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VSD联合刃厚皮片植皮治疗感染性皮肤缺损的疗效探讨

  • 投稿可苦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360次
  • 评分4
  • 93
  • 0

王晓雁 李 祥 张世华 张世旭

云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创伤科,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刃厚皮片植皮治疗感染性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2014年收治的60例(实验组)皮肤缺损伴发感染患者,植皮前先行清创VSD覆盖,细菌培养,使用敏感药物,待细菌培养阴性,皮肤创面大量肉芽组织生长时,行VSD联合刃厚皮片植皮。选取同时期60例感染性皮肤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游离植皮术,比较疗效。结果 实验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5.0%,术后窦道形成率为10.0%,对照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6.7%,术后窦道形成率为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皮肤缺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刃厚皮片植皮

[中图分类号] R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a)-0014-02

感染创面在以往治疗中常采用反复换药,控制感染,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时行皮片植皮或组织皮瓣移植,但疗程较长,感染不易控制[1]。为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刃厚皮片植皮治疗感染性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该院自2012年以来应用封闭负压吸引(VSD)联合刃厚皮片植皮治疗感染性创面,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60例为到该就诊的皮肤缺损伴感染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18~57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30例,压砸伤20例,其它10例。合并骨折患者19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少1处,最多5处,最小面积8 cm×7 cm,最大面积12 cm×40 cm。选取同时期60例感染性皮肤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19~58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31例,压砸伤19例,其它10例。合并骨折患者18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少1处,最多5处,最小面积7 cm×7 cm,最大面积13 cm×40 cm。

1.2 材料

VSD材料,其技术的主要构成为:①高分子泡沫型合成敷料(成分为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内置有多侧孔引流管,15 cm×10 cm×1 cm(内置两引流管),15 cm×5 cm×1 cm(内置一引流管);②半透膜,28 cm×20 cm;③单通接头,三通接头,四通接头,断流器及延长管。④负压源-医院中心负压提供。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游离植皮术,实验组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刃厚皮片植皮治疗。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3.1 植皮前准备 ①先用生理盐水、双氧水冲洗伤口,消毒铺单对伤口行清创处理,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纤维化瘢痕、窦道彻底清除,生理盐水、双氧水再次冲洗伤口,对于存在腔隙或骨外露患者碘伏浸泡创面5 min。②对于创口存在较大腔隙,脓性分泌物较多,感染较重或有深部感染患者置管冲洗,无菌输液器以距创口约8~9 cm近端的正常皮肤区入点,以距创口约8~9 cm远端的正常皮肤区为出点,置管的冲洗方向为由近端至远端,调整好冲洗管位置后,咬骨钳在冲洗管上咬下3~5个冲洗孔,丝线固定出入点。③彻底止血后,根据创面的大小及形状,选取适合的VSD敷料使其能完全覆盖好创面,创面较大时,需要使用多块VSD敷料时,经引流管串联合并后使用。生理盐水擦洗创口周围,去除坏死角质,术后给予30~55 kPa负压持续吸引。④对于合并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架固定;部分一度、二度开放性骨折患者,清创时间在6~8 h内的给予内固定治疗。

1.3.2 VSD联合刃厚皮片植皮 当创口分泌物细菌培养为阴性,且肉芽组织丰富时,行VSD联合刃厚皮片植皮。根据创口大小采用滚轴刀取0.6 mm刃厚皮片植皮,选取适合的VSD敷料使其能完全覆盖好植皮创面,术后给予17~20 kPa负压持续吸引。

1.4 疗效评定

统计发热反应发生率、术后窦道形成率、植皮的成活率、记录进行临床对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比较两组、植皮的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5.0%,术后窦道形成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VS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在烧伤科、骨科、创伤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对于软组织缺损、皮肤撕脱伤、脱套伤、烧伤、爆炸伤、开放性骨折骨外露等,该方案均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感染率,使患者免除换药,避免交叉感染[3-4]。在廖前德等人的研究中表明[5],VSD技术通过可控性的持续负压引流,及时去除了创面渗出物,消除了细菌培养基、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降低了机体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另外,负压吸引作用,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6]。

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5.0%,术后窦道形成率为10.0%,与对照组发热反应发生率为16.7%,20.0%术后窦道形成率为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似于相关文献,提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刃厚皮片植皮术在感染性皮肤缺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于传统游离植皮术。

在60例实验组患者中,30患者使用VSD1次,22例患者使用2次,8例患者使用3次后,皮肤缺损处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且肉芽组织丰富,行VSD联合中刃厚片植皮后全部成活[7]。该数据结果和Wang Xinjiang的研究具有同一性[8],均证实了VSD技术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联合刃厚皮片植皮后提高了植皮的成活率,因此应用价值较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8-82.

[2] 杨瀚君,王伍超,陈辉,等.VSD应用于创伤性皮肤缺损植皮的临床疗效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4):370.

[3] 刘增运. 新型VSD联合植皮在感染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3,24(13):191-192.

[4] 陈绍宗,许龙顺.VCA治疗后创面毛细血管密度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用医学,2013,20(5):39-40.

[5] 廖前德,许鉴.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反植皮一期闭合开放性创伤截肢创面的临床分析[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5(20):558-562.

[6] 石冰,陈绍宗.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创缘组织中c-fos表达的影响[J].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13(6):330-332.

[7] 刘增运. 新型VSD联合植皮在感染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3,24(13):191-192.

[8] Wang Xinjiang. VSD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free skin graft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scalp skin defect of lower limbs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large area[J].China medical cosmetology,2013,10(17):1037-1039.

(收稿日期: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