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班主任管理论文范文,班主任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认识你面对的学生

  • 投稿孙慕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350次
  • 评分4
  • 43
  • 0

教育的趣味,很可能正在于没有一种教育学能告诉我们,学生的内心在想什么。

反思从教之初的工作失误,往往是操之过急,总以为学生出的问题和犯的错误,都是教师的责任;我所忽略的,是每个学生都在思想,而我作为教师,没弄清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后来逐渐认识到,我只是学生十多年成长路上遇到的一名教师,我的作用是有限的。然而,学生希望每个老师都能成为了解他们的人。

了解学生,是教师要履行的教育职责;如何了解学生,则是对教师知识和智慧的检验。那些年,下午放学很早,学生会找到办公室来和我说话;我总是很愉快地放下手中的事接待他们,从来没有说“我忙,你明天再来吧”。因为我想到,他(或她)是鼓起勇气才来找我倾诉的;也许和我谈过后,今晚他会放心睡一个好觉,会获得愉快,或许会兴奋地把和老师的谈话写进日记,甚至会和同学分享,会向父母炫耀“我和王老师聊天的”……而我手上的这些事,晚上迟点睡就能做完。那种和学生经常沟通的做法,现在好像越来越少了。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教师在工作了较长一段时间后,仍然不愿意接触学生,不想了解学生。我常想,如果不研究学生的状态,学生疏远老师,他们也会疏远知识与文明,我们的教育将没有什么价值。

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厌倦学习?为什么他的学习状态会时起时落?他的兴趣究竟在哪些事上?他的周围有什么样的人在影响他?他的心里是否怀有某种恐惧?……做教师的不去探究,就可能失去最佳的教育机会。

很多学生的经历值得一说。有个学生从高一下起,学习一蹶不振,无论家长如何焦急,她就是“爬不起来”。学校没有排过名次,但该生不断埋怨“考错学校了”,说如果留在原先的学校,不一定会这样落后的。的确有所谓的“宁为鸡头,不做牛尾”的说法。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初中比较顺利,考进重点中学,他失去了原先的学习优势,没有了教师的特殊关照,也没有人夸他了,这时就很容易“滑下去”。所以,每遇招生咨询,或是对高一新生讲话时,我一定要把这种现象说给大家听——你说准了他的心思,他有了心理准备,或许能少去一些困难。但我也发现另一种现象:有些学生,无论在普通学校还是名校,也不论在什么“层次”的班级,他都能“始终徘徊在中等”。我常发现这种类型的学生,任你批评他“平庸”、“不思进取”,他都无动于衷。其实, “安于现状”, “易于满足”,也是一种人生选择,其间乐趣无穷,根本没有必要去指责。

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也就大致能了解他成长中发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但我认为无论如何不能过于夸大教师的作用。传统的说法“传道受业解惑”,其实韩愈说的是“经师”。而基础教育是普通的国民教育,学生处于“开蒙”阶段,更由于社会的影响,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事。

以前看到人们回忆某位教师,说“他改变了我的一生”“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觉得极其神奇。我做教师后,也得到过这样的称赞,我没有发晕,反思所作所为,觉得自己并没有那样神奇。我所做的工作其实很平常——也许是那孩子运气不好,此前他懵懂无知,竞以为没有遇到一个令他信服的教师,也就是在他迷惑之时,在他消极之时,在他准备放弃之时,甚至是在他感到绝望之时,我无意间的一句话启发,或是用了一两个小时倾听,或是和他一同感慨,甚至是和他一起宣泄——就这么简单。为什么?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朋友去了解,而未必要去考虑什么“教育”,在平等的相处中,学生进步了。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 吴非)

编后语:

就喜欢做中等生的小晴,给老师出了一个大难题:我希望有足够自由的时间,老师你也乐得轻松不用管我,何乐而不为?李林惊人的运动天赋,如果没有班长举荐,班主任如何得知?这两个实例都昭示了一个无奈而现实的问题:我们到底了解学生多少?你所以为的对他好就是他所需要的?他的真实想法、他的个性特质你都了解吗?

在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凭经验习惯去判断一个人,我们对他人的印象,都只是一个模糊的大概的主观镜像。这种主观性也常见于教育过程中,所以孩子们的很多特长和优点我们无法察觉,一厢情愿的所谓帮助,孩子也并不领情。

教师要勇敢地承认,我们对学生的心理世界知之甚少。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充满探索精神,问一下“为什么”,而不是着急解决“怎么办”。

其实,要尽量正确地了解孩子并不难,有几点做法可实现:1.从细节上了解。比如给孩子建立成长档案,发现和认识孩子的优缺点、各种情绪反应和生活习惯等,做到有的放矢,说教有据。2.学会做比较。通过比较,能清楚知道孩子掌握的知识、能力、个性以及与伙伴相处的情况,更易发现孩子的“闪光点”。3.多和孩子沟通。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主动与孩子闲聊,这时他们心情放松,话匣子容易打开,你对孩子的了解会更深入。设想,小晴若不是对老师和盘托出,老师就不会找到小晴喜欢的参与班级事务的方式。4.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多方面获得孩子的资料,可以避免主观偏见,有助于发现被自己忽视的问题,如李林的运动才能正是老师从体育委员那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