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027次
  • 评分4
  • 77
  • 0

王 波1 王爱霞2

1.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输血科,山东菏泽 274000;2.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医药学科,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60例供血者和受血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取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盐水法检测。结果 研究组阳性检出率15%,显微镜下观察,均能见特异性细胞凝集,检测的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强,准确度高;对照组阳性检出率5%,显微镜下观察,有2例能见特异性细胞凝集,检测的灵敏度一般,稳定性一般,准确度一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能确保临床输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输血检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盐水法;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b)-0188-02

[作者简介] 王波(1978.11-),男,山东菏泽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临床输血实验室诊断。

王爱霞(1976.2-),女,山东菏泽人,大学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中医药学。

在临床输血时,交叉配血试验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均比较重要,能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盐水法实施交叉配血试验时,对不配合的Ig抗体与IgG抗体,一般Ig抗体的检出率较高,而IgG抗体的检出率较低,经常会出现漏检的情况,无法满足交叉配血中的实际需求。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MPT)能快速检验完全抗体及不完全抗体,此该技术具备快速、方便、准确性高、灵敏度高和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成为输血检验中常用的方法[1]。为了保证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受血者发生溶血性反应,分析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供血者和受血者共1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盐水法及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实施交叉配血试验,并观察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供血者和受血者共160例,受血者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1~80岁,平均年龄为(52±2.67)岁;供血者100例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为20~48岁,平均年龄为(30±3.16)岁。将受血者及其供血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为1~75岁,平均年龄为(46±2.35)岁;其中56例供血者均为健康人,24例受血者的疾病类型为:产后大出血12例,车祸伤8例,心脏搭桥手术3例,胃癌1例;对照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为2~80岁,平均年龄为(48±2.56)岁;其中44例供血者均为健康人,36例受血者的疾病类型为:产后大出血14例,车祸伤12例,心脏搭桥手术7例,胃癌3例。

1.2 试剂和仪器

该研究中MPT法使用聚凝胺介质试剂盒,试剂:低离子溶液、重悬液和凝聚胺溶液等。盐水法以普通生理盐水为介质。

仪器有:试管、显微镜(美国)、离心机(日本,KUBOTA公司)和电热恒温水箱等[2]。

1.3 方法

研究组采取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测:①取采集受血者静脉血内分离的2滴血清,将其置入主侧管内,再加入3%~5%供血者的1滴红细胞悬液;②取供血者2滴血清加入次侧管,并加入3%~5%受血者的1滴红细胞悬液;③在主次侧管内均添加0.65 mL的低离子介质,再分别加入2滴polybrene试剂,将其摇匀,使其混合后,用离心机以3 400转/min的离心10 s,将上清液倒掉,管滴残留的液体0.1 mL,微微摇动试管,肉眼可见明显凝聚时,在主次侧管内分别加入2滴悬浮液,轻摇,出现1 min非特异性的凝集后消失,表明检验结果为阴性,配血相合;如果凝聚后未消失,表明结果为阳性,配血失败。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盐水法检测:①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 mL,用离心机以3 000转/min离心2 min,分离成血清,将红细胞配成2%的盐水悬液;②把供血者的血样用同样的方法,分离出血清,配置出2%的红细胞悬液;③取2支洁净的小试管,1支装入受血者的血清和供血者的细胞,另1支装入供血者血清和受血者的细胞;④按标记的主侧管放1滴受血者的血清,加入供血者的1滴红细胞悬液;次侧管放1滴供血者的血清,加入受血者的1滴红细胞悬液,将其混匀后,以1 000转/min,离心1 min,微微侧动试管后观察结果;⑤观察试管的上层液有无溶血,再斜持试管保持侧动或者轻轻弹动,观察管底的反应物是否凝集;⑥主次侧管内均无溶血和凝集,表示检验结果为阴性,配血相合;主测管无凝集,而次测管不凝集,无溶血时,表明结果为阳性,配血失败[3]。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交叉配血试验效果情况

研究组耗时(2±1.12)min,对照组耗时(6±1.28)min;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15%,显微镜下观察,均能见特异性细胞凝集,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5%,显微镜下观察,有2例能见特异性细胞凝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研究组检测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7.5%、95%、96.25%,而对照组的灵敏度、稳定性一般和准确度分别为75%、68.75%、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一旦出现输血的方法或者操作不当,输血者就会面临健康和生命威胁,为了保证输血安全,不但需按照要求做好“三查七对”等工作,而且还需保证血袋完好度,检查血液性质及颜色等,保障交叉配血试验的安全性[5]。临床上实施交叉配血实验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低离子聚凝胺法、盐水法和酶法。盐水法具备操作简单、方便优势,但是无法检测出受检者的不完全抗体,因此,在输血中,采取盐水法出现输血反应的几率较大,危险性较高。酶法则存在操作比较复杂、耗时和耗力等缺点,因此,以上两种交叉配血实验法均无法在临床广泛使用。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不但可缩短检测的时间、也能检测出受检者的不完全抗体,而且对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效果也比较好,灵敏度比其他方法高出约100倍,故成为目前输血检验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研究主要采取盐水法及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实施交叉配血试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的阳性检出率为15%,高于盐水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并且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还具备高灵敏度、强稳定性和高准确度的优点。与申维国等[6]的研究结果,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阳性检出率10.5%,盐水法阳性检出率4.6%相比,本研究的阳性检出率略高,这与实验操作中的步骤和检验员的技术有关。另外,该研究对两种交叉配血试验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比较,发现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检测的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强,准确度高。而周本霞等[7]的研究中,却并无此类的相关研究。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能顺利检测出不完全抗体与完全抗体,促进红细胞和不规则抗体反应,在添加低离子介质后,能大幅度降低介质离子强度,促使红细胞与相应抗体产生反应。聚凝胺属于阳离子聚合物的一种,它溶解后会出现大量正电荷,能与红细胞的表面唾液酸中携带的负电荷中和,缩减红细胞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之间能互相接近,促使其出现非特异性的凝集。此时在其中加入重悬液,若出现红细胞凝集后散开,非特异性的凝集减少发生假阳性的机率。所以,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法能有效弥补盐水法中的不足之处,减少或者避免发生假阳性的现象,从而能提高交叉配血、抗体筛选及血型鉴定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8]。

综上所述,在临床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具备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稳定性强、灵敏度高等优势,还能减少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针对红细胞不完全抗体而言,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具备明显的致敏作用,可有效提高常规血型与其他抗体等的检出率,其应用范围较广。在临床检验中采取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可对受检者出现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进行有效预防,缩短其结合反应的时间,可明显提高红细胞反应速度,确保输血的安全性。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还能有效降低受血者的医疗费用,故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其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拥军.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5):183.

[2] 孙利,侯史文,陈灵芝,等.卡式微柱法联合聚凝胺法配血对预防输血反应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2):231-232.

[3] 黎红梅.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9):2543-2545.

[4] 段宇华.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浅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94.

[5] 叶旭英,曹颖.低离子聚凝胺用于输血检验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45-46.

[6] 申维国.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2):25-26.

[7] 周本霞,喻飞,王佑清,等.临床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9):4418.

[8] 王丽,李浩,朱阳泉,等.聚凝胺及抗人球蛋白法在AA-PNH患者疑难配血中的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1(2):163-164.

(收稿日期:201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