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心脏病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 投稿阿原
  • 更新时间2016-02-28
  • 阅读量646次
  • 评分4
  • 96
  • 0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病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8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 测定两组血清AST及m-AST水平, 计算m-AST/AST值, 行组间统计学对比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ST、m-AST水平高于对照组, m-AST/AST值亦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病患者血清AST、m-AST水平及m-AST/AST值与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有关, 可作为心脏疾病诊断以及检验治疗效果的辅助指标。 
  【关键词】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心脏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11 
  AST及m-AST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肾等器官的组织细胞中, 以心肌细胞含量最高。m-AST作为AST最常见的同工酶, 现阶段研究表明, m-AST水平的变化与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关系密切[1], 提示可能对细胞的变性坏死产生影响。目前, 关于检测m-AST水平评估对心脏病患者心肌细胞功能的报道尚未发现, 为探讨心脏病患者血清AST及m-AST检测的临床意义, 现收集本院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心脏病患者, 均满足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诊断标准[2]。将此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包括先心病14例, 冠心病47例, 风心病19例;男46例, 女34例,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38.9岁;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排除急性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情况。对照组中男45例, 女35例, 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50.2岁;两组研究对象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对本次调查表示知情同意。本次调查过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并备案。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取清晨空腹血5 ml置于5 ml抗凝管中以3000 r/min离心10 min, 分离血清待测, AST测定采用速率法, 试剂由上海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m-AST测定采用速率法, 试剂由西安安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仪器采用HITACHI 9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AST、m-AST水平高于对照组, m-AST/ AST值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包括冠心病、风心病、先心病在内的多种心脏疾患, 凭借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3], 已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据统计, 2013年, 我国各类心脏疾患总发病例数超过5000千万, 发病率高达3.8%[4]。随着心脏疾患发病率的不断攀升, 关于心脏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增强。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我国对心脏疾病制定的三级预防机制。其中早发现是早治疗的基础与前提。准确筛查, 及时发现、诊断心脏疾患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血清AST主要来源于心肌细胞及肝细胞, 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意义缺乏特异性[5], 可以作为器官损伤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m-AST是AST同工酶, 存在于心肌细胞及肝细胞线粒体中, 当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时, 细胞内线粒体崩解, m-AST释放入血, 造成血清中m-AST水平升高[6]。有文献曾报道[7], m-AST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意义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相当。炎症反应伴随冠心病病程的始终, 炎症反应又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会造成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引起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从而造成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坏死。当心肌细胞坏死凋亡时线粒体崩解导致血清m-AST含量增高。从本次统计的结果分析, 心脏病患者AST、m-AST水平较正常人群均增高(P<0.05), m-AST/AST值对比亦升高(P<0.05), 说明血清m-AST水平及m-AST/AST比值的变化与心脏病患者心肌细胞的受损程度存在相关性, 提示了将血清m-AST水平作为心脏病的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 心脏病患者血清AST、m-AST水平及m-AST/ AST值与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有关, 可作为心脏疾病诊断以及检验治疗效果的辅助指标。 
  参考文献 
  [1] 刘晓艳, 王勤富, 殷建华, 等.血清中m-AST同工酶匀相免疫抑制测定法//肝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研究——肝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研究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250-251. 
  [2] 温秋萍.术前ALT和/或AST异常患者术后ALT、AST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福建医科大学, 2013. 
  [3] 陈炎, 庞文晶, 周立波, 等. m-AST与AST比值在冠心病、肝脏疾病患者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5(11):1269-1271. 
  [4] 宋红美, 陈春华, 赵义刚, 等.冠心病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AST)、线粒体天门冬氨酸(m-AST)的变化及m-AST与AST比值的临床意义.海南医学, 2009, 20(11):123-124. 
  [5] 杜宗孝, 李富荣, 朴文花, 等.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检验医学, 2012, 27(9):732-735. 
  [6] 王新宝, 金红芳, 唐朝枢, 等.二氧化硫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二氧化硫/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体系的影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1):9-11. 
  [7] 魏晨玲, 张淑兰.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的应用价值与研究进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7(12):110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