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脓肿术后腹痛的疗效

  • 投稿共青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06次
  • 评分4
  • 20
  • 0

邵玲玲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脓肿术后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于该院行盆腔脓肿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对其采用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组有41例患者,对其单用抗生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腹痛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各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8%)与对比组总有效率(85.4%)相较前者明显更高,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也明显少于于对比组(P<0.05),两组复发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脓肿术后采用中药灌肠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可迅速缓解、消除术后腹痛,其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应用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盆腔脓肿;中药灌肠;抗生素;腹痛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c)-0154-02

[作者简介] 邵玲玲(1965.12-),女,河南宝丰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

盆腔脓肿为常见的腹膜炎并发症[1],其主要是指患者发生腹腔急性炎症后,于其盆腔之中所形成的脓液积聚,或者为炎性包块。目前,临床治疗盆腔脓肿多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法,或者手术切除脓肿法,其效果显著,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较易产生慢性盆腔疼痛及低热等并发症[2],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临床治疗。因此,该研究将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于该院进行盆腔脓肿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了中药灌肠及抗生素联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86例盆腔脓肿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对比组有41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程度等基础资料相较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详细情况示表1。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予以患者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及甲硝唑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以预防控制继发性感染,使用剂量分别为5 g、0.4 g及0.5 g,3种药物联合应用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周为1个疗程。注意如患者为氨苄青霉素过敏者,则对其采用环丙沙星或者氧氟沙星治疗,如患者年龄为10~15岁,则抗生素使用剂量按照成人剂量的50%给药,年龄为10~17岁的患者则不采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观察联合抗生素治疗,即在中药观察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对比组所使用的1种抗生素进行治疗,使用方法为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同时于患者术后48 h予以中药灌肠治疗,2次/d。中药治疗组成方包括红藤、败酱草、鸭拓草、蒲公英、紫花地丁,使用剂量各为30 g;桃仁、延胡索、香附,使用剂量各为12 g;莪术、三棱,使用剂量各为6 g。将药物采用水煎取汁,使用量为200~300 mL/次,保留灌肠,使用1剂/d,中药灌肠时间为30 min/次,2次/d,分别于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灌肠。

如患者为气虚,则加用党参和黄芪,使用剂量分别为12 g和15 g,如患者为包块难消者,则增加莪术和三棱的使用剂量,将其使用剂量均加至15 g;如患者为寒象重者,则加用乌药和肉桂;使用剂量分别为6 g和3 g;如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则加用没药和乳香,使用剂量均各为9 g;如患者为瘀血较重者,则加用红花和桃仁,使用剂量均各为9 g。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周后复查,观察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分别为治愈、有效和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完全消失,盆腔疼痛、体温检查正常,经B超检查下腹与盆腔区域均无异常切血象正常,则疗效评定为治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好转,盆腔疼痛、体温检查有显著降低,经B超检查下腹与盆腔区域液性暗区明显缩小,或者无液性暗区、仅见较小不均质包块且血象正常,则疗效评定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显著改善,盆腔疼痛、体温检查无显著改善,经B超检查下腹部与盆腔液性暗区均无显著缩小或者增大且血象仍然较高,则疗效评定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经spss18.0软件处理,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从观察组与对比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上看,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比组相较前者明显更高,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腹痛消失时间对比

从两组患者盆腔脓肿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上看,对比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为1~3周,平均时间为(15.9±0.5) d;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为1~2周,平均时间为(10.2±0.3) d,两组相较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比组,其中,t=64.762、P=0.000,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复发情况对比

经治疗1周后复查,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几率为4.4%,对比组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几率为7.3%,两组相较观察组患者复发几率与对比组无明显差异,χ2=0.323,P=0.5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盆腔脓肿患者大部分是由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导致化脓所形成的盆腔脓肿[3-4]。其通常可局限于患者子宫的双侧或者一侧,其中,多数患者由于解剖特点,其脓液较易流至盆腔深部,即向最低点盆腔积聚。报道显示[5],盆腔脓肿多发生于急性输卵管炎治疗延迟,或者急性输卵管炎反复发作之后,也可在应用宫内节育器等情况后发生盆腔脓肿。对于妇科化脓性炎症而言,如在早期未进行治疗,或者采取的治疗方式不恰当等,均可导致患者炎症加重,进而造成脓液积聚包裹,最终形成盆腔脓肿。

目前,临床治疗盆腔脓肿多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脓肿切开引流法即手术切除脓肿法[6],患者经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不易分离肠管及较难彻底的清除脓液等因素影响,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往往易产生发热、腹痛及多发性脓肿等并发症,对临床治疗效果起到较大影响。而单用药物治疗不仅疗程较长且临床效果欠佳,亦不利于患者康复。该文针对直肠的生理特点,采用了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脓肿术后腹痛,经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经治疗1周后,有15例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且患者体温、血象及盆腔疼痛检查均为正常,其总有效率达到97.8%,而对比组则仍然有6例患者依然存在体温、血象较高及盆腔疼痛等症状,其总有效率仅为85.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说明,盆腔脓肿术后经中药灌肠及抗生素联合治疗可有效减少消除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与报道结果相符[7]。经治疗1周后复查,观察组复发率(4.4%)与对比组(7.3%)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P<0.05),与文献资料相符[8]。提示,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抗生素治疗可获得较单一西医治疗或中医治疗更为理性的疗效,其可有效降低患者复发几率并迅速缓解消除腹痛等症状。分析认为,其与本组所用中药中的多种功效具有相关性,蒲公英可起到清热解毒及消痈散结等功效,同时其所含的蒲公英素及蒲公英苦素等可起到抗病毒微生物的作用,进而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而败酱草则可有效破坏内毒素生物活性,此两种药物为方中君药。

综上所述,经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脓肿术后腹痛,不仅可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排脓及化瘀止痛等功效,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炎、抗病毒及改善患者术后胃肠运动抑制等效果,进而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消除减轻患者腹痛,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高洁.盆腔脓肿不同治疗方法的对比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6):497-498.

[2] 田芳.40例盆腔脓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7):78-79.

[3] 张睿,鲁云钢.盆腔脓肿28例临床诊治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5):50.

[4] 陈伟,雷桂英.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 21(3):476.

[5] 韩平.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24):70.

[6] Sadikah Behbehani, Togas lulandi.Oxidized regenerated cellulose imitating pelvic abscess[J].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3,121(2Pt.2):447-449.

[7] Lachenal F,Meeus P,Thiesse P, et al.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retroperitoneal and pelvic abscess.[J].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1,11(9):720.

[8] Topoz I,Manole MD.Limping in toddlers: pelvic abscess presenting with transient synovitis picture.[J].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1,41(6):623-626.

(收稿日期:201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