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疾病预防论文范文,疾病预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剂量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临床疗效分析

  • 投稿黄宇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785次
  • 评分4
  • 70
  • 0

胡秀全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襄阳 44170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包括维生素C、甲氰咪胍、脱敏等内在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肝素治疗,连续治疗5d,并在治疗结束后的3个月内每7d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转为14d一次常规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肾损害治疗疗效。结果 在治疗后持续6个月的随访中,研究组患者出现肾损害加深现象比较少,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其肾损害发生率的降低幅度比较大,临床疗效更为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剂量肝素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过敏性紫癜;小剂量肝素;肾损害;肾炎

[中图分类号] R6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072-02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科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性疾病,以肾损害、腹痛、关节炎以及血尿为最主要特征[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一旦出现,那么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疾病的预后效果。有临床研究显示,将近18%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疾病产生根源就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且至今为止,治疗这种症状的特效药仍未被研制出来[2]。所以,采取预防对于减少死亡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肝素能够有效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本研究对8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肝素预防肾损害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13岁,初发者26例,复发者17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2岁,初发者21例,复发者22例。所有患者3d尿液检查中红细胞和蛋白均分别小于50/μL和300mg/L。两组患者在年龄、发病次数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口服维生素C和复方芦丁药物治疗,其中维生素C为一次一片,3次/d。复方芦丁一次20mg,3次/d。两种药物需服用至症状全部消失为止。另外,若患者属于皮肤型紫癜且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那么除了要给予这两种基础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给予雷公藤多甙辅助治疗。且若患者出现严重腹部疼痛感症状时,那么还需要给予激素治疗。

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小剂量肝素治疗。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方法全部一致。然后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肝素进行治疗。选择来自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公司的肝素钠注射液。剂量选择为80~120u/kg,注射时在药液中注入10%葡萄糖液100mL,1次/d,持续注射5d。治疗时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原时间、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以及出现各种副作用,如脱发、皮疹等,以此作为评价肝素临床疗效的重要依据[3]。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内每7d进行一次随访,在治疗后6个月内每14d进行一次随访。随访期间均要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所尿常规检查显示存在异常,那么则可以判定存在肾损害现象,若一年随访中尿检查就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那么则视为无肾损害现象[4]。

1.3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x±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组43例患者中,随访一年内出现肾损害5例(占总数11.6%),其中,肾病综合型1例(占总损害20%),单纯血尿型2例(占总损害40%),血尿加蛋白尿型2例(占总损害40%)。随访3个月内出现损害2例(占总损害40%),随访6个月后出现损害3例(占总损害60%)。对照组43例患者中,随访一年内出现肾损害16例(占总数37.2%),其中,肾病综合型4例(占总损害25%),单纯血尿型5例(占总损害31.3%),血尿加蛋白尿型7例(占总损害43.7%)。随访1个月内出现损害2例(占总损害6.3%),随3个月内出现损害9例(占总损害56.3%),随访6个月后出现损害5例(占总损害31.3%)。两组一年随访内肾损害发生率对比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研究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副作用,治疗前后出凝血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指标均完全正常,如任何不良现象。

3讨论

过敏性紫癜属于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而是因为过敏性紫癜肾实质受累而产生的一种血管炎,这种症状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期间内任何时段均有可能发生,但是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可知,大多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损害均是发生在过敏性紫癜发病后2~3个月内,这期间发病人数约占所有发病人数的83%左右。由于过敏性紫癜肾炎损害一旦发生,治愈起来难度非常大,对患者身体损害极大,所以治疗过敏性紫癜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肾炎肾损害发生对于保障更多人生命安全将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肝素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上效果较为明显,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果。给予肝素治疗的研究组在治疗后出现肾损害的几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当前,临床均认为肾小球基底膜(GBM)内硫酸类肝素(HS)减少是肾损害发生的最主要病因。具体原理是:肾小球基底膜内的选择性电荷屏障主要是由硫酸类肝素生理功能组成,所以,一旦硫酸类肝素减少,那么选择性电荷屏障就会开始发生改变,使整个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变大,最后造成肾小球损伤。另外,过敏性紫癜发病后均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血管炎症状,血管收缩、血小板加速聚集、血液凝聚等症状比较明显,很多过敏性紫癜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已经存在较为严重的高粘滞血症。使用肝素能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的原因是肝素的分子结构与硫酸类肝素的分子结构基本相似,在注射肝素后能够快速补充肾小球基底膜丢失的硫酸类肝素,使肾小球电荷屏障功能保持在正常状态,从而有效避免蛋白尿等症状出现[5]。且肝素还能够增加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是血小板凝聚,血液粘滞等现象得到缓解,减少血管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和阻止活性酶分解,使炎症得到控制。本研究结果中,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加小剂量肝素治疗的研究组随访一年出现肾损害5例(占总数11.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6例(占总数37.2%)。可见,肝素能够有效降低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的发生率,且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现象,安全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贾军峰.低分子肝素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6(15):185-187.

[2] 刘太彬.肝素钠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华西医学,2009,40(11):845-846.

[3] 黄晓夏,赵璇珠,林孟娴.小剂量肝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对预防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41(19):222-223.

[4] 王雁凌.低分子肝素钠防治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0,41(13):748-749.

[5] 肖纫霞,彭丽,孙寒.小剂量肝素预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9,26(18):415-416.

(收稿日期:201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