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 投稿美少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662次
  • 评分4
  • 41
  • 0

刘艳芳 胡 燕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综合内科,湖南株洲 412200

[摘要] 目的 探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引进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并为该院新的护理理念的开展提供实践指导。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0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增强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实现医院与患者的双赢效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预见性护理;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不稳定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c)-0028-02

[作者简介] 刘艳芳 (1981.2-),女,湖南醴陵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由于该病具有两个不同的转归,所以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显得意义重大[1]。若治疗得当,可使其转化成稳定性心绞痛,缓解其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当,可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心肌梗死[2]。而护士作为医嘱的执行者,与患者的接触最为频繁,所以提供精心、细致的护理服务对于患者的病情预后无疑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查阅国内万方数据库多篇文献后,发现预见性护理在心内科的应用深受护理专家的青睐[2]。该项调研,分析了2010年8月—2012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了解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治疗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28例,年龄为38~73岁,平均年龄为(41.9±1.3)岁。所有患者均经常规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脏彩超检查后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其诊断符合第7版人卫版《内科学》教材中关于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该次调研纳入标准为:患者不存在其它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不存在精神、心理疾患;能够配合该次调研的全部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疾病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内容。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①预防诱发因素:情绪受刺激,突然改变体位、饮食变化、运动睡眠变化,天气变化,排泄方式改变,饮食过甜过咸等都是诱发因素,护士应帮助患者了解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诱发因素,做好防范措施,合理起居,适时增减衣服,避免一切不良刺激。②个性化心理干预:由于剧烈的心前区疼痛,会导致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所以,护士需把握每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机会,在全面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文化层次后,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护士采取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转归,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期待以减轻心理焦虑。另外,护士采取诱导式发问的方法试图走入患者的内心,鼓励患者诉说心中不快,在交流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一同探究不良情绪的溯源事件,并提高解决方案。在交流全程,护士始终以换位思考作为沟通准则,采取安慰、鼓励、支持等多种心理学技巧并重的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心理耐受性。③全身放松训练:护士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左手置于腹部,右手置于胸部,并让患者用力吸气,感受腹部上抬至最高点处,屏气3 s,再缓慢呼气。其中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为1∶1,每次腹式呼吸频率以4~6次为宜,每次训练时间为10 min,早晚各训练1次,可达到身心放松的理想状态。同时,患者可取平卧位,从面部、颈部、背部、胸部、腹部、上肢及下肢肌肉依次收缩及舒张,每次持续时间为10 min,早晚各训练一次,可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缓解不良情绪。④社会支持力度的协调:护士还需成为一名合格的协调员,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内心的想法告知患者家属,并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地关心及鼓励,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护士还可邀请家属一同参与到患者的日常护理实践中,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多次的互动,可增进彼此情谊。⑤答疑座谈会召开:护士每周召开1次病友座谈会,邀请所有患者参与。患者根据这周来所遇到的医疗问题提出疑惑,护士一方面鼓励所有与会患者给予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另一方面护士给予通俗易懂的解答。借助这一互动,即可以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他们早日回归社会,还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力度,内化相关知识内容。⑥预见性健康教育,避免过度劳累,告知患者适时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但不能过度疲劳,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等静运动,修身养性,平衡心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正确的急救知识,消除患者内心的焦虑。此外,还要叮嘱患者按时服药,遵医嘱,戒烟戒酒。此外,饱餐、用力排便等都可以导致患者心率加快、心脏负荷急剧增加,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患者应少食多餐,平时多食用香蕉和蜂蜜水,避免便秘的发生。如有便秘发生,可以食用缓泻剂,避免因用力排便诱发的心绞痛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环境要相对安静,避免噪音刺激等。

1.3 观察项目

待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向其发放自行制作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采取封闭式答案,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同时根据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共划分为3个级别: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但尚未达到显效程度,心电图相较于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经治疗无好转,甚至病情出现恶化加重。总有效率计算公式为: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该组调研全部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对比

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进而引发心肌暂时缺血、缺氧,其形成的代谢性产物会刺激冠脉壁,然后通过神经传导通路上传至大脑痛觉中枢,引起心前区出现剧烈疼痛感[3]。疼痛感是心绞痛患者最常见的主管感受,若长期经历这种体验,会影响患者正常作息、工作及生活,使生存质量大大下降。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的出现,更有甚者可出现心脏猝死[4]。由于该病发病性质较为凶险,病情进展迅速,所以能够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并提出策略性的解决方案在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中显得意义重大。

该研究查阅国内文献后发现[5],多位护理学者倡导在心内科中开展预见性护理方案,且该模式在病房中的运作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故在该次调研中,笔者选取了7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其中预见性护理对全体护士的要求更高,需要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了解不稳定心绞痛诱发因素,并联系日常场景,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有关注意事项,让患者从自身做好预先防范。其次,主管护士加强病房巡视,将以往的被动遵从医嘱护理转变化主动护理,通过对患者的外部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判断其病情进展,及时做好心绞痛干预,大大降低了该病的诱发率,促进其病情的预后康复[6]。而该次调研结果也说明了预见性护理促进病情预后康复的有效性,即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预见性眼光不仅仅局限于疾病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领域。主管护士针对研究组患者的个体化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护患沟通,让护士对患者的内心有更多真实的了解,可使护士更好地落实护理措施,增强护患信任感,提高护理满意度。而身体放松训练的开展,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提高满意度。故在本次调研中,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玉芳.临床护理路径存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12):1507-1508.

[2]罗海莲,肖友雪.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评价[J]. 中外健康文摘,2011,8(41):345-346.

[3]王青云.不稳定心绞痛的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2012,11(11中旬刊): 387-388.

[4]任永云.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护理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1, 24(3下旬刊):225-226.

[5]殷丽颖.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4中旬刊):1476-1477.

[6]徐萍.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221

(收稿日期:20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