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使用方法

  • 投稿掌蘑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54次
  • 评分4
  • 12
  • 0

杜冬梅 李 蓉

新疆省精河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博州 833300

[摘要]心律失常主要是指人体内窦房结出现激动异常,导致激动传导的速度缓慢或是激动传导阻滞。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来治疗心律失常及心脏节律紊乱,但由于近年来导管消融技术及其他一些器械治疗迅速发展,使得在治疗心律失常上的常规策略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基础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手段,其重要地位无法替代。本文通过分析此类药物的作用原理,综合论述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及应用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心律失常;应用;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073-02

Anti-arrhythmic Drug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in Safety Evaluation

DU Dongmei LI Ro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ardiovascular ,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he County, Bozhou,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833300,China

[Abstract] Arrhythmia refers primarily to the excited sinoatrial node appears in the human body, causing excited conduction slow or block. Anti-arrhythmic drugs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and heart rhythm disorders, but as a result of catheter ablation technique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other treatments, makes the conventional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also gradually changed. But undeniably, anti-arrhythmic drugs is still the basic means of treatment of arrhythmia, its importance cannot be replac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rug action principle, paper anti-arrhythmic drug safet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Key words ] Arrhythmia; Application; Security

[作者简介]杜冬梅(1957.7-),女,新疆精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目前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造成心律失常的原因也很多,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冠心病等,心脏病因为窦房结或是传导系统受到病变侵害均会引发心律失常;心脏的一系列机能紊乱、离子平衡出现失调也会引发心律失常;一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如多巴胺、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等,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随意使用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心律失常;患者若出现手术、创伤、代谢疾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发生。

1 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

目前绝大多数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药物,主要是通过控制心肌电在兴奋过程中不同时相的离子流和离子通道,改变那些与生理特性相关的传导性和兴奋性,具体分类如下。

1.1 阻滞钠通道药物

此种药物分为3种。第一种通过对钠通道进行适度阻滞,抑制钠离子和钙离子的内流,限制钾离子外流,具有膜稳定的作用。膜抑制性代表药物为奎尼丁,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室性快速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也可以在对心房颤动的复率治疗中使用,或者用于患者复率后的维持[1]。但此种药容易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病人的不良反应较多,易出现栓塞、低血压等症状。

第二种药物对心肌细胞的钠通道进行轻度阻滞,促进钾离子外流。代表药物有利多卡因,因其具有高效、安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脏病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也可用于防治急性心肌梗死。但是,此类型药物也可能使患者的心律失常加重,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各种不良反应。

第三种药物对于钠通道亲和力极高,可将0相去极化显著抑制,代表药物主要有普罗帕酮。临床上常使用该类药物预防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同样,这种药物容易导致心脏毒性,使患者心律失常加重。

1.2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使肾上腺素中的β受体受到阻滞,从而起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在此基础上,β受体阻滞剂还能促进钾通道的开放,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肌缺血。β受体阻滞剂的代表药物为心得安。当心得安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对心脏产生直接作用,同时具有膜稳定的效果。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心房纤颤、窦性心脏过速等室上性心律失常,针对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而导致的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疗效[2]。但由于其不良反应率较之同类药物略高,临床上不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通常不建议长期使用,该药可能会影响糖代谢,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应尽量避免糖尿病患者使用。

1.3 电位时程延长药物

这种药物可以使细胞膜中钾离子的电导有效降低,避免钾离子外流。电位时程延长的代表药物为胺碘酮,临床上也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对于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具有良好的效果,不足之处是该药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1.4 钙拮抗药

钙拮抗药又称钙内流阻滞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钙拮抗药可以阻滞通道内钙离子的流通,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钙拮抗药的代表药物为维拉帕米,针对房室结折返引起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除此之外,维拉帕米还可以有效扩张血管,降低患者血压,广泛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不足之处是,对于具有心衰严重、低血压的患者不能使用该药物[3]。

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应用

2.1 掌握适应证用药

在确定患者治疗首选药物之前,应综合考虑心律失常的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以及患者的用药习惯、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等一系列相关因素。针对大多数心律失常患者,首选药物还是以抗心律失常药物为主,对于阻断细胞膜上钾离子、钙离子通道有很好的作用。医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掌握适应症合理用药。

2.2 注意药物禁忌证

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带有一定不良反应,如果不注意药物禁忌证随意用药,会对患者生命带来极大威胁。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带有明显的抑制心肌作用,应避免心力衰竭、心脏扩大者使用;某些药物使用后会阻滞心脏传导,应避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使用。医师要对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熟练掌握[4]。

2.3 注重给患者进行心电检查

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变了患者心脏的某些电生理,所以在治疗一种心律失常的时候,药物作用会导致另一种心律失常,其严重性可能比原来更甚。通常抗心律失常药物药效越强,导致的不良反应越大。所以,主治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检查,掌握熟练的心电知识。通过这种办法,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在使用药物后出现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症状,危害生命[5]。

2.4 合理把握用药剂量

在选择好治疗药物后,医师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不同剂量会导致药理作用的强度发生很大变化,影响因素众多。不同患者想达到最佳疗效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对于一些药理作用强、不良反应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适合,对于情节较轻的患者则有可能引发中毒,危害生命。主治医师应合理判断,综合检验结果和患者定期复诊的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用药剂量,达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2.5 考虑各种影响疗效的因素

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原理不同,影响疗效的原因也存在很大差异。患者因休克、缺钾、缺氧、甲亢等众多因素影响,需要的药物用量也会随之改变,用药剂量不能随意增大或减少。比如普罗帕酮的用药剂量会明显影响药效以及不良反应程度,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伴有心脏病的患者也不能使用该药。另外,如果该药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容易过度抑制心脏,对患者造成危害[6]。

2.6 用药规则

主治医师在治疗时,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充分了解心律失常的性质,在对心电图进行分析研究后再决定用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要遵循先单独用药的原则,若是没有出现好转,再联合用药。联合用药要注意比较药物利弊,评估其危险性以及对缓解症状的效果。对于药效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要先考虑其危险性,争取以较小的剂量达到合理的效果,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结语

心律失常作为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也已经历史悠久。目前,随着研究深入,人们意识到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有可能加重病人的心律失常,或是引发其他的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应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遵从医嘱,不能在药房自行购买相关药物,也不能随意选用相关药物治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某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随时观察心电图情况,当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加重或是其他不良反应时,医师要注意制定应对措施,改变用药方案,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只要注意药物的特性及各种不良反应原理,就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庄晓华,陈韬,徐涛,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和安全性评价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6):454-457.

[2]徐庭山.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应用[J].医学综述,2009,15(14):2185-2188.

[3]田斐,丁成兰,张兴,等.浅谈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J].北方药学,2014(9):100-101.

[4]卢剑波.抗心律失常药物诊疗进展[J].医学信息,2014(15):644.

[5]秦峰,蒋智勇.浅谈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合理使用[J].医药前沿,2014(11):385.

[6]穆杰,艾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使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39.

(收稿日期: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