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医学论文范文,中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针刺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郁型面瘫患者的影响

  • 投稿梁千
  • 更新时间2015-10-26
  • 阅读量237次
  • 评分4
  • 65
  • 0

鲍雅丹 何 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郑州市 451191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于肝郁型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3 年3 月-2014 年2月我院接诊的肝郁型面瘫患者43 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随后纳入2014 年3 月-2015 年2 月收治的肝郁型面瘫患者43 例作为观察组,进行针刺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DS 与SAS 评分较对照组更低,面部的患侧血流灌注量则相对提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2.35,14.87,11.55;P<0.05);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较对照组上升明显(X2=8.52,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改善肝郁型面瘫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情康复,可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针刺;中医护理干预;肝郁型面瘫;临床应用价值

周围性面瘫又称贝耳麻痹,是由于颈部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发生急性炎症,导致周围性神经麻痹[1],以往多采用康复疗法,但并未取得满意疗效。周围性面瘫是目前WHO 认定可进行针灸治疗的疾病之一,且此类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于自身病症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不利于病情康复。本研究通过对比临床效果,分析针刺与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应用治疗肝郁型面瘫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内容整理无误后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3 月-2014 年2 月我院收治的肝郁型面瘫患者43 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1 例,女性22 例,患者年龄35-76 岁,平均年龄(53.76±6.10)岁,病程2-12d,平均病程(6.30±1.27)d。另选取2014 年3 月-2015 年2 月来院就诊的43 例肝郁型面瘫患者作为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3例,女性20 例,年龄36-78 岁,平均年龄(54.30±1.27)岁,病程2-10d,平均病程(5.83±1.54)d。排除标准:①由于外伤所、肿瘤或其他脑神经因素所致面瘫;②合并有严重高血压、肝肾组织发生器质性损伤等基础疾病者;③由于多种因素无法完成治疗者[2]。纳入标准:①舌苔薄白,不存在面部受凉或感冒等病史,经中医辨证为肝郁型;②对本研究内容充分知情,且均自愿入组,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伦理学要求。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疗法,包括每日早晚各一次对面部进行按摩,使用温度适宜的毛巾对面部患侧进行热敷,指导患者有意识地进行自主咬牙、闭眼等面部肌肉功能锻炼。

1.2.1 针刺疗法

选阳白、丝竹空、攒竹、四白、迎香、地仓、合谷、太冲以及阳陵泉为主穴,每次均对其予以针;同时根据中医辨证选取对应配穴,例如人中沟歪斜者配以水沟、承浆,味觉麻木者配以廉泉,有迎风流泪者配以睛明、承泣穴位。急性期患者均予以穴位浅刺,阳陵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合谷及太冲则采用泻法,每一穴位均留针20-25min, 一日一次。治疗一周后针刺手法同上,并注意地仓透颊车[3],留针25min,一日一次。

1.2.2 中医护理干预

(1)针刺护理:针刺结束后对有关穴位进行按压,包括太阳、下关、颊车与地仓等,采用一指禅推法对患者面部患侧穴位进行按压,一日一次,每连续按摩6d 后休息一天。(2)健康教育:嘱患者尽量选取易消化、清淡性饮食,可酌情搭配适量粗粮类食物,确保营养供应充足,忌食辛辣、煎炸类食物;告知患者保持良好作息,根据自身身体素质进行适度锻炼,锻炼时必须确保有人陪同,切勿过度劳累嘱患者做好面部保暖工作。(3)情志护理:针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使其心境恢复平和、舒畅,促进病情康复;帮助患者对以往的美好事物进行回顾,邀请恢复良好病例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更好树立信心,降低抑郁或焦虑情绪;鼓励其选择并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多听些轻柔、优美的轻音乐,更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依从性。

治疗并护理1 个月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参照H-B(House Braclkrnann) 分级量表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消失,口角对称,眼睑可正常闭合,H-B 测试显示为I-II 级为显效;以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口角存在一定程度歪斜,眼睑闭合情况有一定程度改善,H-B 测评显示为III 级,即判定为有效;若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且H-B 测试显示为IV-V 级则为无效[4]。治疗总有效= 显效+ 有效。

另外再利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加以评估,分数越高表明抑郁/ 焦虑状态越严重。并对其面部患侧的血流灌注量予以检测、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 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DS、SAS 评分与面部患侧血流灌注量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DS 与SAS评分均较低,面部患侧血流灌注量相对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均<0.05)。如表1 所示。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更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一般认为,周围性面瘫与病毒性感染、寒冷、神经不稳定以及情绪波动大等因素有关[5]。到目前为止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以针刺为代表的中医治疗面瘫疗效确切。结合患者病况进行个体化针刺疗法,可达到扶正祛邪、补泻兼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病情康复。我院于2014 年3 月引入针刺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治疗方案,本研究针对该方案应用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在接受针刺治疗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后,其面部患侧血流灌注量有显著提升,而治疗有效率也较对照组上升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均<0.05);且本研究还发现,在接受对应治疗后,观察组的SDS 评分与SAS 评分均相对更低,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佳。与周永飞等[6]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已有多项临床研究发现,面瘫患者由于伴随有明显的容貌性变化,加上其对于疾病缺乏正确认知,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复发,心理压力往往较大,容易导致肝郁气结,加重病情。而针刺治疗可对面部穴位产生刺激,促进局部经络通畅,改善气血,且本研究所选合谷、阳陵泉等穴位可疏肝理气、解郁[7],在调和面部气血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心理状态。针刺后对患者面部予以按压可缓解针刺疗法所产生的痛感,利于肌肉功能恢复,而情志护理与健康教育也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到疾病,树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态,从而获取更优疗效。

综上,肝郁型面瘫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关联,在临床治疗中可采取针刺配合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促进患侧肌肉功能恢复的同时注重调和其心理状态,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蔡南哨, 于海波, 马晓明等. 针刺治疗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肝郁型面瘫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4,(11):1-2,3.

[2] 苟春雁, 王竹行, 田丰玮等. 中医脉诊对面瘫预后判定及针刺治疗探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63-65.

[3] 姚湘玲, 王芳, 陈碧贤等.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结合健康教育应用面瘫30 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0):91-92.

[4] 王锦, 符运喜. 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4,(31):24-25.

[5] 马爱红, 李玉兰. 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在面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 医药与保健,2014,(10):129-129.

[6] 周永飞, 陆金英, 冯新华等. 面部按揉配合针刺治疗中耳乳突炎术后并发面瘫的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717-1718.

[7] 杨鸽华, 傅建苗, 林章根等. 针药并用治疗面神经瘫痪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5,(4):67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