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两种不同RAS抑制剂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中的疗效对比

  • 投稿狂奔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876次
  • 评分4
  • 71
  • 0

宋金燕

胜利石油管理局临盘医院,山东德州 251507

[摘要]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酯、依那普利与胺碘酮联合应用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中的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83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1)和B组(n=42)。A组给予坎地沙坦酯、胺碘酮联合治疗,B组给予依那普利、胺碘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B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SBP水平、DBP水平、房颤发作次数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5);A组、B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组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SBP水平、DBP水平、左心房内径大小、房颤发作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坎地沙坦酯或者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均可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效果确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高血压;阵发性房颤;坎地沙坦酯;依那普利;胺碘酮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17-02

[作者简介] 宋金燕 (1972.6-),女,山东德州人,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目前,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相关研究显示[1-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抑制剂对房颤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未达理想。胺碘酮被认为可降低房颤时心室率,有助于改善房颤病情。该研究为寻找更佳的治疗药物,将探讨两种不同RAS抑制剂联合应用胺碘酮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中的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该院收取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病人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2)和B组(n=41)。A组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在63~75岁,平均(68.1±4.0)岁;B组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在62~76岁,平均(68.5±4.3)岁。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给予坎地沙坦酯(H20041988,重庆圣华曦药业)和胺碘酮(H31021872,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治疗:①坎地沙坦酯用法用量为:4~8 mg/次,1次/d;②胺碘酮用法用量为:第一周开始,200 mg/次,3次/d;第二周开始,200 mg/次,2次/d;第三周开始至治疗结束,200 mg/次,1次/d。B组给予依那普利(H31021938,上海现代制药)和胺碘酮治疗:①依那普利用法用量为:5~10 mg/次,2次/d;②胺碘酮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治疗时,坎地沙坦酯、依那普利可依据血压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用量。两组共治疗4周。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2 结果

2.1 不同治疗方案血压改善情况的比较

A组、B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SBP和DBP水平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SBP和DB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治疗方案患者左心房内径大小的比较

A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内径大小分别为(34.5±4.9)mm、(34.7±4.3)mm、(34.9±3.9)mm,B组分别为(34.3±4.5)mm、(34.4±4.1)mm、(34.6±4.5)mm。两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左心房内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治疗方案房颤发作次数的比较

A组、B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房颤发作次数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房颤发作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高血压药物治疗过程中容易合并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症,发病时出现严重症状,有可能引发栓塞,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因此需尽快处理。相关研究显示[3-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和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病人心房内压力异常升高,导致心房肌局部转换酶出现异常表达,上调血管紧张素受体mRNA水平,增强血管紧张素Ⅱ于心房中的作用效果,而血管紧张素Ⅱ能够增加病人体内心肌细胞钙离子负荷量,而超负荷则是引发房颤心房肌电重构的一个重要机制,这表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房颤的发生、预防密切相关。

胺碘酮是抗心律失常常见药物,能够阻断钾通道,且可抑制延迟整流钾电流[5];此外它还能够有效地阻滞超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内向整流钾电流,以及有效地抑制延迟后除极、早期后除极[6-7]。作为两种RAS抑制剂药物,坎地沙坦酯、依那普利能够有效地作用于病人的RAS系统,并发挥抑制作用,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时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A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SBP为(124.5±12.8)mm Hg、(125.6±13.1)mm Hg,DBP为(74.1±7.3)mmHg、(75.0±6.9)mm Hg;B组SBP则为(125.1±13.5)mm Hg、(125.9±13.9)mmHg,而DBP为(74.4±8.1)mm Hg、(75.2±7.2)mmHg;两组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提示两种不同方案均可有效地缓解高血压病情;左心房增大,是房颤发生过程中的典型症状,本文A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的内径大小分别为(34.5±4.9)mm、(34.7±4.3)mm、(34.9±3.9)mm,B组分别为(34.3±4.5)mm、(34.4±4.1)mm、(34.6±4.5)mm ,A组、B组经治疗后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不同方案均可以抑制左心房内径增大,缓解病情;本文A组经治疗后房颤发作次数为(5.8±0.8)次、(3.9±0.4)次,而B组则为(5.7±0.9)次、(3.8±0.5)次,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为(10.7±1.3)次,B组为10.8±1.5次),提示两种不同方案对房颤控制效果确切,减少房颤发作次数;A组、B组治疗后无论在血压控制、左心房内径大小、房颤发作次数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不同的RAS抑制剂均可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病情。李超[8]等人在胺碘酮、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房颤中指出,两组合用可降低房颤复发率,维持窦性心律,证实RAS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具有确切效果。

综上,坎地沙坦酯或者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均可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效果确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杜以梅,张家明,于世龙,等.RAS抑制剂预防心房颤动研究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3):161-162.

[2] 李广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房颤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0,8(7):556-557.

[3] 刘涛.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6下半月版):823-824.

[4] 周小良,吴立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对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电重构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6):939-941.

[5] 冯晓云.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房颤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3):77-78.

[6] 蒋军华,郑乃清,何皓,等.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2):103.

[7] 王勃.60例心房颤动应用胺碘酮转律的疗效观察和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1):108-109.

[8] 李超,蒋勇,韦玉华.等.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2):151-153.

(收稿日期: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