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刍议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50例临床治疗

  • 投稿排骨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281次
  • 评分4
  • 77
  • 0

黄慧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该组50例患儿通过相关措施进行救治后,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通过治疗后在腹胀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胃液清亮时间等方面有所改变。 结论 应该及时的诊断新生儿胃肠功能疾病,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明确,重视支持疗法、血管活性药物、微生态治疗、胃肠减压等方面的治疗,加快患儿疾病康复的速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091-02

新生儿因为胃肠道在生理上有着相对特殊的特征,胃肠功能很容易出现障碍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非感染或者感染等原因造成危重症时患儿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等表现[1]。胃肠功能障碍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及时对疾病进行诊断,明确疾病,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疾病进行治疗,能够使病死率得到有效降低[2]。为探讨分析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措施,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收治的50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22例。患儿在出生后明确诊断胃肠功能障碍的时间为:10例在出生后的1 d,18例在出生后的1d~2d,15例在出生后的3d,7例在出生超过3 d后;其中26例早产儿,24例足月儿;32例自然分娩患儿,18例剖宫产患儿。其中3例胎粪吸入综合症,2例新生儿硬肿症,10例新生儿感染,35例新生儿窒息。该组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与《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标准互相符合。

1.2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临床分期标准

该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分期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早期:患儿临床上腹部有轻微胀气、呕吐、烦躁等症状,肠鸣音呈现逐渐减弱或者正常的状态。②中期:患儿临床上有着明显的腹胀、呕吐、嗜睡等症状,肠鸣音呈现显著减弱等状态。③晚期:患儿临床上高度腹胀、呕吐、昏迷等症状,肠鸣音呈现消失状态。该组研究对象中25例早期胃肠功能障碍患儿,15例中期胃肠功能障碍患儿,10例晚期胃肠功能障碍患儿。

1.3方法

该组患儿均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其中主要包含营养支持、免疫、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循环与血压功能、呼吸支持、氧疗等方面的治疗措施[3]。该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对胃肠功能障碍进行全面控制。主要有:①禁食:如患儿临床上有消化道出血、反复胃潴留、进食后加重腹胀、持续腹胀等症状的,则应给予禁食。②胃肠减压治疗。有腹胀症状的患儿在禁食过程中还应该通过胃管给予胃肠减压处理,每隔一段时间将胃管放开进行抽气减压,可以将腹胀的情况有效减轻以及缓解,同时还有利于发现胃出血、胃潴留等疾病。③对胃肠粘膜进行保护,给予抗酸、止血等治疗。通过1.4%碳酸氢钠以及生理盐水对胃部进行冲洗,确保有着澄清的洗出液,采用10~20 mg/kg甲氰咪胍给予入胃,每隔8h进行1次,给予0.5 kU立止血入胃处理,2次/d。④对胃肠道循环进行改善,促进胃肠功能得到恢复,采用2~3 μg/(kg·min)多巴胺经过微量泵给予持续静脉滴注处理,给予每次0.2~0.5 mg/kg的酚妥拉明给予静脉推注,1次/2~6 h。⑤促进胃肠道动力改善,给予多潘立酮0.3 mg/kg/次注入胃管,3次/d。

1.4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①显效效果:患儿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后没有出现腹胀、呕吐等临床表现。②有效效果:患者在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后没有出现呕吐等情况,明显减轻腹胀症状,基本恢复正常肠鸣音。③无效效果:患者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后临床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出现死亡。

2结果

2.1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治疗效果

该组50例患儿通过相关措施进行救治后,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见表1。

2.2对比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通过治疗后在腹胀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胃液清亮时间等方面有所改变,早期患儿改变的情况相对明显,见表2。

3讨论

由于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治疗时机,因此临床上应该对病情的变化进行严格观察。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通常是因为重度窒息、严重感染、重度硬肿症、核黄疸、新生儿出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败血症、呼吸衰竭、等原因造成的[4]。

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有着较小的胎龄,吞咽协调、吸吮能力相对来说较差,胃肠的传播速度、收缩幅度以及蠕动能力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延迟胃肠排空的速度;早产儿有着较低的消化酶活性以及含量,则会使肠粘膜有着较高的渗透性,患儿没有成熟的胃肠粘膜动力、功能,很容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疾病[5-6]。有败血症的患儿,因为血循环受到大量毒素与细菌侵入,将炎性细胞激活,使炎性介质有所释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胃肠道屏障功能[7]。新生儿治疗时因为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有着较为严重的腹胀情况,及时的进行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对腹压减轻有一定帮助,对呼吸功能起到改善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氧等症状。由于新生儿没有完善的胃肠功能,一旦功能出现障碍时,则应该禁止饮食,避免出现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

该组患者在通过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该组研究结果表示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主要是通过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确保肠道的连续性、肠粘膜屏障得到有效维护,使患儿的氧供、循环、稳态能够维持在良好的范围内。另外,分析该研究结果得知,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胃液清亮、胃潴留、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与患者的分期标准有着较大的关系,其中早期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对少于中期、晚期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该组研究结果与程威,吴红敏[8]的研究数据有着一致的结果。代表及早的发现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疾病,采取措施进行治疗,能够加快临床症状消失的速度。

综上所述,患儿胃肠功能障碍处于早期状态进行治疗能够有着较快的痊愈速度、较轻的临床症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因此,应该及时的诊断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明确病情,做好重视支持疗法、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微生态治疗、胃肠减压、促进胃肠动力等临床治疗,加快患儿恢复健康的速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曹桂玲.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4(4):172-173.

[2]刘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141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7(1):293-294.

[3]曹敬燕.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与预防[J].航空航天医药.2010(3):109-110.

[4]许波,李炳臣.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5(1):293-294.

[5]曹杰星.危重早产儿合并胃肠功能障碍7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9(1):841-842.

[6]孙茜.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34例临床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11,4(23):196-197.

[7]刘玉荣.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12(5):644-645.

[8]程威,吴红敏.早产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7(14):100-101.

(收稿日期: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