等),能对学习产生内在的推力,但由于专业跨度大,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学习转型应对方案,对自己如何把内在学习动力与成人教育学专业培养标准有机结合起来,还不甚明了,导致学习目标与培养标准不相融合。


  2.学习需求差异。不少学生进入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学习动机本身就十分盲目,总是把一些不切实际的学习需求套用在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上,对学习中如何适应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如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如何把自己的学习需求与社会压力因素相适应还有疑虑,以至在学习方向上产生迷惘。


  3.学习价值差异。有的研究生在学习中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学习价值与报考专业的学习价值混为一谈,过于注重学习的外在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以利益驱动作为学习的诱因和拉力因素,以价值驱动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一旦学习出现问题,就对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价值产生疑问,发生学习方向性迷惘。


  (三)学习方法缺失问题


  从调查问卷信息反馈上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对“如何进行有效性学习”存在不少认识性问题。专业研究生学习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化和专业化过程,受历史与现实各种因素的作用,研究生的学习现状与上述方法论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能力、重成绩轻科研”状况普遍存在,难以彰显本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科学方法论特色,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风建设造成现实性障碍。


  深入透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学海无边,无从下手”。一些参与调研的研究生说,他们对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的兴趣很大,但面对大堆的书籍、资料、信息,却不知从那里入手,“进门容易,入门难”,从这开始学也不行,从那开始学也不妥当,空有理想和抱负,始终进不了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的门槛。在回答关于“通过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学习对你生活最大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时,不少研究生显得有些愕然。


  2.“资源纷杂,不知孰重”。有一些研究生说,要上的课程多、要学的东西多、要写的东西多,真不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太重要。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主要精力更多的是用于应付各种考试:什么专业课考试、基础课考试、学位外语考试、四六级外语考试等数不胜数,而研究生学习中最重要的东西即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却几乎被忽略了。在回答“你认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最大特点”等问题时,大都答卷参差。


  3.“方式多元,难以选择”。有不少研究生说,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习与其他专业学习好像不一样,“看书容易,消化难”,在学习上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效果不明显,用这种方法学习似乎也可以,用那种方法学习似乎也不错,但就是象乱麻一样,找不到一种符合自己学习实际的方法,学习中的“无效学习”和“低效学习”情况多多。在回应关于学习方法上是否以导师指导为主、或以自学为主、或以同学间交流为主等问题时,学生们的回答不一。


  二、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的问题溯源


  不可否认,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的出现,研究生自身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决不是问题产生的全部因果。从现实上看,成人教育学专业的专业学科建设滞后、专业导师队伍建设缺位、专业课程设置偏失等不足,当是引发专业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的客观因果。


  (一)成人教育学科建设滞后引发“三信缺乏”


  然而,成人教育学科受社会与物质基础的制约,导致学术基础严重断层,表露出学科体系发展的无奈与疲软。


  1.学术表现歧视。学术期刊是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表现平台,但与其他教育学科相比较而言,成人教育学术期刊不但数量少,而且层次低,在国家一二类学术核心期刊目录中从无踪影,其余也屈指可数,更令人悲哀的是在硕果仅存的成人教育学刊中,冠以成教之名而实质是各类文章大杂脍的刊物不在少数,表现出明显的整体学术歧视和自我暴弃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扩大成人教育学科社会功能和骤集成教科研人气以及积累重大科研成果都十分不利。


  2.学术交流断阻。尽管成人教育学科来自普通教育学科母体,与其他教育学科彼此间也有许多共同点与交汇点,在学术研究上应有密切的交流与碰撞,互促互动共同发展。但在实际中,普通教育学科和其他教育学科从未把成人教育学科纳入共同发展轨道,漠视、轻视成人教育学科现象十分普通,基本处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学术交流阻隔状态。没有学科间的交融与碰撞,就难以迸发新的学术思维、学术导向、学术观点,在学术研究中就必然导致学术闭锁、理念套搬、概念偷换等现象的蔓延,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整体低层次运作局面就不可避免。


  3.学术成果断层。成人教育科研成果尤其是重大成果长期几近空白,导致成人教育学科多个重要发展时期学术成果欠缺,形成学术演进脉络成果断层,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发展以及社会功能提升均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尽管近年来这些情况有所缓解,但难以从根本上改观社会学术基础断层现状。


  学科建设的滞后,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学风建设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直接后果是,极易导致专业学风建设的“三信不足”:(1)致使专业研究生对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失去必要信仰;(2)对成人教育学科失去信念;(3)对自己能否适应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失去信心。从调研的结果上看,一些研究生表示自已选择成人教育学专业是一种将就或一种无奈,甚至一些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产生了学科自卑感,在外不敢承认自已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只是含混的说是教育学的研究生。


  (二)专业导师队伍建设滞顿促发“三坚不足”


  一个以本专业学术大师或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学术骨干为基础、个体特色的本土化导师队伍,无疑是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的脊梁。然而,从相关数据上看,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导师建设还存在两个层面的缺陷。


  1.导师学科专业素质差异。学科专业功底是评价导师素质的基本尺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导师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在许多高校学位点,教育学科或相近学科“科班出身”的导师寥寥无几,多为“半路出家”,从外学科甚至自然学科引入的本校师资,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科间的跨越,有望形成“学科交叉”力量,但也意味着这种适应和转向,导师个体必须付出相当的探索时间和艰辛的个人努力,这对学科兼职导师或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导师而言就显得有些苛求。


  2.导师学科实践素质差异。各学位点的导师队伍中,由于个体的经历、学历、阅历不同,在实践素质上有着相当的差异,在学科导师队伍中,一些导师是从外学科聘任的,缺乏成人教育实践经验,学科实践素质缺失;一些导师虽有教授、硕导等头衔,却是从其他学科调入的,学科重心仍在其他学科,对成人教育实践认识还滞留在感性认识上,而经历过我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和从事过成人教育各项管理工作,具有丰富成人教育实践经验的专业导师实属凤毛麟角。


  导师专业素质作为决定研究生学习优劣的重要因素,它的重大差异不仅对专业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造成冲击,更要紧的是对专业学风建设造成“三坚不足”的负面影响。既会造成研究生缺乏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又会使研究生丧失坚定不移的学习态度,更会让研究生难以明确坚决果敢的学习行为。从调研反馈信息上看,研究生们对此反映相当激烈,而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是专业动态学习模式建设的精神支柱,任何对精神支柱的冲击都会对动态学习模式构建产生根本性影响。


  (三)专业课程建设滞塞诱发“三学偏向”


  专业课程建设是专业研究生教育学风建设的核心,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将能有效推进专业学风建设的健康发展,而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缺失,主要表现有三。


  1.国际性课程内容简单。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国际性课程虽名列其中,但大多是以中外成人教育比较为主的单程课程,罕见对国际成人教育前沿理论系统化阐述的课程。课程内容多为简单的对中外国家在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投资环境、政府职能、学生学习等方面进行硬性比照,或粗线条地描述少数国家地区的成人教育发展史,所引用的资料明显陈旧。而在这些简单描述之后,鲜有角度新颖、立意深远的原创性评价与精辟的诠释,并不能有效地将百年来国际成人教育发展思潮带入课堂,将国际成人教育前沿理论引入教学,研究生难以在历史与现实重合的高度、从不同社会理念的交织中,真正把握国际成人教育的发展脉络。


  2.专业课程所用教材难觅上乘之作。上世纪版本的专业论著内容相对陈旧,不堪使用。而新版的专业图书,虽数量不少,但罕见对百年来成人教育本土思想的系统梳理,对成人教育丰富的本土实践进行科学的理论提炼,且符合教学要求的倾力之著。


  3.新型课程欠缺。在现行课程体系中,少有能对未来成人教育做出既有国际视野又重本土情感的理论畅想,为未来成人教育实践给出富有价值的运作指南的新型课程,致使课程整体架构缺少时代气息和生机活力。


  可以说,专业课程建设偏失当是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三学不足”问题出现的主要诱因。“三学不足”问题主要指:(1)学术视野偏向所表现的“狭隘性”、“短视性”和“移植性”问题,使研究生对专业学习个性与特色认识模糊,产生学习方向迷惘。(2)学习内涵偏向所导致的专业与从业脱节的问题,严重打击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未来发展心存疑虑,失去学习动力。(3)学习实践偏失所引发的动手能力不足问题,客观上造成了研究生理论学习与成人教育实践相隔离状况,以至研究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大减,无效学习现象普遍。上述三种状况的重合,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学风建设的冲击就可想而知了。


  三、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上述问题显明,成人教育学专业如何从社会视野出发,在与成人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互动过程中,推进本专业研究生适应现实、放眼未来,确立学习目标、重塑学习品格、磨砺学习操守,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与能力,就成为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必须诠释的首要课题。


  (一)明确与时俱进的学习目标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制的时代,社会变革无时不向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提出必然与之相适应的种种严峻挑战。研究生面临一个全新的知识天地和学习环境,开始摆脱以往传统应试教育和单一性学习的桎梏,进入主动式学习、复合式学习和“全面发展”的人生新阶段。因而,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自入学伊始就打上了深深的时代铬印,肩负着推进我国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这就意味着,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目标必然是融学习理念、学习取向、学习需求、学习方式为一体,彰显成人教育学专业本质、特色、优势的科学目标体系。其核心是要在动态变化而复杂交织的社会变革中抉择正确的学习目标,在纵横交融而又广阔无垠的专业范畴中规划合适的学习方向,在多维时空与多元责任的融和中明确合理的学习任务。关键是从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上进行理性把握和努力奋进。


  1.研究生学习的现实目标。以课程体系为主导,兼顾科研与实践,在社会、校园、课堂、网络等多维空间中充分发挥个性优势,明确个人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任务,从专业学习与通识学习两个方面入手,在学位课程、实践课程、公共课程、社会课程、自选课程的不断变式与反复切换中,构建符合学科人才培养要求又符合成人教育发展实际的学识体系,进而形成能满足社会发展种种要求和未来各类挑战的综合素质体系和应变能力系统。


  2.研究生学习的远景目标。以哲学思辩为主线,以研究生教育创新为动力,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为底线,以建立科学的专业研究生学习特色体系为价值取向,深度研究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实践,探索一条新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学习路径,根据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提出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理论、学习概念、学习范畴、学习方式。


  上述目标表明,有必要构建一个方向明确、重心确立、相对完善的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模式,在外延上廓清研究生学习目标与范畴边界,在内涵上揭示研究生学习的要素与方式的特征,进而生成一个规范同一的专业学习与评价体系。


  (二)打造艰韧不拔的学习品格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作为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新一代建设者,要在如此复杂和严峻的社会意识环境中进行有效性专业学习,无疑需要具有比其他学科研究生更为艰韧不拔的学习品格。


  1.敢于自信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品格的核心,是研究生现实学习和未来事业发展与成功的基础。研究生要有坚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对自己所选择的学习专业、人生道路和未来事业充满自信,以坚持不懈的拼搏勇气,坚信成功源于奋斗,有志者事竟成。这就要求研究生们在学习期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摆正自己的“位置”,养成健全的人格,决不妄自菲薄,在学习、科研以及社会活动中以自信、自强、自重的底气和信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真正融入学校、融入社会,融入成人教育事业,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展示在学校和社会这个人生大舞台上。


  2.勇于自立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品格的基石,也是研究生学习和实现学习目标的基本前提。成人教育学专业对于研究生个体而言,是在全新的学习环境中面对着一个未知王国,将会遇到无数的难题和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勇于自立要求研究生要在新的学术环境中学会学习与解读专业,寻求符合个人现状又适应专业要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路径,注重在平凡的学习中彰显自我优势,尽快提高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的综合能力,正确解决学习、科研和实践的矛盾,处理个人、导师、学科之间的关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融入新的学习生活,重塑人生之路,完成由大学生、社会工作人员到研究生的社会角色转变,为自己设计一条和谐、健康、向上的成才之路,并由此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体系,提升自己把握未来的综合能力,成为名符其实的当代研究生。


  3.善于学习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品格的关键,也是研究生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和实现人生理想的桥梁。研究生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在专业学习中有所造就,成为一个能够把握机会的强者,敢于创造机会的勇者,善于利用机会的智者,在今后的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善于学习的关键就是“求知、求是、求真、求新”,就是“勤学、善学、乐学”。面对浩如烟海的专业知识和永无止境的学术科研,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勤奋学习,才能积淀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只有把“钉子精神”贯穿学习之中,才能掌握专业学习规律和科学学习方法,出色完成学业;只有热爱成人教育学专业,有着“海绵汲水”一样的执着与坚韧,才能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知识体系,才能做到德行一致、知行一致,成为知识的追求者,真理的捍卫者,成人教育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时代的弄潮儿。


  (三)培养深沉严谨的学习范式


  进入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既要完成专业学位课程的考试,又要完成一定量的科研实践,学习过程是艰辛的,甚至是寂寞的,在这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研究生们以更为深沉严谨的学习风范去实现自我价值。


  1.“坚持才有高度”的学习理念,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风范的第一要义。作为新型而有争议的社会学科,“坚持”有着承先启后的时代意义和特殊蕴义,“成之道,惟以恒”。一方面,研究生要站在“成教事业发展”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认识本专业学习,无论风云如何变幻,甚至面对诸如“成教消亡论”、“成教替代论”等来势汹汹的社会风潮和奇谈怪论,坚持专业信仰不动摇、坚持专业方向不动摇,坚持专业学习不动摇,以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展示专业气质和学术高度。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在三年的专业学习期间,更新学习理念,跨越学科障碍,遏制学习惯性,理性对待专业学习中的各种不利情况,以“再坚持一下”的信念,通过自己持之以恒的学习信念、持之有效的学习行为、持之以秉的学习方式,切实化解各类学习矛盾和学习难点,在时间的锻打与考验中,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开启心智,由学习的“自然王国”进入学习的“必然王国”。


  2.“心若止水”的学习意志,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风范的基本操守。从专业视角上而言,由于成人教育学专业理论体系还处于不断创新与完善阶段,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成熟和学科健全还是理想目标,专业学习与其他成熟学科专业相比,更显得枯燥而寂寞,完成同样的学习要求,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往往要付出更多精力和忍耐更多的寂寞,不尽人意之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心若止水”的坚定意志,长时期的专业学习是难以维继的。因而,专业研究生在学习中更要有“一颗平和心”,不好高鹜远、不轻言放弃、不盲目套搬,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社会中,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抗击各类现实诱惑,抵御各种不良风气;在枯燥甚至有些寂寞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以“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气概,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耐性,增强自己的毅力。


  3.“敢为人先”的学习精神,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风范的理念支撑。当下,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还处于起始阶段,由于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对象的不断扩大和内涵与外延的不断伸展,学科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同层次的概念、推理、范畴、理论还处于构建与研发时期,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较,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在学习中既无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又无成熟的专业学习模式可以运用,“试了才知道”,是专业学习的主旋律,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必然要求专业研究生树立牢固的试验与实证的学习精神,面对学习的难点甚至是冲突点,以“敢为人先”的学习执着和学术勇气,在“学中试、试中学”,看到问题勤思考、碰到困难多试验,遇到矛盾善琢磨,对现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批判性哲思,对导师现行的教学形式进行建设性智思,对学科现存的学习体系进行设计性反思,引导自己进入一个更高、更深的理性世界,使人生价值得以更好的体现,获得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