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医学论文范文,中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附桂理中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腹泻48例

  • 投稿总攻
  • 更新时间2016-08-05
  • 阅读量414次
  • 评分4
  • 20
  • 0
 摘要:目的研究附桂理中汤保留灌肠在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腹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腹泻病人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附桂理中汤中药保留灌肠,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89%,疗效满意。结论附桂理中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腹泻疗效明显,在糖尿病肠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腹泻;附桂理中汤保留灌肠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4-0035-02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多见于未曾治疗或血糖控制得不好的糖尿病患者。产生腹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可促发病人肠道的微血管病变与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其特征表现为肠运动功能异常,可见顽固性无菌性腹泻,也可见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西医对于腹泻患者采取积极控制血糖、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控制血糖基础上仍有腹泻症状。笔者自201.2年—201.5年5月利用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腹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1]1)确切糖尿病病史;2)顽固性、无痛性腹泻,水样稀便,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 现,亦可有大便失禁;3)大便常规检查正常,大便致病菌培养阴性;4)消化道钡餐检查可有小肠吸收不良征象,纤维结肠镜可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5)积极控制血糖及对症处理有效。 
  1.1.2中医诊断标准脾肾阳虚型泄泻:大便次数增多,每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呈水样便。伴有腹胀,腹中冷痛,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而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细弱。 
  1.2病例资料48例门诊和住院病人,符合上述中、西医选择标准。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45 ~65岁,糖尿病病程5 ~1.7 a,伴有腹泻病程1~3 a。48例血糖均波动在 830 ~1.380 mmol/L之间,尿糖阴性。 
  1.3研究方法患者给予饮食控制,鼓励适当活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糖,脱水者给予补液等对症治疗。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附桂理中汤加味保留灌肠进行治疗。 基本中药汤剂:熟附子1.8 g(先煎),肉桂1.2 g,党参24 g,炒白术1.5 g,干姜10 g,炙甘草10 g。脾阳虚偏重者加黄芪 30 g,肉豆寇20 g,砂仁10 g,木香10 g;肾阳虚偏重者加大附子剂量到30 g,同时加入补骨脂20,诃 子1.5 g,肉豆寇20 g;呈五更泻加五味子1.5 g,吴茱萸 10 g,若腹泻不止加五倍子1.5 g。煎至500 mL,早、晚餐后30 min各取液250 mL(液温宜32℃ ~ 35℃左右)保留灌肠,药液停留在肠道的时间不低于 30 min。腹泻者尽量在非发作期进行灌肠,每疗程 10天。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 
  2疗效观察 
  2.1疗效标准治愈:糖尿病症状好转,血糖稳定在560 ~630 mmol/L之间,饮食增生,精神好转并以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均恢复正常为主;好转:每日腹泻次数或每次便秘天数减少一半或以上,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腹泻等症状与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 
  2.2治疗结果治愈24例,好转1.8例,无效6 例,显效率50%,总有效率875%。 
  3讨论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 10% ~ 20%[2]。糖尿病所致的内脏植物神经病变,是引起糖尿病肠病的决定因素[3],由于内脏传入神经功能障碍 使迷走神经和交感神 经电耦联过程增强,促进肠道活动,引起迅速的排便和腹泻。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腹泻属中医学“消渴”和“泄泻”的范畴。临床上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及情志所伤是导致消渴病的主要原因。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阴,阴损及阳,脾气亦虚;脾胃气虚,脾虚运化失健,精微不化反生水湿,水湿内停,下趋肠间,而发腹胀、腹泻;脾阳虚衰日久损及肾阳致脾肾阳亏,命门火衰,失于温煦而致泻下无度。因此,糖尿病腹泻的中医病机为脾肾阳虚为本,湿滞内停为标。 
  肠黏膜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直肠黏膜下有丰富的静脉丛,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很强。中药灌肠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药方剂,将药液经肛门灌注于肠道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循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以及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可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以及消化液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和破坏作用。药物通过肠黏膜吸收及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病灶及全身。具有比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药物损耗少,可使药力直达病所,克服口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达到平衡内环境和阴阳失调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腹泻,灌肠方附桂理中汤中附子辛温大热,大补阳气散寒,善温补肾阳;干姜气足味厚,暖脾胃而散寒,守而不走,二者相伍,温阳散寒之力大增,正合前人“附子无姜不热”之说。肉桂补元阳,暖脾胃;北芪、党参健脾益气;炒白术燥湿健脾而运中;砂仁芳香理气,醒脾开胃,温脾止泻;木香醒脾化滞,补骨脂、肉豆蔻温肾暖脾,五味子、五倍子、诃子涩肠止泻。吴茱萸温肝暖脾、行气止痛;综合灌肠药物具有益气健脾温肾、升阳止泻之功。 
  故通过辨证,附桂理中汤通过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又可使药力持久发挥作用,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腹泻收效满意。 
  参考文献: 
  [1]陈兴田糖尿病肠病的诊断与治疗[J]新医学,1.992,23 
  [2]吴春荣糖尿病肠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1.992,1.2(3):1.51 
  [3]王崇文,胡伟,胡人义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及其胃黏膜 超微结构 的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1.990