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观察

  • 投稿尚诚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479次
  • 评分4
  • 70
  • 0

李华

鞍山市肿瘤医院电诊科,辽宁鞍山 114036

[摘要] 目的 观察彩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肝癌患者42例,采用彩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1个月后临床效果及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癌胚抗原(CEA)以及甲胎蛋白(AFP)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90.4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TBIL、ALT、AST、AFP以及CEA均明显降低,Alb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彩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能够有效的引导进针,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彩超引导;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b)-0158-02

[作者简介] 李华(1973-),女,朝鲜族,吉林省延吉市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腹部及浅表器官超声方面的工作。

肝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疾病,由于临床症状比较隐匿,大多数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且由于肿瘤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患者自身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患者不能采用手术切除进行治疗[1]。近年来,作为一项治疗肝癌的新技术,射频消融(RFA)以其微创、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特点,成为临床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2-3]。本文采用彩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了肝癌患者4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肝癌患者42例,采用彩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所有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超声、增强 CT、血管造影等诊断为肝癌,所有患者诊断均依据1999年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新修订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并经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证实。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54.8±5.3)岁;肿瘤直径2.6~7.4 mm,平均肿瘤直径(4.3±1.8) mm;1个癌灶18例,2个癌灶14例,3个癌灶6例,4个以上癌灶4例。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APLIO XGSSA 790A彩色超声仪、HI VISION PREIRUS彩色超声仪以及WE 7568多级射频肿瘤消融仪进行治疗操作。治疗前采用CT或MRI确定肿瘤的位置以及三维直径,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患者于术前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50 mg和非那根25 mg以镇痛和镇静,采用仰卧及左侧卧位,将一散电极片放于患者后背,超声定位后选定皮肤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皮肤约3 mm,在超声的引导下进针,将电极置入,最佳位置应选择在可以使肿瘤及其周围至少1 cm的正常组织热凝坏死的部位[4],针尖到达肿瘤对穿刺缘后回撤约0.5 cm,将治疗仪开启,每次治疗8~12 min,将冷循环系统关闭,当电极针尖温度升高至90℃时,拔出电极,防止针道出血以及癌细胞通过针道种植或转移。对直径不超过3 cm的结节可以采用单针穿刺单点消融的方法;3 cm以上的结节则采用单针多点单次或多次消融的方法。治疗后,有效布针的结节部位呈现回声增强的彩超图像。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1个月后临床效果及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癌胚抗原(CEA)以及甲胎蛋白(AFP)变化情况。

1.4疗效评价标准

①肿瘤部位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持续时间1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②肿瘤部位仍有部分残余,持续时间1个月,临床症状略有改善为有效;③肿瘤部位无改变甚至出现新的癌灶,临床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治疗后1个月,所有患者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48%。

2.2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AFP变化

如表1所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TBIL、ALT、AST、AFP以及CEA均明显降低,Alb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我国的肝癌发病率约占全世界的50%以上[6]。目前,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来说,RFA已经成为重要的替代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近期疗效较好的特点。RFA可将电极针插入肝癌组织内,通过电极针,将电频发生器中产生中、高频射频波使其周围的组织产生高速离子振动和摩擦,然后转化为热能[7];当积累的热能超过细胞的耐受时,可以导致细胞死亡,54℃持续1min或60℃即刻是正常肝细胞不可逆坏死的温度[8]。RFA不仅可以直接使肿瘤细胞发生凝固坏死,还能使肿瘤局部和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数量及其抗肿瘤的功能明显的提高,而且由于治疗时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因而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能够减少肿瘤的转移。作为一项无创性的辅助检查手段,彩超可以联合CT、MRI等其他检查方法,在RFA术前准确获得癌肿的大小、位置、范围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等的详细的情况,既可以筛选具有适应症的手术对象以及设计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又可以在术中引导进针以及快速判断治疗的效果,从而使RFA能够顺利的进行,对于直径比较大的癌肿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肝癌的癌肿部位常有多支动脉进行供血,而且存在有侧支循环形成等因素,因此,在临床进行彩超检查时应对癌肿部位以及周围行多切面扫查,以显示主荷瘤血管。冯莉莉等[9]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了37例肝癌患者,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治疗技术。本次结果也显示,治疗有效率为90.4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TBIL、ALT、AST、AFP以及CEA均明显降低,Alb明显增高(P<0.05),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该结果与以往研究报道结果相符合。姚元珠[10]通过抽取在其所在医院就诊的肝癌患者46例,依肿瘤的大小、数目、位置及患者病情规划可行的系统的治疗方案,采用彩超引导下的经皮肝穿射频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彩超引导下的经皮肝穿射频的方法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明显。彭莉晴[11]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及转移性肝癌有效、安全、费用低,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或者不愿手术且直径<5 cm的肿瘤患者。

综上所述,采用彩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能够清晰的显示病灶以及周围的情况,准确的引导进针,并能够及时、准确的评价术后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祝海城,马鹰,何大馨,等.彩超引导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3(1):57-58.

[2]张玉杰,李文伦,李丹丹,等.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毗邻横膈部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8):737-740.

[3]袁泉.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2):170-172.

[4]黄菊玲.78例B超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2):129-130.

[5]Finn RS.Advanced HCC:emerging molecular therapies[J]. Minerva Gastroenterol Dietol, 2012,58(1):25-34.

[6]马洪波,黄涛,万百顺.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68例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11,25(4):184-185.

[7]王桂红,陈荣珠.B超引导下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配合[J].医药前沿,2013(2):218-219.

[8]陈敏华.肝癌射频消融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

[9]林晰瑜,包国安,梁春晖.彩超在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1):57,83.

[10]姚元珠.彩超引导经皮肝穿射频治疗肝癌 46 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8(27):159-160.

[11]彭莉晴, 周静,张煜,等.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8):11.

(收稿日期: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