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 投稿令狐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598次
  • 评分4
  • 47
  • 0

王莉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23

[摘要] 目的 探究核磁共振应用于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中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患有脑血管淀粉样变合并脑出血的60例患者,所有收录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核磁共振检查,按照其临床检查成像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核磁共振检查,观察患者的脑血管淀粉样变于MRI成像中的表现特点及比较两种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临床核磁共振及治疗手术证实,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其颅内出血量按照上述观察指标中颅内出血量等级进行划分,得到观察组30例患者中少量出血12例、中量出血8例及大量出血1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少量出血16例、中量出血8例、大量出血6例。以上两组患者经MRI检查得到观察组30例患者中,诊断全部为多发性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部位位于额叶16例、顶叶8例、枕叶6例及颞叶8例,以上结果经临床治疗手术发现,出血灶基本吻合,其临床诊断正确率高达100%;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诊断为单病灶脑血肿患者20例,多发性脑血肿患者10例,其出血部位位于额叶8例、顶叶12例、颞叶6例、枕叶10例,经临床治疗手术发现,3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漏诊情况,其临床诊断正确率为60%。MRI应用于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诊断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并且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P<0.05,χ2=7.32)。 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下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多呈现不规则形状,并且磁共振不同成像方法所显示信号频段与血肿分期有非常显著的关系,于T1WI磁共振检查中,急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低信号或中信号频段,亚急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低信号及高信号混杂,慢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单纯性高信号或低信号。于T2WI磁共振检查中,急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低信号,亚急性期血肿病灶呈现与T1WI相似的低信号及高信号混杂,慢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高信号。于SWI磁共振检查中,其出血病灶多呈现不规则形低信号区,除此之外SWI磁共振检查还可发现更多T1WI及T2WI未能发现的较为细小出血病灶,其直径均<5 mm。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于MRI检查中的临床表现特点显著,并且SWI磁共振检查相比较常规T1WI及T2WI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更为优秀,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MRI表现;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188-02

[作者简介] 王莉(1978.9-),女,辽宁长海人,本科,神经内科临床,主治医师。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属临床老年患者常见脑血管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患者,随着年龄逐渐增高,其患者的发病率越高[1]。其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痴呆、神经精神症状及脑出血等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2]。此种疾病最危险并且最为易发的并发症为脑叶出血,其发病时可使患者脑部严重缺血,导致患者病情逐渐向痴呆、昏迷及植物人等发展[3]。常规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多以头颅CT成像作为诊断依据,其诊断效果较为有限。该研究选择该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患有脑血管淀粉样变合并脑出血的60例患者,就核磁共振应用于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中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患有脑血管淀粉样变合并脑出血的60例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其患者最小年龄约为55岁左右,最大年龄约为81岁左右,平均年龄约为65岁,患者病程均在3个月以内,平均病程约为3 d左右。其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60例、呕吐31例、痴呆30例及脑膜刺激征41例。上述该研究所有收录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核磁共振检查,并按照其临床核磁共振检查成像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其患者最小年龄约为55岁左右,最大年龄约为80岁左右,平均年龄约为66岁,其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痛30例、呕吐15例、痴呆16例及脑膜刺激征20例;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其患者最小年龄约为58岁左右,最大年龄约为81岁左右,平均年龄约为63岁,其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痛30例、呕吐16例、痴呆14例及脑膜刺激征21例。经统计学软件对上述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疾病严重程度及其他临床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检查方法

对该研究上述所有收录患者均首先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分析其患者的临床病灶特点,并于磁共振检查后进行大骨瓣开颅减压及脑内血肿清除术。该院具体应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所生产的Signa 3.0T型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应用NV8通道头部相控阵线圈。其中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T1WI及T2W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组在此两种检查基础上,增加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进行检查。T1WI核磁共振检查具体设置参数为TE:23.4 ms、TR:2632.6 ms,T2WI磁共振检查具体设置参数为TE:110.8 ms、TR:4600.0 ms,观察组在以上两种扫描方法后,行磁敏感加权成像,设置参数为TE:25.8 ms、TR:41.5 ms、FOV:22 cm×22 cm/W、层厚2.0 mm,具体对上述所有受检患者的矢状面、冠状面及轴面进行成像。该研究以上医学图像数据后处理均应用GE公司生产的advantage 4.2工作站进行,对医学图像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获得较为清晰的核磁共振图像。以上两组患者的MRI诊断均由该院相对较为权威的两到三位影像诊断医师进行个人评价,将其评价结果汇总后如若有不同观点,则相互探究与讨论达到观点一致。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MRI诊断表现及其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探究。

1.3 观察指标

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临床诊断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患者血肿形态、大小、判断血肿急慢性期分类、临床颅内出血量等[4]。该研究将上述观察指标中颅内出血量又划分为三个等级[5],即少量出血、中量出血及大量出血,其中少量出血为颅内出血量<30 mL,中量出血为颅内出血量在30~60 mL之间,大量出血为颅内出血量>30 mL。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该研究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具体其中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值检验,其中研究结果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临床核磁共振及治疗手术证实,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其颅内出血量按照上述观察指标中颅内出血量等级进行划分,得到观察组30例患者中少量出血12例、中量出血8例及大量出血1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少量出血16例、中量出血8例、大量出血6例。以上两组患者经MRI检查得到观察组30例患者中,诊断全部为多发性脑出血患者,其出血部位位于额叶16例、顶叶8例、枕叶6例及颞叶8例,以上结果经临床治疗手术发现,出血灶基本吻合,其临床诊断正确率高达100%;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诊断为单病灶脑血肿患者20例,多发性脑血肿患者10例,其出血部位位于额叶8例、顶叶12例、颞叶6例、枕叶10例,经临床治疗手术发现,3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漏诊情况,其临床诊断正确率为60%。经统计学软件对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32)。即MRI应用于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诊断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并且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

3 讨论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影像学辅助检查设备逐渐发展[6]。如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逐渐应用到了对于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诊断当中[7]。该研究发现,核磁共振成像下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多呈现不规则形状,并且磁共振不同成像方法所显示信号频段与血肿分期有非常显著的关系,于T1WI磁共振检查中,急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低信号或中信号频段,亚急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低信号及高信号混杂,慢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单纯性高信号或低信号。于T2WI磁共振检查中,急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低信号,亚急性期血肿病灶呈现与T1WI相似的低信号及高信号混杂,慢性期血肿病灶多呈现高信号。于SWI磁共振检查中,其出血病灶多呈现不规则形低信号区,除此之外SWI磁共振检查还可发现更多T1WI及T2WI未能发现的较为细小出血病灶,其直径均<5 mm。根据该研究上述研究结果与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中陈平有等[8]人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得到其诊断MRI表现基本相符。因其特殊的临床特点,即淀粉样变患者脑出血手术止血较为困难,导致此种疾病患者较少进行临床手术。对此临床诊断的精准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更为显著的影响。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于MRI检查中的临床表现特点显著,SWI磁共振检查相比较常规T1WI及T2WI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效果更为优秀,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跃娜,娄季宇,魏勇.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101-102.

[2] 宋世宾,刘健,隋健美,等.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初步观察[J].贵州医药,2011,35(8):701-703.

[3] 陈平有,陈学强,仇俊华,等.脑血管淀粉样变性颅内出血的临床及MRI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2):178-181.

[4] 赵旦,刘惠祥,沈鸟松,等.老年人原发性脑出血的重要原因:脑血管淀粉样变[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9(5):286-287.

[5] 李艳,韩月珍.脑血管淀粉样变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3):38-40.

[6] 方向军,谭理连,肖平,等.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相关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与MRI表现[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992-993.

[7] 黄振林,甄云,胡少杰,等.脑血管淀粉样病变相关的脑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185-186.

[8] 陈平有,仇俊华,杜恩甫,等.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12):872-874.

(收稿日期:201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