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观察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 投稿菠菜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399次
  • 评分4
  • 78
  • 0

李小霞

大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大丰 224100

[摘要]目的 对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自2013年4~8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并分别采取志愿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并对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将室温下不同时段的血常规检测差异进行对比。结果 经检测发现,血液分析仪对末梢血和静脉血常规检测的各项参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末梢血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检测值明显高于静脉血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的血小板计数值则明显低于静脉血血小板计数值,差异显著性(P<0.05);而两种血液检测结果在中间细胞百分比上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当完成检测3 h内,静脉血的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中间细胞百分比等检测值均与即刻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6 h后,血小板值明显低于即刻检测值,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间细胞值则明显高于即刻检测结果,差异显著性(P<0.05);而在其他方面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血常规检测中,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结果上具有明显的不同,对于患者而言,采取静脉血采集,其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因此,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要尽量选择静脉血,同时要尽快在3 h内测定样本,以降低误差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末梢血;静脉血;血常规检验;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c)-0160-02

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血常规检验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辅助检验方法,而最常用的方式则是静脉血和末梢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可以检测出患者的红细胞值、血小板值、白细胞值以及血红蛋白值等,再通过对检测值和细胞形态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尽可能早的发现疾病的存在,在临床诊断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以往在设备和医疗水平都很落后的时代,很多基层医院都选择采集末梢血进行检验,然而,由于末梢血受到人为因素及抗凝剂种类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使得检验存在较大的误差。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静脉血的检验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重视,同时,采取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2]。本篇文章将针对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4~8月期间进行体检的100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志愿者随机分成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静脉血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范围在21~65岁之间,平均年龄(42.35±5.13)岁;末梢血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18~63岁之间,平均年龄(43.26±5.2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检测方法

①采集仪器及设备[3]。采用美国生产的贝克曼LH750血液全自动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其主要包含:溶血素、稀释剂、清洗剂等。质控液同样使用美国生产,所用真空抗凝试管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EDTA-K2采血管。

②采血方法[4]。参选患者均需空腹8 h以上,于清晨8时前后用真空采血法采集患者肘静脉血2 mL,并置于EDTA-K2采血管内;上下颠倒摇匀8次;末梢血组则采集患者无名指末梢血200 μL,置于EDTA-K2采血管内摇匀后准备检测;检测前,对质控物的仪器进行校正,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由两个人共同完成,完成质控后,严格按照分析仪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两组均采用全血样品模式进行检测,分别观察两组检测结果以及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结果差异。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检测的指标有[5]: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总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平均血红蛋白体积等。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末梢血组的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值、白细胞值均低于静脉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计数值则明显低于静脉血组,差异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1。

经检测,在不同时间段内所检测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在检测后3 h内,静脉血在红细胞值、白细胞值、血红蛋白值等指标上与立即检测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检测后6 h后,血小板值与立即检测时对比有显著下降,差异显著性(P<0.05);而中间细胞百分比则明显高于即刻检测时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值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细结果见表2。

3讨论

本次通过对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静脉血处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值、白细胞值高于末梢血处监测值,且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在本次临床检验过程结果得出,最基本的血液化验及检查方法就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验不仅能够确定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的组成成分数值,同时掌握血细胞的形态变化,对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采血方式为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末梢血组在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值均低于静脉血组,充分表明末梢血检测的准确性明显不如静脉血组,其稳定性也明显低于静脉血组[6]。

当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较长时,其内的钾离子含量就会增加,大量研究表明,末梢血循环的速度较慢,因此在同样保存条件下保存,末梢血更容易发生溶血[7-8]。此外,由于末梢血血量较小,因此在采集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使用到挤压等外力方法,从而使组织渗入到血液标本中,降低了血液浓度。而白细胞受到挤压就容易破裂,因此末梢血的白细胞检测值会低于实际值[9-10]。

本次研究中选择使用美国生产的贝克曼LH750血液全自动分析仪对采集的血液进行研究。现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仪器代替了人工检查,同时仪器对血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静脉采血多是来自肘部前静脉,其主要成分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全身的血液情况,外界因素不会对采集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次研究中对末梢血进行分析发现,末梢血内可能混有组织间液,无法代表体内血液,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一旦采血不顺利,就会延长采血时间,采血量较小,无法完成重复检测[11-12]。经本次研究对比发现,静脉血在检测后6 h后,血小板值与立即检测时对比有显著下降。实验结果表明,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除了在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上无较大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使用静脉血用于血常规检测较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更为稳定,更为真实,因此在临床上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尽量采用静脉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罗碧青.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4-85.

[2] 于广亚. 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14):8-9.

[3] 史加圣.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329.

[4] 刘小东,崔会欣,焦冠勇,等.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16):111-112.

[5] 尚合江,刘皓.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38-539.

[6] 李玉君.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3(6):224-225.

[7] 刘晓燕.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6):142-143.

[8] 赵敏.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差异[J].中国医药指南,2013(7):145-146.

[9] 张依军.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53-54.

[10] 袁立彦.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3(18):3669-3670.

[11] 韩晓蓉.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3(18):171-172.

[12] 陈丽芳.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对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8):2462-2463.

(收稿日期:201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