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式缝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 投稿张安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771次
  • 评分4
  • 33
  • 0

李志红

山西省太原市太航医院妇产科,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式缝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Cho缝合术及B-iynch缝合术,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子宫切口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小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切口均良好恢复(P>0.05)。结论 产后出血后采用能Cho子宫压迫缝合术能够有效止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产后出血;子宫压着破式缝合;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14.4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b)-0082-02

[作者简介] 李志红(1966.1-),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手术工作。

产后出血是产科一直以来重视的课题,是指胎儿娩出后,产妇在24 h内失血量大于500 mL的情况,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处理方法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子宫收缩乏力、分娩中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均是重要的原因,产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生命安全可受到较大的威胁[1]。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子宫压迫式缝合治疗为近年来临床使用的新型治疗手段,为探讨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该研究对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80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26±2.11)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65±3.21)周,分娩史:1~3次,平均分娩史(1.23±0.35)次,分娩方式:剖宫产23例,自然分娩17例;参考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0.95±2.66)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32±3.57)周,分娩史:1~4次,平均分娩史(1.56±0.71)次,分娩方式:剖宫产22例,自然分娩18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中缝线均使用单乔可吸收性缝线(W3709)或者1号薇乔线进行。观察组采用Cho缝合术治疗,第1进针点选择在子宫严重出血部位,从子宫前壁到后壁贯穿缝合,之后在进针点旁侧3~4 cm部位,由子宫后壁贯穿缝合至前壁,之后在第2进针点旁侧3~4 cm部位,由子宫前壁贯穿缝合至子宫后壁,在第3进针点旁侧3~4 cm部位。由子宫后壁贯穿缝合至子宫前壁,形成方形缝合,之后打结,待出血完全停止后,采用常规方式关闭子宫切口。

参考组患者手术后缝合采用B-lynch缝合手法,医生托起患者子宫出腹腔,之后按压腹腔,观察子宫出血现象,对于出血现象不明显患者可给予此类手术治疗。膀胱覆膜向下推,并反折,从右侧子宫切口下缘3 cm距子宫右侧2~3 cm处由外向内进针入宫腔,出疹后选择在切口上方3 cm处周围约3~4 cm,采用缝线进行牵拉,直至其牵出子宫角3~4 cm范围内,工地垂直绕向子宫,直至其到达前壁相对应部位,缝针进入宫腔内,水平出针到左侧子宫后壁。与宫底垂直方向拉出缝线,同时将其绕出子宫前壁,右侧子宫相对应的部位,分别缝合左侧子宫切口上、下缘。由一名助手进行辅助。

1.3观察指标

手术后在患者臀部下方放置弯盘,对术后2 h阴道累积流血量进行收集,观察术后患者出血量、出血停止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有恶露、晚期产后出血等现象。分娩后42 d患者入院进行复查,均再次接受B超检查,观察子宫体血流运行情况、子宫切口是否良好愈合等。将随访方法、内容等告知患者并征得其同意后进行随访,记录观察患者平均月经量、月经复潮时间、术后是否有痛经现象、是否妊娠等。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产后平均出血量

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见表1。

2.2观察组患者成功止血率及并发症

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2。

2.3患者术后

42 d术后恢复良好,同意接受B超检查,观察组与参考组子宫切口良好愈合,子宫体血运良好,未出现产后出血现象。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患者月经均在40 d~3月内恢复,月经量正常,未出现痛经现象,无感染、宫腔内感染患者。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产后出血后,患者同时伴随短期或长期的并发症,因此及时止血操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治疗中促进子宫收缩已经成为临床公认的治疗手段[2]。在分娩中产妇过于用力,过度疲劳,子宫不断收缩,而产后产妇自身机体较为虚弱,产后疲劳加重,凝血障碍等均可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子宫压迫缝合术是在1993年由英国Milton Keynes医院首次提出的控制出血的缝线方法,操作简单,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子宫压迫缝合术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在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时,首先需要了解适应症,一般认为胎盘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可采用本治疗方法。在对患者进行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时,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时机,在使用促进宫缩药物、按摩子宫等常规方法无效时,尽快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3]。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主要是通过对子宫壁弓状血管进行压迫、捆绑,从而对血流速度、量等进行控制,诱导血栓出现,进而实现良好的止血效果。子宫肌层供血受到影响,缺血,子宫收缩受到刺激加大,血窦受到的压迫进一步加大,在作用下关闭,进而实现良好的止血现象。

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采用压迫缝合术治疗后,产妇产后大出血现象得到良好控制,有效减少子宫切除率,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目前临床已有的关于子宫压迫缝合术后导致的不良结局报道逐渐增加,主要为宫腔粘连、子宫坏死等[4]。B-lync缝合术主要在前置胎盘、子宫收缩无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引起的产后出血中使用,在手术治疗中,出血量较大,可发现明显出血者,缝合时采用“8”字法,之后再进行治疗。在治疗中同时对膀胱下推,从而有效减少手术中膀胱受到的损伤。在贯穿子宫切口缝线距离边缘时,一般为3 cm左右,从而避免子宫肌肉收缩后,剩余组织过短而导致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切口对合差等现象。在缝合时,双侧缝线要对称,同时尽量均匀、适度的打结拉线,打结后,子宫浆膜间、缝线之间距离一般以容纳一小指尖为宜,同时在关闭腹腔时需要对子宫色泽进行观察,是否正常[5]。Cho缝合术时,宫角部可出现血液堆积,对于这些积血需要清除,宫角部需要缝合部位,医生左手采用方块缝合方法进行,缝合后对局部肌肉色泽进行观察。在子宫角部分缝合后,针眼常出现明显出血现象,因此在对针眼部位进行局部缝扎时,尽量采用0/3可吸收线进行。总之,无论哪种手术方法,术中缝合位置是否恰当对于手术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保证缝合位置的正确,在拉线打结时要用力均匀、保证松紧适中,缝线对组织的切割,同时可显著预防缝线滑落、子宫坏死等,在对子宫体前后壁之间进行缝合时,严禁长期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避免宫腔粘连的出现。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成功止血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良好愈合,由此可知,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然而该次研究纳入样本较少,同时随访时间较短,因此尚需进一步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莉钦,郎建花.子宫下段垂直平行压迫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6):549-550.

[2]红清.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4(11):691.

[3]应豪,段涛.B-Lynch及其他保守缝合法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5(2):102.

[4]肖梅.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18(2):69-70.

[5]蒋红清,刘亚杰,刘海艳.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4(11):691.

[6]刘彩秀.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15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24):201.

[7]刘海梅,黄小芸,廖莉君,等.子宫下段压迫式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21):39-42.

[8]魏红,戴哲凡,黄修治.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23(7):18-20.

[9]代秀云,刘国杰,郭兆君.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43-44.

(收稿日期: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