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加强初中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 投稿謎称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989次
  • 评分4
  • 40
  • 0

李洪霞

(吉林省敦化市沙河沿镇河南学校,吉林敦化133700)

摘要:初中毕业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生理的急剧变化带来了心理的复杂化和矛盾化。针对初中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毕业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其次,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初中毕业生的心理模式;最后,提出多种途径加强初中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初中毕业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心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19—02

一、对初中毕业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在我国,初中毕业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即青春期。这一时期的身体发育正处在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急剧的生理变化会带来极为复杂和矛盾的心理变化。[1]而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青春期的学生都介于儿童和成人的过渡阶段,这使得他们成为社会学上所说的“边缘人”,地位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产生了许多特殊的心理问题。青春期的学生既要经历“心理断乳”危机,又要感受自我意识的觉醒,加之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的不适应。同时,内心深处的许多矛盾也等待着他们处理,如渴望被理解和选择自我封闭的矛盾,渴望人际关系和拥有独立空间的矛盾,等等。[2][3]基于这种特殊时期存在的矛盾,笔者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初中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笔者利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并结合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对本市几个学校的初中毕业生进行了考察。本次调查随机抽取本市初中毕业生300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结果发现,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具体数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学习的压力感过重。初三毕业生在学业上的负担无疑是很重的,许多学生表现出对课业负担无法承受的状态,再加上对未来抉择的迷茫,很大一部分学生便产生了敏感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毕业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未来有了自己的认识,而当个人理想与客观现实存在落差时,许多学生会产生压力过大、自卑感强和自我怀疑等心理问题。[4]由于大部分学校采取的依旧是应试教育模式,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位给主科课程,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和解决。第二,强迫症状。在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思想及行为的强迫症状中,通常都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等负面的情绪。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因为担心成绩,在学习中反复训练及检查,同时总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而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的情况。通过调查后期的面谈,发现这一时期的强迫症状与学生的学习压力及对未来选择的压力有关。第三,人际关系不适应。在由童年进入青春期这一过程中,中学生开始逐渐摆脱父母和师长的束缚,想用自己的方式结交朋友。但有些学生因在家中习惯了被照顾和关注,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考虑他人的感受,加上没有有效的社交技巧,导致在学校没有知心朋友,而如果回到家里再没有人理解,就有可能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第四,在情绪上的不平衡。调查问卷的测评结果显示,情绪不平衡上的得分明显偏高。这是因为初中生处在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情绪上会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主要表现在心理上的成熟与幼稚、依赖与独立、闭锁性与开放性以及成就感与挫折感之间存在着矛盾,如果这些矛盾处理得不及时,就会造成情绪体验的不平衡。

二、对初中毕业生心理模式及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对初中毕业生的心理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在临近毕业的这一年,学习成绩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心理特征,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过度紧张。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通常满怀信心,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面临中考,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既有考出好成绩的自信,又有担心发挥失常的思想包袱。这种矛盾心理直接导致了他们产生焦虑的心理,继而过度紧张。第二,迷惘无助。平时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但到了毕业这一阶段,开始出现失衡,会经常考虑是否能够如愿考上高中;如果中考失败,是否能顺利就业等问题,这些忧虑导致了其迷惘无助心理的产生。第三,失落而导致的对抗行为。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大多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到了毕业阶段,由于成绩始终不能提高,他们对升学感到毫无希望,此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进而表现出对抗行为,如利用骂人、打架、故意违反纪律、故意破坏公物等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三、加强初中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面对以上问题,学校和教师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快速地给予解决,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毕业这一特殊时期。

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其心理健康,不能过分地追求分数及升学率,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升学压力。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本市还没有一所中学设立起由专业心理医生组成的心理咨询室,学生出了心理问题很难找到专业的治疗渠道。因此,这些硬件设施的完善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学校应经常开展心理讲座,以增强初中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为他们提供解决心理问题及障碍的条件。毕业班的班主任多处于重压之下,加上教务工作繁重,更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态度,多花些精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同时,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抵御各种心理困扰的能力,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作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遍心理,然而,过高的期望和过分的关心却会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重。许多家长在物质方面给予了孩子极大的满足,但在与子女交流上没有足够的重视。[5]在这种重视成绩远大于重视心理健康以及长期与孩子缺少沟通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对初三这一特殊阶段学生的心理波动及心理异常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了解其兴趣和特长,鼓励和帮助其实现理想。

初中毕业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是有限的,往往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我。加上学习压力日益加重,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厌倦等情绪。[6]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学生本身的性格和气质有很大关系,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自身探索,使其从了解自己开始,进而正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贺兵兵.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刘月芬.初中毕业生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12).

[3]席巧真,李吉祝,田博.初中毕业班学生不良情绪及相关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9(3).

[4]莫小玲.加强初中毕业生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6).

[5]赵超.初中生心理安全感与家庭教养方式、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6]康玺.对初中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思考[J].语文学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