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教育需要良知管理需要理性——韩国沉船“悲剧升级”引发的思考

  • 投稿不懂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010次
  • 评分4
  • 70
  • 0

韩国校长坚守自己的教育良知,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策划/嘉 禾

[话题简介]

据新华社“新国际”微博4月18日报道,韩联社报道称,韩国沉船上有300多名高中生,而带领这些高中生出行的一名学校副校长被救出后上吊自杀。警方称,该副校长52岁,被发现吊死在一棵树上。虽然没有留下遗书,但警方称很明显是出于“内疚”。

警方称,这名姓Kang的副校长上吊的地点选在珍岛的一座山的一棵树上。这座山就在安置失踪者家属的一座体育馆附近。警方称,很明显,这名副校长是因为自己被救起,但仍有200多名学生失踪而感到“内疚”。

据韩国媒体报道,该副校长曾被警方问询,情绪低落,不稳定,负疚感强烈。

虽然我们不赞同这种不明智的做法,但他主动承担,深怀无比的愧疚,与其心怀负罪,不如和心爱的学生一同藏身大海的这种教育良知我们怎么看?辛永林代月梅

韩国沉船上有300多名高中生,仍有200多名学生失踪,后果可想而知。无独有偶,马航MH370客机失联,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搜索行动令人敬佩。不管原因出于什么,但结果都以“悲剧”告终,失去的不仅仅是船舶、客机,更重要的是鲜活的生命。而带领这些高中生出行的一名学校副校长被救出后上吊自杀。这是一则发人深省的消息,引发我们对受教育者生命安全、教育者的教育良知、管理者的身心健康的深思。教育需要教育者的良知,管理更需要管理者的理性。

从情理上来说,这名姓Kang的副校长以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可以理解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无法”面对来自遇难者家属、社会媒体的质问,“无法”面对来自内心的教育良知的拷问,按照心理学的压力源解释,副校长因道德冲突引发的精神性压力源交汇在一起,在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心理干预的情况下,负性情绪未能及时宣泄,内心精神极度痛苦,做出自缢身亡的抉择,令人敬佩和痛惜。但是,从学理上来说,酿成悲剧升级是不可理喻的。当学生沉船的“悲剧”发生后,家属谴责、媒体质问是难免的。随着心理咨询治疗事业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是,在沉船的“悲剧”发生后,心理工作者是否及时对其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如果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是如何进行干预的?为什么还导致副校长上吊自杀的“悲剧”升级呢?

一、“悲剧”呼唤教育者的良知

痛定思痛,我想到我国的未成年人因校车事故、食品安全、校园暴力、溺水等失去生命的案例屡屡发生的问题。青少年出门乘车、日常用餐、生病吃药,这些都关乎学生的生命安全,而因为人际交往发生的校园暴力也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屡次发生的青少年失去鲜活生命的“悲剧”呼唤我们的教育良知。

作为教育工作者,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帮助青少年提高生命安全意识、学会意外伤害预防方法、掌握安全逃生技能、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缓解心理压力途径等刻不容缓。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专家疾呼要强化学牛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谈及“安全”工作,很多学校为避免安全事故,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不许学生集体外出,有些学校甚至把需要学生参加的户外活动、体育课都一一限制,致使学生综合体质下降,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开展。这种简单化对待教育的态度,其教育良知是值得反思的。可以说,教育良知是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要成为一名有教育良知的教育工作者,至少应该做到三点:

1.要善于掌控环境的安全风险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有些“悲剧”的发生源于我们对细节性问题的麻痹大意,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掌控学生在课间活动和校外实践时的场地、通道、设备、器材等安全风险。如,学生上下楼梯拥堵、出入实验室、实验药物、全校厅馆集会、室外体育竞赛、集体就餐、乘车超员、野外活动、社会闲散人员在学校周边大量集结等情况下,安全风险就会升级,必须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惕,随时查看学生中的“动静”,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

2.要善于洞察学生的言行举止

有些“悲剧”的发生源于我们对苗头性问题的熟视无睹,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洞察学生在学习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有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如果我们透过学生的情绪表现和异常行为分析原因,特别是苗头性问题,如,上课经常睡觉走神、目光呆滞、作业敷衍、考试作弊、涂脂抹粉、穿着怪异、花销猛增、通宵上网、夜不归宿、独来独往等,其中可能隐藏着学生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之外,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频率增加问题,如果及时引导学生,可以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很多问题可以解决在萌芽状态。

3.要善于化解学生的个人积怨

有些“悲剧”的发生源于我们对典型性问题的麻木不仁,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化解学生在与亲人、老师、同学交往中产生的疙疙瘩瘩,恩恩怨怨。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老师、同学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表现在与家长、老师和同学等斗气、敌对,甚至动用器械性暴力,导致家长、老师、同学受伤或丧命。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及时发现学生在交往中容易出现倚强凌弱、以大欺小、早恋等典型性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二、“悲剧”呼唤管理者的理性

不可否认,韩国沉船“悲剧”的发生,作为学校管理者难辞其咎,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在一片指责声中反而致使“悲剧”升级,副校长以自杀方式来了却此事,难免缺乏理性。既然“悲剧”发生了,科学理性的处置机制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宣传媒体等在积极做好遇难者的善后工作,安抚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的基础上,也应“善待”那些“悲剧”的责任人,毕竟这样的“悲剧”的原因并非主观上故意。那么,如何做一名理性的管理者呢?至少应做到以下四点:

1.完善安全隐患预防监管体系

人不能因为交通事故的高发而拒绝出行、不能因为假药和伪劣医疗器械而等死、不能因为瓦斯爆炸而停止采矿、不能因为食品防腐剂超标而绝食、不能因为饮用水“苯”超标而不喝水。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到位,监管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需要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不要总是出事了就说“某领导第一时间赶到”,试问那些生产、销售环节的质量监管部门,在事发之前干什么去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的责任意识,那些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科研院所专家、生产车间的一线工人、医疗救护的基层护理人员的一次“小”失误,导致的结果却是一个生命的健康与安全。所以,这个安全隐患预防监管的“理性”管理体系不仅包括要提升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还需要提高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执业能力。

2.健全安全事故事后援助体系

如果安全事故发生了,不仅对遇难者家属需要精神抚慰、心理危机干预、发放精神抚慰金,而且也需要“善待”事故责任人。因为这个世界的每一社会个体的“生命”是独立的,“活着”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那些主观故意、玩忽职守造成严重事故的人确实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所以,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有没有一支反应快速、处置合理的社会心理援助队伍,是各级政府职能转移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3.提高管理者的压力应对能力

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个人认为“自杀并非是具有良知的标志。”当事人的“自杀”对遇难者家属来说,也许能解一时心头之恨,但是“创伤期”过后,会造成心理的“二次创伤”。同时,当事人的“自杀”对其家属、亲友来说也会造成伤害,也会诱发社会自杀率的上升。所以,提高管理者的压力应对能力、提高叠加压力应对水平也是一名合格管理者的基本心理素质,既然“悲剧”发生,管理者如何科学理性应对是十分重要的,毕竟管理者也有妻儿老小,也要承担家庭健康发展的责任。

4.优化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意外伤亡”的发生有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有些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但是,不同国家民众似乎在“亲人意外伤亡”后的心理反应方式有比较一致的:简单粗暴、暴力威胁。这也许可以用“挫折——侵犯”的社会动机理论给予解释,那一幕幕的医患纠纷引发的“医生伤亡”、家校纠纷引发的“教师跳楼”等,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矛盾,反而使矛盾升级。但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需要民众“得理之处且饶人”的宽容心态,有时需要我们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决心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减轻教师、医生、司机等职业员工的工作压力。特别是教育行业,才能有更多的教师带领众多的孩子度过快乐、幸福的童年,否则教师为了避免安全责任、为了逃避个别家长对教师的非礼、指责、漫骂,只能把孩子关在最“安全”的教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