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无锡市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12-09
  • 阅读量98次
  • 评分0

摘要:无锡地处长江中下游,交通发达,人员流量大,如果在加强疫病防控方面不力,或在参与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出现不畅通时一定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文章从系统工程的视点出发,提出了建立无锡市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该体系由若干有机联系而已相互独立的子系统构成,统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无锡在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的能力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无锡高校及医院和研究所的科技引领作用、构建科研攻关团队,扩大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优势,由此来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科研体系的跨界和融合。

 

  关键词:疾病防控;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能力建设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建设的结构性调整背景下,无锡市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这一结论主要是根据以下依据:首先就无锡地理位置而言,它是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心节点城市,交通发达,人流量巨大,疫病防控工作做得是否得当、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无锡市的公共卫生安全,进而影响到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全国;其次无锡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与外部世界联系非常紧密,一旦由于疫情原因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和应对极易对全国和境外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境外输入带来的疫情负面因素,也比较容易对的无锡市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护产生严重后果;最后就是要熟悉和了解无锡市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特点的基础上,来对无锡市加强疫病防控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在无锡市现有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和加强能力建设。

 

  2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的内涵

 

  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是保护生命安全的重要堡垒,疫病疫情有时会短时间内在某个地区,或全国范围内,甚至在全球大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疫病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其损害范围之广和破坏程度确实是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认知,所以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建设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高度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疾病防控?又怎么进行科学防控?公共卫生的内涵是什么?这些都是在进行无锡市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白和确认的。

 

  疾病防控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而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它又被称为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等的科学。公共卫生具体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监控和治疗;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

 

  3无锡市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现状

 

  全面负责全市卫生防疫业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属于无锡市卫生局,它于2001年l2月28日成立。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意见及江苏省有关卫生监督和防病体制改革的精神指导下,经由无锡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撤并原有5家防病机构的基础上新组建而成的。

 

  被撤并的5家防病机构分别是原无锡市卫生防疫站,也挂牌无锡市职业病防治所、无锡市血吸虫防治站、无锡市皮肤病防治所,即无锡市性病防治中心、无锡市健康教育所、无锡市结核病防治所。由撤并而成的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一个综合能力强、运作有序的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测与检验、健康教育与促进、科研培训与指导为一体的公共卫生核心专业机构,也是全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管理、指导与服务中心。

 

  由撤并其它防病机构而成的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四个职能部门、六个业务部门和一个分中心,共记11个部门组成。其中的四个职能部门分别是:行政办公室、质量管理部、人力资源部、保障部;六个业务部门分别是:疾病控制部、公共卫生部、职业卫生部、健康促进部、门诊部、检验部;一个分中心则是指新区分中心。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无锡是中国东南沿江沿海地区的经济重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还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对外开放和对外依赖程度较高。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各类检测报告出具的各类检测报告能获得主要先进发达国家的认可,该认可无论是对于无锡商品的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还是对改善无锡的投资环境,增强无锡企业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无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实验室认可项目共10大类500项检测参数,通过江苏省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或计量认证的项目共计6大类597项检测参数,保持江苏省内领先。

 

  要做好疫病防控、确保和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建设,无锡的生物制药企业要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优势。无锡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呈现一定程度的规模效应,在始于2019年底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包括美国、意大利、法国在内的先进发达国家以及巴西、阿根廷、印度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都严重缺乏急需的呼吸机之时,中国的医疗器械厂家企业日夜加班加点,急疫情所急,急他国所急,提供了最大量的呼吸机生产。然而毋庸讳言,中国提供的呼吸机主要是中低端的,而且即使是这些呼吸机,其中的一些核心元器件也是被掌握在美国和几个主要欧洲国家,由于疫情引起的物流中断和航空中断,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呼吸机产能,更不要说高端呼吸机的生产了。由此可见中国呼吸机的瓶颈在高端呼吸机和核心元器件,长时间无锡也是没有高端呼吸机生产出来,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末开始至今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无锡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创新创业和科研的政策支持,同时内引外联,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GE医疗无锡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从单纯的组装工厂跃升为具备全球级研发能力的多元化企业,也见证了无锡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拔节生长,终于在2020年6月迎来了GE医疗在华生产的首批高端呼吸机在无锡高新区投产下线,真是一场及时雨,驰援了针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的全球抗疫大战,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让死神望而却步。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是疫病防控和加强公共卫生

 

  科研攻关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既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能力建设的必由之路,科研成果若不能进行到产业化发展阶段,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市场检验。有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引智工程,加之无锡的经济地位和无锡作为排在前列的全球宜居城市,对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有足够的吸引力。这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对各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危险,然而对生物医药产业来说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无锡有信心、有基础、有能力,与创新创业者一起打造最合适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无锡高新区要以成绩归零的心态,比学赶超“再出发”,力争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在十四五期间引育更多的与生物医药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打造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使得无锡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更上一个新台阶江苏省为微生物研究所,中科生物研究所,江阴市力博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无锡柒零零生物研究所。

 

  4无锡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途径

 

  4.1充分发挥无锡高校及医院和研究所的科技引领作用

 

  在无锡有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江南大学医学院、无锡太湖学院护理学院等科研教学单位,还有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研究所,江阴市力博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无锡柒零零生物研究所等最多的在疫病防控方面有先进的实验手段和方法的研究所,这些教学单位和研究所,它们在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建设方面各具特色,走出了一条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建设之路。无锡各个人民医院都有特色科室比如第一、二、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一院、二院、三院)等等。其中一院是规模最大的,各个科室实力都比较强,二院心血管方面比较强,三院的骨科、烧伤及烫伤科,四院的肿瘤科,五院的传染病科,五院原名就是无锡市传染病医院,六院的康复科,七院的神经病科,八院的儿科、妇科,九院的手外科,101神经外科,脑科,妇幼保健院当然是妇产科的综合实力最强,其中一院,二院,三院,4院,锡山医院,中医院,妇幼都是三甲医院。

 

  无锡的上述医院都在各自的特色科室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中的五院在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就在该院科研攻关体系的能力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苏南地区成立最早、无锡地区唯一治疗各类传染病的现代化三级乙等专科医院,是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简称江大附五院),南京医科2月29日,著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团队在无锡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双肺移植手术。大学和苏州大学教学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临床基地,全国综合(专科)医院示范单位。无锡市肝病研究所、无锡市医学会肺病会诊中心、中国肺癌联盟“肺部结节(肿瘤)早期诊断无锡分中心”设在该院。

 

  五院与中国肺癌联盟、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合作,成立了“肺部结节(肿瘤)早期诊断无锡分中心”,在江苏省率先引进并采用先进的物联网医学技术提高肺部结节(肿瘤)早期诊断能力;与德国埃森大学医院西德感染与免疫中心、江南大学医学院联合组建中德联合感染与免疫实验室,为医院进一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增进中德之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开辟新渠道。

 

  4.2构建科研攻关团队,扩大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优势

 

  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依靠的不是某个技能精湛、医术高明的医生或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科研攻关团队。这个团队是一个整体,要有主帅、有中坚力量、有士兵,有合适的人员数量配比,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有防病于未然的预警机制“诊疗未病”,这个团队平时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和国内、国际的医疗团体和医疗机构总结和交流,它还包含多个各具功能和特色的科研攻关子团队。

 

  2020年2月29日,著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团队在无锡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双肺移植手术,根据详情披露,术前对患者多次连续检查,核酸检测均呈阴性,但双肺功能已严重受损且不可逆。该手术就是在无锡市传染病医院做的,这例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肺移植救治手段对降低死亡率有较大意义。该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肺移植救治过程中的肺源系外地脑死亡患者捐献,在外省获取经高铁转运7小时至无锡,该病人术后已经清醒,移植双肺功能氧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该案例是明显的一个科研攻关团队在应急突发罕见病例情况下的成功病例。无论是充分发挥无锡高校及医院和研究所的科技引领作用还是构建科研攻关团队,生物制药企业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科研攻关团队的病例解决方案或是应对手段都离不开依靠对症下药和各种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像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的各种档次的高、中、低端呼吸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充分发挥和扩大无锡既有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优势,离开了这一切科研攻关团队的病例解决方案或是应对手段最终只能是空中楼阁,或是纸上谈兵,成为一句空话而已。

 

  4.3利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充分发挥统筹最优资源加强科研攻关体系的能力建设

 

  再突然的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疫病疫情的发生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爆发的过程,而不是真的就是无任何征兆无缘无故地爆发了的,如果认真溯源,一定能够找到疫病疫情爆发前的蛛丝马迹。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无锡市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全面地处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规模流行疾病。在完成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和各个子系统的特色攻关作用,统筹最优资源。同时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另外WHO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政策和策略对无锡市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也是由于疫病疫情、大规模流行疾病的无国界性、无种族性、无身份性决定了的。无锡经济的开放性和进出口贸易的依赖性以及无锡的交通便利,这些无锡市发展经济的便利条件,在处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规模流行疾病时却成了一把“双刃剑”。

 

  4.4针对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件,必须突破药物和技术装备瓶颈

 

  这次在全球爆发并引起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实不仅是80后、90后未曾经有过的体验,那些八、九十高龄的老人也是没有经历过,只有经历过西班牙流感的人才有所耳闻,但是那已经是20世纪初的事情,如果这些人活着,也已经是一百岁以上的老寿星了。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正值中国春运高峰和传统节日春节之际,正是务工人员返乡和走亲访友之时,如果没有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可以说党中央以雷霆之势遏制了疫情的扩展势头,牺牲了部分经济利益,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

 

  但是还没有到最后收兵时刻,还需经历一段协作、坚守和自律的长期过程,值得庆幸的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每日新增病例在可控范围之内,大家已经养成了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在地铁、公共交通工具上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座位。不仅是这次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针对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事件,必须突破药物和技术装备瓶颈。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防控重点工作,同时针对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离不开科技支撑,需要专业设备和对症下药。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综合多学科力量加快科研攻关,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力争早日取得突破技术瓶颈,尽快拿出切实管用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开发出高效安全的有针对性的抗病毒疫苗。无论是突破药物和技术装备瓶颈,还是提高确诊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最终要能够战胜疫情,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保驾护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锡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药企和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还需要更上一层楼。有针对性的抗病毒疫苗作为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对疫情扩展的控制和对安全性的要求都是不言自明的。

 

  4.5在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

 

  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若干子系统构成,而要使得该系统工程高效有序地工作,需要在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要能够把加强疫病防控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就要向科学寻求答案和方法,要净化美化居住环境、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不是一时兴起,要常态化。在这次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各国表现不尽相同,最明显的是西欧、南欧、美洲等不少的国家在疫情爆发之时对我国政府采取的管控措施和卫生要求,采取讥讽嘲笑和幸灾乐祸的态度,同时在本国照样举行大型集会和各种社交活动,从而导致人群大面积感染新冠病毒。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历来重视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保护全体人民的卫生健康,预防、减少以至消灭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常态化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非常必要。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反映了中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在这次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由于我国文化卫生素质的提高与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是最早把疫情控制住并让社会、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国家。常态化的爱国卫生运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卫生、健康、幸福的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常态化的爱国卫生运动包括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的改善和公共卫生设施的建成等多个方面,要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4.6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饮食习惯方面要彻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无锡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在无锡的部分地区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习惯,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追求生活的高品质本无可厚非,但是在饮食习惯方面要彻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其实不仅在无锡,在华南地区有吃生猛海鲜的习惯,在中国武汉有吃山珍海味的习惯,有些地区爱食野生动物,确切地说在中国各地或多或少都有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但凡事有度,超过了界限就要出问题,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必须革除。有时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野生动物现象,其实没有买卖有时就没有滥食野生动物现象。要从源头上制止野生动物的捕杀,从而摒弃滥食野味,对各种涉及野生动物的违法违规案件坚决打击、绝不手软。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扩大法律调整范围,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这是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法律依据。

 

  5总结

 

  地处长江中下游节点地区的旅游城市无锡,位于江苏省会城市南京和大都市上海之间,交通便利,人员流动性大。无锡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比较高,有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很密切,在疫情防控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务必有一种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医疗科研队伍。要能做到高能高效应对疫病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要有一套常备科研攻关体系,该体系由江南大学和无锡太湖学院等高校以及研究所和医院的骨干人员跨部门、跨学科组成,以问题为导向。在系统工程的指导思想下,理论联系实际,有机创建若干个子系统,有药企和医疗器械的加持,不断有新药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医疗器械和装备推出,不断推陈出新,能力建设才能不断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谭纵波.从公共卫生到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的原点与问题意识[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3):10-11.

 

  [2]苏小游,梁晓晖,毛宗福,孙集宽,江宇,刘远立,任明辉.全球健康的历史演变及中文定义[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03):196-201.

 

  [3]郭奕.众志成城战疫情——江铜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J].中国有色金属,2020(04):42-43.

 

  [4]湖里区充分发挥“大城管”机制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04):60-61.

 

  [5]叶郁辉,方豪,白雪,许卫卫,林志萍,王琦.公共卫生体系需要政府科学规划和部署实施[J].中国基层医药,2012(03):455-456.

 

  [6]曾光,黄建始.公共卫生的定义和宗旨[J].中华医学杂志,2010(06):367-370.

 

  [7]张培培,常春,王东旭.临床和公共卫生两种视角下的健康素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10):87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