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大直径前囊口处理大硬核白内障的手法

  • 投稿韬光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713次
  • 评分4
  • 95
  • 0

江文良

广西贺州市人民医院眼科,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 目的 临床分析大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对大直径前囊口处理的运用。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200例(200眼)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并应用大直径前囊口处理手法,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视力改善效果。结果 和治疗前相比,200例患者在治疗后1d、1周、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角膜屈光度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散光度数逐渐从顺规性散光转向逆归性散光。 结论 大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对大直径前囊口处理应用,能够对患者的视力实施良好的纠正,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大硬核白内障;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大直径前囊口;手法

[中图分类号] R779.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4(c)-0083-02

[作者简介] 江文良(1978-),男,广西贺州人,本科,主治医生,主要从事眼科临床工作。

该次研究随机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200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主要探讨了大硬核白内障手法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大直径前囊口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200例患者(20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大直径连续环形撕囊治疗,均为单眼,均知情同意。其中男性患者150例(150眼),女性患者50例(50眼),年龄在45~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8±3.8)岁。依据Emery分类法,在核硬度分级方面,10眼为1级,31眼为2级,51眼为3级,68眼为4级,40眼为5级。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运用爱尔凯因(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牵引固定其上直肌,将结膜瓣做出来,其基底为穹窿部,将一长度为6 mm左右的水平切口开在角膜缘后2 mm处,1/2巩膜厚度板层向透明角膜内进入1.5 mm左右,呈梯形隧道切口,即外口较内口小,然后将黏弹剂注入,11点半钟位将内口刺穿向前方进入,连续环形撕囊直径在7.0~8.0 mm之间。撕囊要点为:起瓣后向瞳孔中间顺势内收囊膜,频率为每运针撕1次,完成撕囊之后,基于整体观察可以发现囊膜撕裂变成呈花瓣形。将粘弹剂针头从囊口开始深入到前囊,并注入适量的平衡液,实施水分离,再旋核过程中左右手分别呈T型和L型,同时也要完全进入到前房。然后运用晶体挽核器使核从切口整体娩出。并彻底冲洗掉双冠针头上的残余皮质,之后植入后房型PMMA人工晶状体,并且一定要挤出前房中的粘弹剂残余。在手术操作完毕,如果患者切口水密性较差,则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1~2针缝合,将眼膏涂在其上,单眼包扎,完成手术。

1.3 统计方法

治疗前后患者的角膜屈光度变化情况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视力人数及散光径线均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视力对比

和治疗前相比,200例患者在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治疗前后角膜屈光度及散光径线

术后1周、3个月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角膜屈光度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散光度数逐渐从顺规性散光转向逆归性散光。具体数据如表2和表3所示。

3 讨论

目前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临床手法白内障手术也对其进行了日益广泛的应用[1]。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撕囊是其中一个极为关键的步骤。连续环形撕囊由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比截囊更受欢迎,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和接受[2]。连续环形撕囊之前主要限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手术过程中切口予以角膜曲率测量,以散光轴向定切口部位,以减少散光,提高视力,如无明显散光的以颞上反眉弓切口为主。相关医学学者[2]研究表明,运用连续环形撕囊将大于常规直径的前囊口制作出来用于手法白内障术中,通过对患者手术过程中撕囊的成功情况、手术之后视力情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发现,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中在本次临床研究中连续环形撕囊前囊口的手术治疗大硬核白内障,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后视力有显著改善,尤其是在治疗后3个月,85%患者是视力在0.5以上,足以可见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

在临床手术治疗中,也要总结相应的手术经验:①在手术中对于似胶冻样的I~II级晶状体核,因为其具有硬度低的特点,因此采用器械非常容易将其弄碎,就给囊袋的摘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在对其充分水分离及水分层之后,将少量粘弹剂迅速的从前囊下注入,也就会让晶状体核边缘从另外一个方向逸出,对其囊袋摘出难度可以显著降低[3-4]。②在对III级核进行处理过程中,在对其实施水分离之后,将适量的粘弹剂注入到前房,并采用晶状体调位钩撬住核的方向,将晶状体圈匙垫在核之下,以免核再次滑入到囊袋之中,之后将圈匙圈前部为支点,把晶状体核从囊袋中脱离处理出来[5]。③对于IV-V级硬核,则需要将其囊口开大,实施水分离及分层之后,轻压硬核下方,以能够让其从上方脱出囊袋,并进一步将其进行旋转到前房位置,将适量粘弹剂分别注入到核前和核后方,之后把核采用劈核法挤压成两半,分两次将其分别套出。在本次手术后也将前房中的粘弹剂残余成功挤压了出来,以确保患者手术治疗质量。④从前房正压下进行囊口撕裂,首先要确保前囊撕口圆滑,以为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提供方便,不易脱位。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也必须要保持囊袋的完整,将虹膜晶状体隔重新建立,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视网膜脱落、黄斑囊样水肿以及玻璃体过度前移等等问题的发生[6]。⑤在将硬核成功娩出之后,可以将液体通过任何一个辅助穿刺口进行灌注,以能够确保前房保持正压,同时再从另外一个辅助穿刺口将皮质进行抽吸,其对临时封闭巩膜隧道切口有效避免,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同时互换关注和抽吸部位还能够提高皮质清除的彻底性,并且能够进一步对后囊膜实施抛光,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对角膜内皮产生损伤[7]。另外在手术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常见并发症包括囊膜破裂以及悬韧带断离,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则主要是和晶状体核硬度以及手术技巧等密切相关。术后并发症常见的有角膜水肿,还有比较少见的前房出血以及迟发性葡萄膜炎等,这些并发症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即可以显著改善,在该次患者临床治疗后,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手术效果良好。

该研究结果: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和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角膜屈光度有显著提升,差异对比(P<0.05);术后平均散光度数逐渐从顺规性散光转向逆归性散光。和相关医学研究[8]结果一致,充分说明了大硬核白内障手法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应用大直径前囊口安全有效。

总之,大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对大直径前囊口处理应用,能够对患者的视力实施良好的纠正,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海,刘建国,赵栋,等.硬核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29-2330.

[2] 刘海凤,杨洋,李艳华,等.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高龄硬核白内障中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5):125-126.

[3] 黄海涛,赵永旺,易笃友,等.前房维持器在小切口非超乳硬核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2):1316-1318.

[4] 袁昱.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3):231-232.

[5] 马莉.适合基层医院的硬核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J].中外医疗,2010(23):26-29.

[6] 张翠丽.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5):32-33.

[7] 张世华,廖润斌,蔡树泓.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J].广东医学,2011,32(17):2305-2307.

[8] 李娜,毛安真,谢先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67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5):226-227.

(收稿日期:201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