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天麻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

  • 投稿Su S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34次
  • 评分4
  • 41
  • 0

刘晓林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一科,辽宁抚顺113008

[摘要] 目的 探讨天麻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 方法 选取该院12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天麻素0.6g,1次/d静滴联合舒血宁10 mL,1次/d静滴。对照组62例,给予天麻素0.6 g,1次/d静滴。两组患者均用药7 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3 %,观察组总有效率75.8 %。两组对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天麻素;舒血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118-02

[作者简介] 刘晓林(1979-)女,辽宁沈阳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属于后脑循环,主要供应小脑及脑干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由于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1]。出现在不同部位的供血不足导致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组成不同的症状群。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等症状[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与椎基底动脉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目前该病发病率高,有年轻化趋势,病程持续时间长,给患者及家人造成严重的负担。该院在临床上采用天麻素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5月在该院门诊诊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共126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72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1.5岁,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4例,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以上病例均是因“头晕、恶心 、视物旋转”来该院治疗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减少,有血管狭窄表现。并且经头CT或MRI排除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眩晕,排除眼、耳和颅内其他疾病所引起眩晕。同时排除患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3]。

1.3 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4],即:①患者眩晕持续时间仅数分钟,每日发作数次或数日发作1次;②眩晕为旋转性,表现为平衡失调、倾倒感、猝倒、不稳感等;③患者有肢体无力,运动障碍,麻痹等表现;④有视力模糊或复视表现;⑤有面部、肢体麻木,感觉缺失或感觉异常表现;⑥有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表现。具备第1、2项及3~6项中1项或1项以上表现,同时经听力学前庭功能检查、心电图、CT等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即可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1.4 方法

治疗组64例,给予天麻素0.6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静滴,联合应用舒血宁1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静滴。对照组62例,给予天麻素0.6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静滴。两组患者均用药7 d,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均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有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正常给予降压、降糖药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及评价标准

根据眩晕症状的缓解情况将疗效分为:①治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患者无眩晕。②好转:症状明显缓解,但未完全缓解。③未愈:临床症状无缓解。以治愈和好转的总和作为总有效率[5]。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病例均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口干、上腹不适的不良反应,经给予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缓解,不需停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多是因为动脉硬化或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血管,影响了椎基底动脉供血,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前多发生于教师、文案、编辑等人群[6]。他们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很少运动,引起脑血管弹性减退、颈椎疾病等,并相应地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以前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许多年轻人因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率持续升高而且更年轻化了[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使患者出现眼花、视物模糊,昏暗发黑,视物旋转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

天麻素提炼自天麻,其化学名称为:4-羟甲基苯-D-吡喃葡萄糖苷半水合物。天麻素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提高脑细胞抗缺氧 能力、增加脑血流量、减少脑血管阻力,尤其是对椎一基底动脉的血流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明显缓解由供血不足而带来的平衡障碍、眩晕、耳鸣和眼球震颤等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8],天麻素可增加中央、外周动脉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阻力,扩张血管,增加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改善大脑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舒血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银杏叶,具有有促进脑血液循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和保护脑细胞;增加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神经细胞损伤;改善缺氧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营养的作用,对眩晕、头痛、耳鸣、健忘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Zheng GQ等[9]的研究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效果,与单用山莨菪碱治疗比较,结果显示联用组起效时间、用药总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成本降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组。提示舒血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可显著缩短药物起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该研究中,分别采用天麻素+舒血宁注射液与单用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结果显示,联用组总有效率达95.3%,治愈率达85.9%,均显著优于单用组。提示联合应用天麻素+舒血宁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效果更佳,显著加快脑组织内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

综上所述,天麻素联合舒血宁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正荣,罗红淋,肖静. 天麻素对动脉血管顺应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4(3):197-201.

[2] 张宏杰,周建军,李新生. 天麻研究进展[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3(1):87-88.

[3] 贾连红,刘斌,张晋霞.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评价[J]. 河北医药. 2008(9):97.

[4] 戚秀杰,王顺.头穴透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中国针灸,2011,6(12):254-255.

[5] 杜雅芹,王晓佳.奥扎格雷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J].当代医学,2009,11(5):128-129.

[6] 李可建.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5):277-279.

[7] Alajbegovic A, Resic H, Merhemic Z, et al.The vertigo syndrome, magnetic resonance and magnetic angiography of the head in patients on a chronic hemodialysis program[J].Med Arh. 2001;55(4):227-9. Croatian.

[8] 方宝霞,时晓亚,李鹏,等.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系统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6(1):127-129.

[9] Zheng GQ, Wang Y, Pan J.Clinical observation on Qingling Dingxuan Decoction in treating vertigo cause by insufficient blood-supply of ventebrobasilar artery[J].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6 Nov;26(11):1021.

(收稿日期: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