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论文范文,疾病预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中锚定法与钛板固定两种方法对术后椎板关闭的预防效果探讨

  • 投稿毛线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50次
  • 评分4
  • 81
  • 0

孙 羽

淮北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安徽淮北 23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在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中使用锚定法与钛板固定法,对术后椎板关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择期行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锚定组与钛板组,每组3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椎板关闭的预防效果。 结果 经过术后分析得知,两组患者的切口呈一期愈合,钛板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为32.1%,锚定组为40.6%。椎管扩大率、APD与OA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锚定组术后6个月时,椎管扩大率、APD、OA等比术后1周有所减小,钛板组未发生变化;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均给予横断CT扫面,均显示为骨性愈合,未发生椎板关闭患者。结论 针对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实施锚定悬吊、钛板固定,均可避免术后椎板关闭,可有效改善脊髓受压,两种固定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钛板固定更有利于维持椎管扩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钛板固定;锚定悬吊;椎板关闭

[中图分类号] R687.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067-02

[作者简介] 孙羽(1971.12-),男,安徽淮北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骨科工作。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而言,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常见性、常用性手术方式,通过小关节囊与椎旁肌治疗颈椎病,可确保脊髓的充分减压,保证早期预后良好[1]。但由于颈部活动,使得周围软组织切割,加上椎板产生弹性回缩力,杀跌某些患者椎板出现原位还纳,引起颈椎管出现狭窄,对远期疗效造成影响[2]。所以,必须改善椎板固定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择期行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患者,分别给予钛板固定、锚定悬吊,分析其术后椎板关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择期行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锚定组与钛板组,各32例。选择标准:给予MRI、CT、X线检查,确诊属于脊髓型颈椎病例,超过3个阶段的颈部脊髓受压。排除标准:节段失稳、颈椎后凸畸形、氟骨症。钛板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1~73岁之间,平均年龄(61.2±11.7)岁,10例患者伴随纵韧带骨化,20例3节受累节段,12例大于3节受累阶段。锚定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52~72岁之间,平均年龄(62.3±12.3)岁,11例患者伴随纵韧带骨化,21例3节受累节段,而大于3节受累阶段11例。

1.2 方法

锚定组:通过颈椎后路手术暴露颈椎第7~第3的椎板,剪去2个下棘突并在每棘突上打孔。椎板上在离中线4~5 mm处(小关节内缘)用尖鸭嘴钳咬一纵行骨槽,留约2 mm厚骨质[3]。对侧椎板上开骨槽方法同样。用小椎板钳自下而上将患者患侧骨槽逐渐钳开,并用刀横切开槽门之上下韧带。在慢慢将门打开约10 mm后,用神经剥离子分开门与硬膜间的粘连,然后检查硬膜。使用大圆针和粗丝线由肌肉下向皮下穿过棘突孔,皮下打结悬吊好棘突,并用皮下脂肪片将骨窗盖住,在其上方植入剪下的棘突小条促进骨融合。术中切除棘突,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并分层缝合[4]。

钛板组:手术一般采取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切口行颈椎背部围绕,并外科支架俯卧。充分显露病变节段关节突、椎椎板和横突起始部,行Roy-Camille进钉。选择固定螺钉固定上下椎体,然后采用适度椎工将螺钉置入上椎[5],并平行处理终板、通道。同时应注意控制好螺钉进入椎体深度,适度调整颈椎角。颈椎间使用连接棒,控制好角度,然后将螺钉尾端加压杆拧入。为利于椎体高度的恢复,在进行螺钉推顶时,选择软组织复合体,纠正后凸畸形[6]。结合手术情况,对于30%以上颈椎侵入患者进行逐个椎管探查,发现存在骨块占位较为明显者,通过踏足板回挤压融合横突间植骨与小关节外侧。待术后透视复位满意,才结合实际需要是否进行横杆按安装。引流管于2~3 d后拔除, 6~7 d后使用常规抗生素静脉注射,术后2周拆线。

1.3 评价指标

开门角度:给予横断CT检查,双侧小关节显示内侧点连线和门缘顶点、门轴顶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椎管前后径:给予正中CT片检查,椎板前侧边缘的最前点一直到椎体后缘的最后点之间的距离。

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前后径-术前椎管前后径)/术前椎管前后径=椎管扩大率。

椎板关闭:完成手术后6个月时,开门角度减小超过5度,椎管扩大率减少超过1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资料与数据,比较方法主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分析术后两组患者情况,病例切口呈一期愈合。

钛板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为32.1%,锚定组为40.6%。椎管扩大率、APD与OA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的轴性症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开门角度对比:钛板组术后1周时和术后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定组术后1周时和术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术后1周时,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椎管前后径对比:钛板组术前和术后1周时、术后6个月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和术后6个月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定组术前和术后1周时、术后6个月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1周时和术后6个月时椎管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椎管扩大率对比:钛板组术后1周时和术后6个月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定组术后1周时和术后6个月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术后1周时,两组椎管扩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均给予横断CT扫面,均显示为骨性愈合,未发生椎板关闭患者。见表3。

3 讨论

该次研究对比两组开门角度,发现锚定组术后小于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有助于减轻脊髓压迫、扩大椎管矢状径。而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将椎板的一侧翻开并悬吊于下位棘突尖部,帮助减少骨窗内瘢痕形成和保持减压后椎管矢状径适当大小,对椎管狭窄症患者尤为适用。

实施钛板固定,既能固定颈椎,从而把颈椎负荷转移至后部骨质结构,避免过度集中受力,又能维持横突、关节突和弓根的连续性。观察两组椎管前后径、椎管扩大率,发现锚定组术后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钛板组术后1周和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锚定组术中螺钉所产生的推顶作用,维持椎体保持适当高度,复位脊髓型颈椎,降低了后凸的发生机率。张力带的形成与后柱短缩背和侧加压使椎工螺钉在由上至下的撑开复位有关,有助于术后的受力和恢复。同时,术中椎弓根螺钉较多,分割了固定棒长度,力臂强度被降低,通过分散杆和棒应力可以改善固定力学强度,加强了内固定系统的把持力与稳定性[7]。

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手术中,使用锚定固定,可有效地降低了手术后轴性症状和C5神经瘫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无需暴露颈后小关节囊,门轴侧肌肉仅暴露至侧块中线内就可植入锚钉,防止再关门,降低对椎旁肌的干扰与对脊神经后支损颈可能。与孙天威等的研究一致。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8]。在该组实验中,锚定组为轴性症状发生率40.6%,与文献报道的38.2%接近。

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均给予横断CT扫面,均显示为骨性愈合,未发生椎板关闭患者。从术后椎板关闭角度来说,针对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实施锚定悬吊、钛板固定,均可避免术后椎板关闭,可有效改善脊髓受压,两种固定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钛板固定更有利于维持椎管扩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华,刘浩,邹黎,等.不同固定方法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铰链侧骨断端愈合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7):599-605.

[2] 徐彦芳,孙进,胡孔和,等.新型可调控式颈椎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的生物力学测试[J].广东医学,2012,33(8):1103-1106.

[3] 柯荣军,陈建民,刘方刚,等.Centerpiece钢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初步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3):347-349.

[4] 孔凡磊,聂志红,刘中坡,等.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16-19.

[5] 姚杰,秦利,杨勇,等.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开门角度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 ,2013(12):72-73.

[6] 郭龙,刘延雄,康凯,等.Centerpiece颈后路椎板成形系统开门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7):842-843.

[7] 胡孔和,靳安民,段扬,等.颈椎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螺钉不同角度固定的拔出实验[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5):911-913.

[8] 胡孔和,靳安民,吴强,等.颈椎单开门OsteoMed M3钉板内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3):491-493.

(收稿日期: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