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公民意识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

  • 投稿ze r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73次
  • 评分4
  • 46
  • 0

黄昆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摘要: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呈现出两面性、易变性、模糊性等特点。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公民意识教育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关系密切,可以从内容、目标、过程等多方面对大学生政治心理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应采取多种方法,从课堂、实践以及文化环境等角度入手,不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最终实现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民意识;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7—0007—03

收稿日期:2014—02—19

作者简介:黄昆(1979— ),女,山东济南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大学生政治心理状况将直接影响其政治行为,如政治参与热情、政治选择等,并将进一步影响未来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中国公民社会逐渐成形的今天,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的主要手段,而大学生成熟完善的政治心理也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公民社会建设。

一、大学生政治心理现状

政治心理一般由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认知、政治信念等元素构成。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状况总体良好,但受社会环境、个体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也呈现出模糊性、易变性、两面性等特点,突出表现为:

(一)政治情感鲜明强烈,同时也存在易变性特点及冷漠化倾向

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情感。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政治情感认同强烈。比如,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其中,94.2%的学生对当年发生的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的事件表示十分关注和自豪,如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等;还有93.4%的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景表示十分乐观。但大学生的政治情感也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容易受外界环境和自身情绪的影响,脆弱易变。当个人政治认知与社会主流政治价值观相符时,就会感到深受鼓舞,激发出极大的政治热情,但当面对社会负面问题,如官员腐败、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等现象时,或是个人政治理想受挫时,就容易产生强烈的茫然和失望情绪,进而出现政治情感的冷漠化倾向。这种政治情感的不稳定性主要与大学生群体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

(二)政治认知主动意识强,但认知理性化程度不高,容易盲从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因此,普遍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乐于接受各种政治知识及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分析各种政治现象和问题。尤其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QQ、微博、论坛等网络媒介,可以便利地获取信息并积极发布个人观点,主动成为“公民记者”,在虚拟社会中表现出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但大学生的这种积极主动的政治认知往往带有较强的感性色彩,缺乏理性分析。对政治问题、政治现象的评价较为机械,容易忽视客观的社会历史基础,有时会生搬硬套书本理论,或者过于理想化、带有超前性。而且,在政治认知过程中,很多大学生也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和提出个人观点的意识和能力。

(三)政治态度摇摆不定,时而坚定,时而模糊

政治态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现象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1]大学生对于当前的政治制度及重大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普遍认同度较高,政治态度坚定、鲜明。但在政府政策效能、政治价值观念及一些重大理论认识问题等方面,许多学生表现出不理解、不认同、不支持等消极态度。比如,有研究者在一定范围内所做的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对于政府在收入分配、贫富差距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有较多的质疑,分别有57.7%、63.7%和48.2%的人认为在这三方面,政府所做的努力很不成功。[2]在其他调研中,还有学生提出马克思主义只是众多理论中的一种,且其基本理论已经过时,因此,我国在指导思想上不宜搞一元化。这些都说明当前大学生受到社会负面现象及不良思想的冲击,在政治态度上出现了消极、摇摆不定、认识偏差等问题。

(四)政治动机日益复杂,政治理想及信念淡薄

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不免会受到影响,出现政治动机复杂化、政治理想和信念较为模糊等现象。笔者曾于2012年在本校就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做过问卷调查,针对“入党动机”这一问题,回答“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发展”的占56.3%,回答“把它当做荣誉的标志”的占20.6%,还有8.4%的学生回答“随大流”。入党本应是关乎政治理想与信念的严肃选择,但部分大学生却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与前途、荣誉、就业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大学生个人本位主义凸显,集体主义观念、共产主义理想日益淡漠。

二、公民意识教育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影响

所谓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3]培养现代化公民意识已成为推动政治文明发展,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手段。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体现在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中

现代公民意识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权利、责任意识——这是公民意识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公共精神;国家观念——公民意识存在的前提;法律意识;自由民主意识;平等观念;人格独立精神等。而大学生政治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其具体体现,如爱国思想与民族情感;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对政治制度的认识;对政策理念及政府效能的评价等。两相对比会发现,大学生政治心理在实际中的具体表现都可以纳入到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中。如大学生政治情感中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情感,就是公民意识教育中国家观念培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及政治参与意识就来源于公民权利、责任意识教育等。因此,大学生政治心理引导、优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公民教育内容不断实践的过程。

(二)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具有目标一致性

近代以来的中国,长期缺乏培育公民意识的土壤。直到今天,社会中仍存在顽固的“臣民”思想,个人权利意识缺失、公共精神淡薄,或者直接以“人民”这个政治概念取代“公民”这一法律概念,造成公民意识模糊。因此,当前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政治公民、社会公民,即通过教育使公民具有完善的权责意识、现代化的自由民主观念以及清晰的平等法治理念,进而推动公民社会的成熟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养成和优化,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要求的政治心理,克服政治认同危机,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从而巩固当前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推进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公民意识教育还是大学生政治心理优化,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社会化,进而推动社会发展更适应政治现代化的要求,维护现行政治体系的运行。

(三)公民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塑造过程

大学生政治心理尚未完全成形,而且,由于缺乏政治实践机会,大学生政治心理更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宣传所形成的间接经验的影响。其中,公民意识教育就是一种主要的教育手段。公民意识教育可以通过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或者通过老师传授公民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和舆论环境的营造实现教育目的。公民意识教育正是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告诉大学生怎样做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而理性的公民,才能维护自我权利、实现个人政治期望,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信念等。通过公民教育的引导和塑造,可以按照预期目标,使大学生形成有利于政治秩序稳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政治心理。

三、完善公民意识教育,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完善需要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本文仅从学校层面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公民意识教育,实现大学生政治心理的优化。

(一)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将公民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优化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政治价值观体系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深入探索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佳结合点,将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融入思政课总体框架之中,同时,不同的课程又能体现各自的侧重点。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以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为主,“概论”课则突出国家观念教育、权利意识教育等内容。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外,教师还应利用思政课课堂向学生传授现代政治理论、理念及规律,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并掌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技能。总之,教师要通过理论和技能的传授,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完善,形成健康的政治心理。

(二)在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优化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人们通过政治实践不断形成、改变、完善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念。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政治参与条件和平台,在政治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的影响,这样形成的政治价值观如无本之木,基础不够稳固,十分脆弱易变。而且,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时,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无法有效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其容易产生偏见或盲从。因此,在大学生政治心理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政治实践的基础性作用。大学阶段的政治实践途径有限,但可以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实践活动达到同等的效果。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在校内实践活动中注重民主性,提高参与度。比如,在各类学生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的建设和活动过程中,注意操作的规范性,保证学生的公平参与,激发大家的民主意识并提高权利素养。同时,学校管理层也要具备民主治校的观念,尽可能多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顾及学生的利益诉求,在学校管理中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监督作用。二是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仅靠校内实践显然无法满足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要求,学校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把公民意识教育和校外的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实习实训等结合起来,让大学生真正体察当前的国情、社情、民情,在全面、客观认识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等公共观念,并进一步培养起符合客观实际的、牢固的政治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政治心理的优化。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公民意识教育,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环境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形成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公民意识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及政治文化相符合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在实践中倡导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注入公民意识教育的元素。学校可以结合一段时期内社会政治宣传的热点,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直观地理解相关政治内容。如通过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此外,在其他类型的校园活动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公民意识相关的思想意识,如责任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公德意识等。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加强公民意识的宣传教育。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网络平台。大学生作为年轻且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乐于使用手机、电脑网络等新媒体获取信息,并且习惯通过网络平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即时的沟通和交流中结成虚拟社群、形成自己的舆论场,对政治心理的形成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格外重视新媒体在公民意识传播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QQ群等手段,深入到学生中,与学生展开及时有效的交流,并借助新媒体手段开展多种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高校应该积极利用现实、虚拟两个平台,使用线上、线下两种手段,打造以公民意识教育为主题的立体文化环境,在公民文化的氛围中推进大学生政治心理的优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永杰,石俊田,李香菊.我国当代大学生不良政治心理探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陈曼青,孙艳.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及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7).

[3]郑杭生.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J].学术研究,2008(8).

[4]张砚秋.论转型期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J].理论月刊,2007(11).

[5]王东虓.关于公民教育基础问题及基本内涵的思考[J].中州学刊,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