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控制策略分析

  • 投稿少女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61次
  • 评分4
  • 34
  • 0

和胜芳

云南维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维西 674600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防控制措施。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县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20例,对其易发年龄、易发时间、院隔离治疗及相关防控制措施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4岁年龄组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67.5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发病32.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7月份的小儿手口足病发病率为65.83%,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病率34.1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治疗和门诊留观治疗组人数比分别占37.50%和41.67%,明显高于住院隔离治疗组人数比20.8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和蔓延,对保护儿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a)-0055-02

手足口病(HFMD)是临床上一种以手、足、口以及臀部等皮肤处出现水疱疹为特征的儿科疾病,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肠道病毒引发的皮肤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1]。少数病情进展较为迅速,且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预防、治疗及控制措施,并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县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20例,所有患儿参照相关标准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其中,男性患儿为75例,女性患儿为45例;1~4岁患儿85例,其他年龄段患儿35例。所有患儿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上的发热现象,其中50例患儿为高热状态、42例患儿为中等热状态、28例患儿处于低热状态。此外,所有患儿均出现口腔黏膜病变以及皮疹等症状,患儿手足及口部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小水疱和皮疹现象。

1.2方法

按具体病情需要对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包括居家治疗、门诊留观治疗以及住院隔离治疗等[2]。同时,积极落实所有患儿的检测、报告、指导以及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对于住院隔离治疗患儿,给予其口服维生素B、C等常规药物治疗,并结合患儿的具体病症,将其明确划分为轻、重、危三类,给予针对性治疗。例如,对于临床症状较为严重者,如患儿伴有严重头疼发热、咽腔充血,或扁桃体肿大,厌食、精神萎靡者,采用抗感染补液或者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出现皮肤丘疱疹的患儿,则使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敷,每天擦拭3次,坚持一个疗程七天;家庭条件宽裕者亦可患儿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3]。

1.3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保持态度亲切、和蔼,并适当应用特殊语言如音乐、网络等进行沟通,同时注意做好家长情绪安抚工作,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支持。

②发热护理:对于高热患儿,采用温水擦拭等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治疗;体温在37.55~38.5℃的患儿,则注意及时散热、温水裕以及多喝温水;体温过高者,给予其托蒽及泰诺等相应的小儿退热药。

③口腔护理:饭前饭后词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对于少数无法自行激口的患儿,则使用蘸过生理盐水的稀棒帮助其清洁门腔;同时,可以采用口服维生素B、C以及超声雾化吸人等方式,减轻疼痛,促进其剖面尽快愈合。

④皮肤护理:坚持每晚给患儿洗澡一次;勤换棉质内衣;注意及时给患儿剪指、趾甲;对于发生破溃处的皮肤,应选择注射甲蒙药液,贴胶布时记得避开皮损处;皮疹初期,可在其伤口处涂炉甘石洗剂,待疱疹破溃后再给予其0.5%的碘伏;发生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药膏涂抹。

⑤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患儿高蛋白、高热量以及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偏温凉为宜,以减少对其口腔溃疡处的刺激;切忌食用过于辛辣的食物;对于因疼痛而拒食的患儿,则给予其静脉补液。

⑥健康教育:耐心叮嘱患儿家属注意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一些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病人接触;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儿童的一些衣物、玩具、餐具以及日用品等应经常消毒;注重患儿的营养与休息。

1.4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年龄组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情况比较

1~4岁年龄组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67.5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发病率32.5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月份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情况比较

5~7月份的小儿手口足病发病率为65.83%,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病率34.16%,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同治疗方式的小儿手足口病人数比较

居家治疗和门诊留观治疗组人数比分别为37.50%和41.67%,明显高于住院隔离治疗组人数比20.83%,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住院隔离组临床治疗效果

25例住院隔离治疗患儿中,通过强化临床护理预防干预措施,治愈9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2.0%。

3讨论

手足口病(HFMD)是临床上一种以手、足、口以及臀部等皮肤处出现水疱疹为特征的儿科疾病,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为肠道病毒引发的皮肤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4]。临床上认为手足口病具体的病原体主要包括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l型以及柯萨奇病毒等[5]。患儿发病后,少数病情进展较为迅速,且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

本组研究中:1~4岁年龄组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为67.50%,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发病率32.50%,证实小儿手足口病在各年龄断均可感染发病,但1~4岁年龄段的感染发病率最高;5~7月份的小儿手口足病发病率高达65.83%,其他月份发病率仅34.16%,证明小儿手足口病可在全年范围内发病,但大多集中于夏秋两季,为该病高发期;本组患儿居家治疗和门诊留观治疗组人数比分别占37.50和41.67%,明显高于住院隔离治疗组人数比20.83%,表明该疾病例主要以轻型为主,重症病例人数较少,因而大多选择居家或门诊治疗,并无死亡病例。

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预防控制策略:①加强健康宣教。医院应积极通过建立宣传栏以及加强广播宣传等方式,向患儿家属全面普及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根据不同患儿家庭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以期能够及早发现、报告并进行隔离治疗,从而有效遏制其疫情的蔓延和传播[6]。②加强医院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充分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的诊治标准和预防措施。③医院应及时成立专业的专家小组,对一些可疑病例进行共同诊断。一经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治疗,同时做好相关的登记程序和报告工作,并对患儿的具体身体状况进行追踪工作,然后交予本地疾控制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切断传播病源[7]。④加强医院的消毒隔离的措施。例如,在手足口病区及门诊部设置一些醒目的标识;加强患儿生活用品和室内的消毒工作;患儿室内的一些物品、仪器需使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患儿的玩具、书籍等也必须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才可使用。⑤建立完善的预检与分诊制度。⑥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橱窗等,加强对相关疾病防控知识的健康宣教,以提高家属对婴幼儿健康的关注。⑦积极致力于提高小儿的身体综合素质,加强小儿的运动量和营养补给,增强其机体免疫力,也是有效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为一种传染性疾病,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其传播和蔓延,对保护儿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而对于已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积极对其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做好全面预防、控制护理工作,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龙海燕.小儿手足口的预防与控制的探析[J].医药前沿,2013(20):299-300.

[2] 孙浩淼.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对策[J].黑龙江药,2012,25(2):101-102.

[3] 黄显慧.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5):265-266.

[4] 白亮东.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9):101-102.

[5] 黄海滨,邓美珍.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J].医药前沿,2012,34(26):246.

[6] 白刃.小儿手足口病传染的有效防治[J].医学理论与践,2013,15(21):45-46.

[7] 万四妺,魏超宇,张玉才,等.基于文献分析的新安医学关于手足口病的辨治特色[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23(4):151-152.

(收稿日期:2014-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