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养阴活胃合剂应用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 投稿汉桃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349次
  • 评分4
  • 88
  • 0

马荣军

山东省平阴县中医医院内科,山东平阴 250400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给予萎缩性胃炎患者养阴活胃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11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养阴活胃合剂,对照组给予西医的常规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61.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胃脘胀满、胃脘嘈杂、泛酸烧心、嗳气和纳呆食少等症状,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活胃合剂应用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脘痛、口干、嗳气等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养阴活胃剂;萎缩性胃炎;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149-02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出现萎缩性病变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具有病程长,且能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尚缺乏理想的药物和方法,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通过对5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养阴活胃合剂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11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31~75岁,平均年龄为(48±5.83)岁,病程为9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7±5.31)年。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28~70岁,平均年龄为(48±5.83)岁,病程为9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8±6.38)年。两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标准:依据中华医学消化内镜分会在2003年制定的《慢性胃炎内镜的分型与分级标准和治疗试行意见》和2000年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进行诊断[1]。

中医标准:依据《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和指导原则(2002版)》诊断证型[2]。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均经中医证型;所有入选的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相关的责任文件;均能积极配合相关的治疗方案。

排除标准:大于70岁或小于18岁;妊娠期或者哺乳期;严重的心、肝等器官或其他系统的疾病;精神不健全,神智不清;重度胃粘膜异型增生、消化性溃疡或者疑有恶变;病理检查显示发生癌变;对本药过敏或遵医嘱服药依从性较差。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维酶素(国药准字:H11022232,生产企业:北京长城制药厂,规格:0.2g,用量:口服),0.8 g/次,3次/d。对于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患者,可予以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53021880,生产企业: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规格:铝塑起泡包装:0.5g/粒,16粒/小盒,一日剂量不超过4 g)口服1.0 g,克拉霉素(国药准字:H20058223,生产企业: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每粒装0.25 g,6粒/盒)口服0.5 g,此两种西药均为2次/d,同时予以埃索美拉唑(国药准字:J20080032,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7片/板/盒,)口服40 mg,1次/d,持续用药2周;对于有明显的胃脘胀满症状的患者,可予以盐酸伊托必利(国药准字:H20061281,生产企业: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 mg×12片)50 mg,3次/d。以90 d为1疗程,持续治疗1疗程,在本次治疗期间患者禁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1.4.2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养阴活胃合剂,处方为:海螵蛸30 g,茯苓20 g,丹参、全瓜蒌各15 g,白茅根、鸡内金、炒白术、木瓜各10 g,枳实、茜草、陈皮各9 g,莪术、砂仁各6 g。1剂/d,用水煎2次,共提取400 mL,在餐后30 min口服,分早晚2次服用。以90 d为1疗程,持续治疗1疗程,在服药期间患者应禁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1.5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情况。

1.6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制定疗效:①治愈:胃脘胀满、胃脘嘈杂、嗳气、口干等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明显好转;②显效:上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在好转;③有效: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减轻,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粘膜的病变范围缩小了50%以上;④无效: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达到上述的疗效标准,或病情出现恶化[3]。

1.7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则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61.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注: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2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胃脘胀满、胃脘嘈杂、泛酸烧心、嗳气和纳呆食少等症状,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粘膜出现萎缩性病变的慢性胃炎,其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胃粘膜的固有腺发生萎缩,胃动力下降,血液循环能力较差,胃液分泌的功能降低,而这些生理病理上的表现也正是萎缩性胃炎患者反复发作,临床上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

萎缩性胃炎患者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痛、胃脘饱胀、胃脘嘈杂、嗳气、口干等症状。中医学据患者临床症状将萎缩性胃炎纳入“胃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丁国宁等的研究表明,萎缩性胃炎主要是胃阴不足型,其次为脾胃湿热型,再次为肝胃不和型,最后是脾胃虚弱型[4]。中医学认为,胃阴不足型萎缩性胃炎患者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以致胃体失养,胃脘灼热疼痛,津不能上承而致口干口苦,液不得下行而致肠燥便秘。胃阴不足型患者乃由于虚实相夹,气阴两虚,新血不生,胃体失养而发生病变,因此,应依据本病的病理和病机特点,采用以化痰和胃,养阴活血为主治疗方案。在许涛的研究中通过应用中医辨证分型理论治疗萎缩性胃炎,得出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且疗效显著,表明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5]。

在本次研究中,5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养阴活胃合剂方案。处方以白茅根为主,此药味甘性寒,有养阴和胃的功效。辅之以鸡内金,此药味甘性寒,功能健胃消食,可增加胃液分泌,增强胃运动的机能,并加快胃排空的速率。此外,养阴活胃合剂处方中还采用了茯苓、白术,不仅有消积化瘀的功效,还有健补脾胃的功效。药方中还以茜草、海螵蛸、莪术、丹参为伍,有活血化瘀的功用,佐以瓜蒌、陈皮、木瓜,有疏通肝气,通络化痰的功效,砂仁可消食活胃,使以炙甘草来调和诸药。此养阴活胃合剂中将诸药合用,功能化痰和胃,养阴活血,效果良好。

依据大量临床萎缩性胃炎治疗研究文献发现,养阴活胃合剂具有较好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在邓耀松研究中,通过对萎缩性胃炎患者予以养阴活胃合剂,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6]。本研究表明治疗后研究组胃脘胀满、胃脘嘈杂、泛酸烧心、嗳气和纳呆食少等症状,明显均比对照组少。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的结果相符合,且与方剂各成分的功效作用相符合,表明中药药剂养阴活胃合剂能够有效地改善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7]。同时本研究得出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养阴活胃合剂疗效良好,研究结果与王玉桦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8]。关于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提升以及中医辨证分型理论在萎缩性胃炎的深入价值,需要以后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养阴活胃合剂应用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胃脘痛、胃脘嘈杂、口干、嗳气等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戴明,雷云霞,曾斌芳.养阴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J].陕西中医,2012,1(33):21-23.

[2] 王四兵,汪龙德.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述要[J].河南中医,2012,12(32):1637-1639.

[3] 唐凝超.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345.

[4] 丁国宁,戴明,通讯作者:曾斌芳.养阴活胃合剂治疗萎缩性胃炎4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2,08(4):4-5.

[5] 许涛.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16(5):61-62.

[6] 邓耀松.观察养阴活胃合剂对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3,4(5):85-87.

[7] 宋雅婧,谢树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3(10):246-247.

[8] 王玉桦,方显明.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6(7):550-552.

(收稿日期:201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