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5-13
  • 阅读量49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2例)使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好,NIHSS评分低,炎性因子水平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关键词: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疗效;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发病较为突然,会导致头痛、眩晕、半身不遂等、甚至昏迷不醒,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1]。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急性脑梗死也不例外,已经成为对人们危害较大的疾病。该病发病急且病情进展快,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2]。当前,临床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已经有了较多研究,发现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旨在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2例)使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2.18±5.29)岁;病程1~22 h,平均病程(11.48±2.71)h。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1.74±5.32)岁;病程1~21 h,平均病程(11.39±2.52)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未进行溶栓、抗凝等治疗者;患者均为初次发病者。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出血性疾病者;严重基础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次/d,100 mg/次,治疗30 d。

1.2.2 观察组:

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29],1次/d,75 mg/次,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同上,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

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炎性因子:IL-6、IL-8、hs-CRP;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5。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14 d比较,(1)P<0.05。

2.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

观察组患者IL-6、IL-8、hs-CRP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危重症,发病原因存在复杂性,其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冠心病等[3]。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等的变化导致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不断研究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为该病主要发病原因,且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出现的原因,血栓出现后会对患者血液循环造成影响,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4]。因此,必须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好,NIHSS评分低,炎性因子水平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抗血小板治疗为标准治疗方式。遗传因素、不良习惯等也会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5]。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抗血小板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减轻病情,改善预后。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均为常见抗血小板药物,其中,拜阿司匹林能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并且能较好地阻止血小板释放及聚集反应,应用于疾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抗血栓效果。但是在急性脑梗死实际治疗中,单纯使用拜阿司匹林发挥的作用较为单一,仅能对环氧化酶途径发挥作用,而动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单用该药无法对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发挥较好的作用[6]。有学者认为,即使拜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有抑制作用,但是在其他聚物的影响下,也会使血小板再次被激活,进而无法取得理想效果。氯吡格雷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能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及血小板,通过多个作用,较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且该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的发挥需经生物转化[7]。同时,针对其他激动剂造成的血小板活性增强,其也能发挥较好的抑制作用,最终抑制血小板聚集,其药物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不可逆结合血小板表面二磷酸酰苷受体来实现,并且其能减小巨噬细胞及斑块内脂质,对斑块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作用机制方面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能多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活化,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能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洋,姜盼盼,杨佳,等.阿司匹林联合氣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预测量表的建立及其效果的初步评价[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11):1136-1141.

[2]李黎黎.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氨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0);71-73.

[3]平黃,刘雷婧,刘薇薇,等。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18(8):595-597.

[4]张继业,安萍.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6):92-93.

[5]谢静,叶明,刘东亮,等.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8):1009-1011

[6]王根强,龙登毅,宁,等。瑞舒伐他汀钙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片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5):1755-1757,1761.

[7]高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9):113-1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