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

  • 投稿小庄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884次
  • 评分4
  • 49
  • 0

李 燕

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 目的 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我院收治的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86例,在专用接种水中混掺患者的血培养标本,并在鉴定板上接种,通过直接法鉴定,同时把阳性标本转种平板进行分离培养,根据常规法对分纯后的菌落实施上机鉴定及药敏实验,然后进行对比。结果 在86例样品当中,直接法和常规法符合率:细菌鉴定总符合率为96.4%,其中革兰阴性菌95.8%,革兰阳性球菌97.1%;两种方法的细菌结果均有着较高的准确率,细菌鉴定准确率在95.7%以上。结论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能够准确的早期诊断菌血症患者,值得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血培养;阳性标本; 细菌鉴定;药敏实验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001-02

Direct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of positive blood culturespecimens

LI Yan

Department of Donggang Rizhao City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Rizhao 2768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Directly on positive blood culture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Methods Fever combined study of systemic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86 patients vaccinated in special water blending blood culture specimens of patients, an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oculation plate, identified by the direct method, while the transfer of positive sample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species tablet,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Act on the coloni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ure machine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nd then compared. Results In 86 samples,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usceptibility directly with the rate of 96.4%, the test results of P<0.05,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results of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direct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up to 97.1%, the test results of P<0.05,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Blood culture positive specimens direct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can accurately diagnose bacteremia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Blood culture;Positive samples;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Drug sensitivity test

在现代临床当中,细菌感染属于常见的感染疾病,有着很高的发病与死亡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作为微生物检验当中的重要部分,血培养有利于临床上对病原菌与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等进行及早明确,使诊断疾病的时间得到缩短,并使临床疗效得到提高[1]。为了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86例发热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源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86例,男50例,女36例,年龄在8~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7±8.2)岁。

1.2 检测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血培养仪采用BACTEC9120型,血培养瓶为标准树脂型,以上均由BD公司(美国)提供;采用Dade Behring公司(美国)提供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Micro Scan WA96)、G-菌鉴定与G+菌鉴定及药敏复合板。运用OXOID公司提供的巧克力平板、分离用血平板以及中国蓝平板。质控菌株: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2(大肠埃希菌)和ATCC27853(铜绿假单胞菌)。

1.3 鉴定与实验方式

1.3.1 直接细菌鉴定法在BACTEC9120阳性报警之后,把阳性瓶取出。抽取培养液5 mL(运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入到试管(带有分离胶)中,把离心机中3000 rpm放置离心15 min,可将其分成黄色血浆、灰白色细菌、透明分离胶和红色血球等4层。对上清血浆运用加样枪吸弃,对分离胶上层的可以通过肉眼看到的灰白色菌液沉淀进行收集,由于在离心试管时角度会倾斜,会导致菌液在离心后向试管一侧集中,通过加样枪把灰白色菌液吸取出来,并放入到1.5 mL的无菌管当中。如操作当中对分离胶进行了接触,可通过无菌生理盐水对混有分离胶的菌液进行洗涤,之后再进行离心,接着再用加样枪把灰白色菌液吸取出来。此方式可多次反复,以保证不会有分离胶存于菌液中。与此同时,对菌液实施革兰染色涂片,并对比阳性血培养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结果,以对相应鉴定卡进行选择。沉淀菌液通过无菌盐水0.45%制作成0.50~0.63麦氏浊度直接接种对应的鉴定卡以及药敏卡实施上机实验。

1.3.2 常规检测在BACTEC9120阳性报警之后,把阳性瓶取出。对0.2 mL培养液通过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抽取并接种于巧克力平板、分离用血平板以及中国蓝平板上。在35℃的温度中培养18~24 h,在生成菌落之后实施革兰染色,在用相应的鉴定卡以及药敏卡实施上机实验。

1.4 统计学方式

通过spss 15.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式鉴定药敏结果符合率

在86份血培养阳性标本当中,有83株细菌是常规法鉴定出的,其中48株为革兰阴性杆菌,35株为革兰阳性球菌,另3株是两种方式都无法鉴定出来的细菌。两种方法达到了96.4%的细菌鉴定总一致率(77/8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95.8%(46/48)的一致率、革兰阳性球菌为97.1%(34/35)的一致率。见表1。

2.2 两种检测方式细菌鉴定结果准确率

把86株细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两种方法的细菌结果均有着较高的准确率,细菌鉴定准确率在95.7%以上。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在诊断与治疗败血症和菌血症上,血培养是关键所在。尽管许多医院都通过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来使血培养阳性率得到提高,然而如何快速准确的菌种鉴定以及药敏实验血培养标本,是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课题。

依照常规方式对血培养阳性标本实施细菌鉴定以及药敏实验,通常要花费2~3 d的时间。对病原菌进行明确,并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成功治疗菌血症的关键。本研究通过直接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实施细菌鉴定以及药敏实验,把常规分离的培养步骤有效省去,药敏结果可提前24 h获得[4],并且在对86例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结果上,相比传统方式均达到了96.4%的药敏鉴定总一致率(80/8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95.8%(46/48)的一致率、革兰阳性球菌为97.1%(34/35)的一致率,同时,在药敏实验符合率上,两种检测方式的符合率也均在96.4%以上,这与相关文献[5-6]所报道的总一致率86.7%的结果要高,这可能和细菌自身对培养环境有着较高要求,在鉴定板当中缓慢生长抑或生长不充分有着一定关系;同时血培养液当中少量血液细胞以及纤维成分也会对测试板的生化反应结果造成影响。对于菌种鉴定结果来说,临床医生更相对药敏结果。本研究在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一致性进行比较的同时,还对两种方式的药敏检测结果准确率做了对比,结果发现两者的准确率达到了97.1%。根据相应要求,一种新方式的建立要和参考方式作对比,准确率要在90%以上。结果证实采用直接法药敏试验阳性血培养标本,检测结果较为满意。

在细菌检测以及药敏试验血培养阳性标本时,相比常规法,直接法的诊断符合率与之差异不显著,而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能够准确的早期诊断菌血症患者,值得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谢服役.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2-224.

[2]胡辛兰,吴绍莲,池春燕.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变迁和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2):138-140.

[3]李慧.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05-1706.

[4]张鸿.武汉市青山区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4):411-412.

[5]张国雄,乔亚峰,叶振东,等.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2):136-137.

[6]刘树林,张青,汪定成,等.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检测的评估[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25(6):375.

[7]刘红,田月如,阮霏怡,等.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直接鉴定药敏实验[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1,14(2):220-224.

[8]钟玲玲.基层医院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11,18(20):16.

(收稿日期: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