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减重步行训练对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

  • 投稿夏天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920次
  • 评分4
  • 30
  • 0

江容安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医院康复医学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 研究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进行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50例患者使用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作为观察组。结果 康复训练前观察两组患者FAC、FMA、ADL评分以及辅助步行、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均无差异,P>0.05;而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辅助步行、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AC、FMA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进行减重步行训练效果显著,极大的促进了患者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偏瘫;脑卒中;康复;减重步行训练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a)-0055-02

[作者简介]江容安(1971.10-),女 ,重庆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及运动系统疾病康复。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坏障碍性疾病,属脑血管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狭窄、堵塞、破裂等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而造成。脑卒中患者常会引起各种后遗症,偏瘫是最严重的后遗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加重家庭经济负担[1]。如何对偏瘫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使偏瘫患者重新站起来,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该研究以2010年8月—2014年8月间该院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减重步行训练对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发现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100例研究对象均为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所有患者经检查和诊断符合卒中后遗症期偏瘫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或MRI诊断确诊的患者;②年龄不超过70岁的患者;③首发脑卒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该次研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0~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6±4.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2~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4.3)岁。排除标准:①排除有意识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患者;②排除复发性脑卒中的患者;③下肢关节疾病不能正常行走者;④其他严重疾病对研究有影响的患者等。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康复期间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其中包括:①电刺激疗法对肢体肌肉进行刺激治疗;②对骨骼肌进行牵引训练;③对躯干肌、关节等进行控制训练;④对下肢进行负重训练;⑤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治疗2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康复基础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使用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YK_7000反负重训练系统,由专门康复训练师对患者进行减重步行训练,起始重量根据患者运动情况能力进行调整。起始减重重量根据患者体重计算,最佳减重为患者体重30%左右,调整运动板速率0.4 m/s,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酌情减少减重,增加运动板速率。训练30 min/次左右,1次/d,治疗2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运动评分(FMA)以及日常生活行为评分(ADL),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观察辅助步行与独立步行患者所占比例。FAC量表标准分为0~5级,级别越高,步行功能越好;FMA评分分为0分~100分,上肢满分66分,下肢满分34分,分数越高,运动能力越好;ADL评分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恢复情况

两组患康复训练治疗前对比辅助步行、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辅助步行、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治疗前FAC、FMA以及ADL评分均无差异(P>0.05);康复训练治疗后发现,观察组FAC、FMA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增高,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是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致残致死率极高,少部分患者会发生永久性运动功能障碍,大部分患者则会出现偏瘫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脑卒中患者并无特效治疗,早期离床进行康复运动称为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原则,而卒中后出现偏瘫的患者也尽量进行康复训练,以尽可能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主[3]。

目前临床上常规康复训练建立在神经生理学基础上,对神经和肌肉进行刺激和锻炼,提高患者肌肉张力和收缩力,增加负重能力,改善瘫痪情况。但实际治疗中,对患者瘫痪肢体的训练程度并不能准确把握,存在患者早期负重能力差,肌张力异常增高,肌力运动不协调,运动功能不能有效进行等情况,对患者恢复起到很大影响,康复效率低下[4]。如何有效提高康复效果称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减重步行训练的出现为多数疾病提供了新的康复技术。其利用悬吊装置来增加患者的负重,利用步行机促进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两者联合进行有效的训练,可明显促进训练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有研究指出[5],减重步行训练时对患者产生髋、膝、足等部位的感觉和刺激,传入脊髓中枢内,使脊髓中枢内存在的发生器节律性运动,从而引起中枢神经元的活跃,促进患者步行能力。这也是目前公认的脊髓中枢模式发生器学说的观点。而国内外研究均发现[6-7],减重步行训练对患者步行功能有较好恢复。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对照组康复治疗前FAC、FMA、ADL评分、辅助步行以及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均无差异,P>0.05;而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辅助步行、独立步行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AC、FMA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提示,减重步行训练明显促进患者步行能力恢复,与上述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进行减重步行训练效果显著,极大的促进了患者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

[1]李翔,张雪艳,孙全义,等.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期患者应用减重步行训练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59-661.

[2]罗霄鹏,袁光辉,陈欢,等.减重步行训练对早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0,25(1):42-43.

[3]罗爱华,方杰,苏久龙,等.减重步行训练对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7):730-733.

[4]王文清,崔志新,李艳双,等.减重步行训练改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10):764-769.

[5]徐伟,范金涛,张琳瑛,等.水中运动训练与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6):469-470.

[6]顾旭东,吴华,李建华,等.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6):447-450.

[7]Enzinger C,Dawes H,Johansen-Berg H, et al.Brain activity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readmill training after stroke[J].Stroke,2009,40(7):2460-2467.

(收稿日期:201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